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邱望洁:面向分布式能源交易,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生态体系
邱望洁:面向分布式能源交易,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生态体系 2023-09-17 21:26:00

摘要:能源新闻网讯,9月16日,2023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在昌平区未来科学城开幕。论坛期间,还将举行主论坛、九大专题分论坛、签约和揭牌仪式等活动。

能源新闻网讯,9月16日,以“能源安全 绿色转型”为主题的2023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在昌平区未来科学城开幕。

 

开幕式后,与会领导来到华为、国家能源集团、隆基等展区,参观了论坛举办的科技成果展览展示。论坛期间,还将举行主论坛、九大专题分论坛、签约和揭牌仪式等活动。

 

下面是九大专题分论坛之能源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助力能源行业数智转型论坛中北航未来区块链与隐私计算高精尖创新中心副主任邱望洁先生的发言: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下面代表北航汇报“面向分布式能源交易,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生态体系”的主题报告。

 

汇报之前向各位嘉宾介绍一下未来区块链与隐私计算高精尖创新中心的发展趋势。

 

数字经济和数字化转型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重大关键问题以及历史发展机遇。

 

要做好数字经济和数字化转型,数据要素的流通和共享是前置性条件,而区块链和隐私计算是实现数字要素流转的两大关键核心技术,正因为这样基本的逻辑,在2021年,时任北京市陈吉宁市长在整体部署下,推动建设未来区块链与隐私计算高精尖创新中心,这个中心也是北京市“十四五”期间第一个创新平台。

 

下面从几个方面向各位嘉宾汇报一下关于平等互信数据融通分布式能源交易平台整体的认识和思考。

 

整体背景。

 

从我们国家能源发展规划来说,“十四五”规划和2035的远景目标明确指出,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能源并举发展的整体规划,目前来说能源消费是碳排放最大的来源,而其中煤电又是能源消费的最大来源。如何实现风光水核能清洁能源多能互补,是未来着力推动的重大工作。

 

2017年开始,我们国家对于分布式电力市场的交易进行了相关部署,包括对于分布式电力市场交易的可再生,电量部分认定以及可再生能源消纳是否利用地方能源消费的总体考核进行了具体的部署和要求。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分布式能源交易的本质具有两方面的属性,一方面是清洁属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一个市场,碳交易市场。第二个属性是能源属性,分布式能源交易市场。如何构建两个市场的安全可信协同,共同推动“双碳”目标达成,是放在我们目前的重点核心工作。

 

对于目前两个市场发展的现状我们做了如下分析,首先从碳交易市场的分析,从2021年-2022年我国碳交易市场从月度成交量来讲,大多数交易临近12月底交割期,其他月份交易不够活跃,从2022年碳交易试点的配额价格情况来看,各试点碳价格差异较大,价格波动剧烈。

 

整个碳交易市场涉及到多方参与,产业链结构主要由碳抵消、碳控排、碳服务三大板块构成,目前由于前期自愿减排交易量比较小,个别项目不够规范,自愿减排交易备案申请已暂缓。从我国碳交易整体结构来看,左半部分主要由政府机构、控排企业、核查机构构建关于碳排放配额的生态。右半部分是由自愿减排企业构成形成碳汇交易市场。

 

在两个市场之上我们有相关碳金融服务和碳资产管理相关的服务。

 

目前碳交易市场目前碳配额分配的公平性问题,碳排放数据造假的问题,价格波动巨大的问题,市场信息透明度差的问题以及市场活跃度低,具有潮汐性五个方面的问题。

 

分布式能源市场,从2016-2022年,我国分布式能源发展迅速,但大多数单独以独立项目为主,未能形成能源就近分配。

 

前期也做了相关的工作,特别是通过虚拟电厂将分散小规模、种类繁多的分布式能源聚合起来参与市场交易等等一系列创新的举措,希望能够促进新能源消纳,实现平价上网和提高全社会能效,助力我们国家向碳中和目标良性发展。

 

目前分布式能源面临的问题,并网交易效能差、资金结算的问题,交易监管、信息透明以及数据安全和可信度存疑的问题。

 

面向两个市场的核心问题,从技术端如何赋能或者说重新构建一个生态体系,这件事也是我们目前投入时间和精力重点思考的问题。

 

两个市场共性的问题,目前在行业离散带来四方面的具体问题,包括监管离散、监管是割裂的,并且有监管真空地带和监管盲区。

 

第二个方面渠道离散,目前分布式能源与碳的交易众多,挂牌交易以及大宗协议形式使得很难进行信息聚合。

 

第三个生态离散,交易对手比较少,交易深度比较浅,使得我们很难就近实现能源消纳。

 

第四个是业务离散,业务分割,机构协作比较难。

 

归根到底这四个方面的离散问题,我们提出了平等互信责任和利益,四方面我们实现整个分布式能源行业实现聚合的基本条件和前提基础。

 

基于区块链我们认为可以赋能可信连接,利用区块链技术连接市场中的电力消纳方/控排企业,分布式能源生产企业,储能方、电网、核查机构以及监管机构,实现能源互联网全角色互联,最后能够达到来源真实、交易可信、交易公开自动并且实现分布式能源交易体系连接规模的扩大化。

 

第二个方面通过隐私计算赋能数据安全的流转。

 

左边这张图,上面这张图是指我们把数据比作各个牧场的草料,把数据投喂给中间的这只羊,实现数据的流转,希望通过流转实现数据价值的发掘,从隐私计算流转方式来说,我们会带着这只羊去不同的牧场吃草,而这个草本身是不出牧场的,而这种模式也是隐私计算能够实现在满足保护数据安全和隐私的前提下实现数据流转根本性的原因。

 

数据资产作为可复制、非稀缺性资产,我们如果把它作为类似于传统资产,类似于土地、类似于生产资料来流转,目前是不合适的,也很难挖掘资产的价值。

 

目前可行的方案通过隐私计算我们要完成实现得到一个结果或者得到一个模型,需要各个不同的主体,在保证数据不出域的前提下,我们实现数据云和计算,数据所有权、使用权依然处于数据的所有者,这种模式能够赋能真正实现我们数据作为生产资料在具体应用场景下落地,最后实现价值的挖掘。

 

因此通过区块链和隐私计算,我们通过可信的连接扩大参与方范围,通过安全流转提高交易效率,最后我们形成分布式能源交易的网络以及碳交易新基建平台,这个是整体解决思路和路径。

 

具体而言,技术路线层面为什么要用区块链构建交易可信的平台,传统来说我们通过第三方平台来构建一个交易的平台。第三方平台意味着平台信任合一,并且很难覆盖方方面面以及各个维度的参与方,因此通过区块链借助其信任平等、透明的特点,以吸引整个市场机构的参与,进而希望形成共商共建共享的开放式多中心的合作生态,实现监管渠道生态业务的可信聚合,从而发展多方共赢的新业态。

 

而通过隐私计算,我们要打通的数据在不出域的情况下,通过数据联合计算实现数据价值并向分布式能源行业赋能,完成数据要素价值兑现,这里面涉及到数据相关的使用方和提供方之间,通过隐私计算得到最后的模型或者是最后的结果,并且把它应用到比如用电负荷态势感知、个性化高效交易匹配等各个方面的场景。最后实现相关业务提质增效,提质增效最后的收益会进行成果分配。

 

整体效果,希望通过这样一套解决方案形成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分布式能源交易生态,尤其是平等互信,由各个集体维护生态,重构分布式能源碳交易市场和碳交易市场的生产关系,建立两市场的协同生态,从而实现地位对等、共建互信,链接市场主体,建立生态协同,商业隐私保护与信息共享,业务流程化与结构优化。

 

形成监管与确责的生态治理有效抓手,实现穿透式全生命周期的监管,进而形成一张责任互联网,最后基于责任的形成,形成数据互信体系,进而形成多方共赢的整体格局,包括点对点交易体系,基于规则业务和监管规则体系以及共享生态边际,相应递增存量和增量的红利。

 

最后形成分布式能源交易体系整体体系,这个体系能够在供需侧主体多目标约束下实现高效撮合,能够在分布式能源互联网实现海量交互,兼顾隐私和开销的数据匹配和共享,最后能够实现高效智能穿透式监管。

 

最后这套体系形成几个方面的价值。

 

一、交易的生态价值,通过促进分布式能源市场和碳交易市场在符合监管基础上,低成本、大范围、高效率的数据对接流动,实现两个市场的绿色低碳协同发展,这里面会实现数据信任平等三权以及标准沟通各方面平等互信、安全、隐私流转的机制。

 

二、基于区块链和隐私计算建立绿色科学、零碳电力转换碳排放的方法,一方面消除环境权益的重复核算;另外一方面建立科学动态的排放因子。

 

最后在运营体系方面的价值,特别是在客群、成本、效能、监管、商业五个维度,从原先的中心主导互不信任到新的体系,生态自动化匹配,平等互信,从交易成本、人员成本较高,到后期较低的运维和人员的依赖度,从原有较浅较低的交易深度和匹配效率提升到较深全网需求的匹配以及就近调配和高的匹配效率,从原先主动式填报式的监管发展为自动式监管,以真实数据源为依据的联合协作监管方式。

 

从传统商业中心化平台主导的商业模式,转变为分布式生态,用户自主交易的新型业态和新模式。

 

以上是报告的全部内容,也请各位专家、各位领导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邱望洁先生的精彩演讲,为我们介绍了“双碳”目标下的分布式能源交易本质,碳交易市场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解决当前困境,通过区块链赋能可信连接,隐私计算赋能安全流通,进而打造平等互信联盟生态。

 

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和各位嘉宾的精彩发言,今天我们用了一下午时间,本场论坛一共十二位领导和嘉宾到这里演讲全部结束,各位领导和嘉宾为我们全面阐述了能源数字产业发展路径,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给我们带来启迪和思考。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全球能源的清洁化、低碳化、智能化转型是大势所趋,实现能源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和能源装备制造向高端先进制造迈进是能源转型的重要内容之一,本场分论坛以“能源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助力能源行业数智转型”为主题,目的就是通过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的思维碰撞,激发新思路、新理念、新观点,进一步推动能源互联网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创新发展。我们也希望通过本次论坛,诚邀国内外能源数字化领域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共同参与到国家能源工业互联网建设中,让我们携起手来,在全球能源转型发展的方向指引下,共创能源工业互联网发展的美好未来!再次感谢各位嘉宾的光临,今天的分论坛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本文系能源新闻网整理自邱望洁在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中九大专题分论坛之能源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助力能源行业数智转型论坛演讲实录,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