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周孝信院士:能源转型中构建我国新一代电力系统
周孝信院士:能源转型中构建我国新一代电力系统 2020-08-07 13:45:12

摘要:周孝信院士在主题演讲中表示,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形成以非化石能为主的电源结构,构建新一代电力系统是实现能源转型的主要途径。

\
        能源新闻网讯 2020年8月7日,十四届(2020)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展览会暨论坛如期召开。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最为专业的光伏展会,除“大会开幕式&主题论坛”、“全球光伏领袖对话”、“全球光伏前沿技术大会”、“全球绿色能源与光伏金融峰会”等活动外,还有“石墨烯光电应用高峰论坛”与“能源互联网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等专注应用市场的研讨会。全球政界、行业界、学术界、产业界、金融界、传媒界、国际分析机构等相关业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全球光伏市场的合作发展策略。
        开幕式上,光伏产业众多业界权威到场。其中包括上海市政府负责能源的相关领导;原国务院参事、原科技部秘书长、国际绿色能源(上海)创新中心理事长、中非可再生能源合作创新联盟主席石定寰教授;本届大会执行主席、全球绿色能源理事会(GGEIC)主席、亚洲光伏产业协会(APVIA)主席、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朱共山副理事长;全球太阳能理事会(GSC)联合主席、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高纪凡理事长;本届光伏科学家大会主席、新加坡太阳能研究所(SERIS)所长Armin ABERLE教授;国家应对气候中心首任主任、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能源研究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主任委员李俊峰先生;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裁李振国先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周孝信院士;澳大利亚国家科学和工程技术院院士;上迈(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施正荣博士;国际太阳能学会(ISES)上任主席David RENNE教授等。
        周孝信院士在主题演讲中表示,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形成以非化石能为主的电源结构,构建新一代电力系统是实现能源转型的主要途径。
        “结构模式特征就是资格可再生能源优先,因地制宜的多元能源结构,集中分布变局,接通可靠的电力生产和供应模式,共性互动不能互补,今天高校的动能用电的方式,面向全社会的平台系统和公共场所的建立结构模式,这就是我们所提出的新一代电力系统,它应该有这样的特征。”周孝信说。
        关于电源未来发展,周孝信提出三点建议:一、坚持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和废话是能源占比的目标不动摇 。保证国家战略规划2020年50亿吨标煤、非化石能源占15%;2030年60亿吨标煤、非化石能源占20%目标的实现,对此电力发展的责任重大。
        二、坚持电源结构绿色转型的方向不动摇。非化石能源电力提供90%以上一次能源中非化石能源的份额、是我国实现能源转型的主要支撑。除继续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电力外,核电也应有适当较快的发展。
        三、坚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电能需求的目标不动摇。人民对高品质生活日益增长的追求、网络信息产业的加速发展、化石能源电替代进程的加快等因素对电能需求的更快增长,未来全社会人均用电量和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比重等指标可能发生改变。(能见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