摘要:根据最新的公告,晶科能源的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拟通过询价转让的方式套现约20亿元。值得关注的是,在不考虑除息、除权等情况下,此次减持
根据最新的公告,晶科能源的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拟通过询价转让的方式套现约20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在不考虑除息、除权等情况下,此次减持价格已经低于其IPO时的发行价格。
那么,问题来了,在股价已经如此之低的情况下,该公司的控股股东为何还急于减持呢?
综合分析,可能既有市场因素,也有基本面的因素。
市场方面,如果该公司的股价再继续下跌,对于晶科能源控股股东而言,其短时间内可能将失去减持机会。
这背后则与其控股股东的减持承诺有关。
根据承诺,该公司控股股东—晶科能源在持有的股票锁定期届满后2年内拟减持的,减持价格将不低于公司股票的发行价。
而从解禁时间来看,该公司控股股东所持的股份恰巧属于锁定期届满后2年内拟减持的情形。
如果直接来看,此次减持的询价价格仅为4.9元/股,已经低于该公司IPO时5元/股的发行价。
不过,在做出上述承诺时,晶科能源投资为其附加了一个条件,而正是这个条件,才让其有了减持的机会。
详细而言,上述条件为,若该公司在本次发行上市后发生派息、送股、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增发新股等除权、除息事项的,则上述价格将进行相应调整。
来自电易汇的不完全统计显示,自上市以来,该公司已经进行了三次分红,如果将上述分红因素考虑在内,其发行价格将降至4.6元/股,这一价格要仍然低于该公司控股股东此次减持价格。
基本面上,电易汇整理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在行业内的地位已经出现了下滑,由去年同期的排名第一下滑到了第四位。
与收入相比,该公司的归母净利润排名下滑更大,由去年同期的第8位大降至了第62位了。
不过,与第一季度相比,该公司在第二季度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有所好转,这与扣非前完全相反。
具体而言,今年上半年,晶科能源的收入为318.31亿元,同比下降32.63%;归母净利润则为亏损29亿元,而同期则为盈利12亿元,同比大降342.38%。
而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其归母净利润的亏损额则增加至31亿元,去年同期则为盈利2.17亿元。
现金流上,该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出现了恶化,净流出金额达到了38亿元,去年同期则为净流出16亿元,大幅增加了22亿元。
整体上,由于投资以及筹资获得的现金流好转,该公司的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增长129%,为239.51亿元。
除了上述几个关键指标外,更值得关注的是,该公司的境外收入的表现。
根据中报,晶科能源上半年来自境外收入在大降近40%的情况下,毛利率也出现了大幅下降,且高达15个百分点。
数据还显示,该公司来自境外收入的占比也由同期的71.16%降至了6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