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尽管产品价格出现了下降,但三分之二的锂电池及其上下游企业(本文所称的锂电池企业包含上下游材料企业,下同)仍然实现了增长。根据电易汇
尽管产品价格出现了下降,但三分之二的锂电池及其上下游企业(本文所称的锂电池企业包含上下游材料企业,下同)仍然实现了增长。
根据电易汇对37家主要的锂电池企业统计,与去年同期相比,收入仍然实现增长的企业为25家,占比为67.57%。
具体到企业上,由于来自储能业务收入大增,阳光电源同比增幅最大,达到了127.78%。其次,则为科陆电子、派能科技、湖南裕能、中创新航、智光电气、亿纬锂能、天赐材料、瑞浦兰钧、科力远等。
与之相反,部分企业则收入出现了下降。其中,降幅较大的则为孚能科技、盛新锂能、南都电源、永杉锂业、天齐锂业等。
而如果从收入的绝对金额上看,宁德时代当仁不让的排在第一位,且呈现出绝对的一家独大的趋势,其收入占到了纳入此次统计的所有企业的收入的38.85%,占比接近了4成。
不过,该公司也出现了“高处不胜寒”的疲态,从收入的增速上看,其7.27%的同比增长率只能排在第21位。而紧随宁德时代的则为亿纬锂能、欣旺达、天能股份、国轩高科、阳光电源、格林美、中创新航、湖南裕能、德赛电池等。
进一步来看,如果与2024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部分企业在行业内的地位也发生了些许变化。其中,亿纬锂能与欣旺达位置互换,亿纬锂能上升了一位,由去年的第3位排在了第二位。而欣旺达则恰巧相反。
其他企业中,收入排位下降较大的企业还包括孚能科技、南都电源、永兴材料、盛新锂能、赣锋锂业、天齐锂业等。
与之相对应,收入排位上升较大的企业则包括海博思创、阳光电源、天赐材料、阿特斯、厦钨新能、璞泰莱、恩捷股份、鹏辉能源等。
数据还显示,今年上半年,上述企业的总收入为4617.43亿元,同比增长10.16%。
盈利能力上,六成的企业为盈利状态。其中,归母净利润最高的仍然为宁德时代;其次则为亿纬锂能、天能股份、璞泰莱、欣旺达、永兴材料、格林美、阿特斯、中创新航、湖南裕能等。(备注:此处数据未包含阳光电源)
而如果与2024年同期相比,净利润排名下降位次较多的包括永兴材料、湖南裕能、派能科技、天能股份、多氟多等。
与上述企业相比,位次上升较多的则包括科陆电子、阿特斯、天齐锂业、国轩高科、璞泰莱等。
正如硬币的两面,如果简单从行业划分,在出现亏损的15家企业中,8家为锂电池材料企业。
简单分析,虽然坐拥包括碳酸锂在内的关键原材料,但由于体量之间的巨大差距以及供求关系等因素,可能导致原材料企业在议价时,并不具有优势。
整体来看,电池企业的表现要好于材料企业,这其中,几家以储能业务为主的企业的表现,更加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