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北京桑林蓝天总经理王晓义:薄膜产业技术最终还是用产品来说话
北京桑林蓝天总经理王晓义:薄膜产业技术最终还是用产品来说话 2017-08-02 17:08:39

摘要:2017年8月1-2日,第十一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

\
  能源新闻网讯 2017年8月1-2日,第十一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北京桑林蓝天总经理王晓义在“薄膜光伏专业论坛”上表示:创新超高效薄膜的发电技术,我们现在不能仅仅是看晶硅它的发电的技术达到什么样程度,而且重新来创新高效的铜铟镓硒薄膜发电技术。
  以下为王晓义发言文字实录:
  王晓义:大家好!今天听了薄膜这个薄膜论坛受到很多启发。这个薄膜产业技术到底先进还是不先进,还得由最终的应用来说话,最终的产品。我现在说的就是薄膜发电集成装备在我们国家现在的重要性以及迫切性,我们现在谈的是薄膜,薄膜发电集成装备的核心部件是铜铟镓硒,那么这个铜铟镓硒我们也解决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我们来论证铜铟镓硒的高效发电能力,因为晶硅已经论证了,但是铜铟镓硒实际上还没有论证,这个问题没有人说得清楚它的高效高效到什么地步,还说不清楚。
  第二点,要提前布局产品的终端应用,创新超高效薄膜的发电技术,我们现在不能仅仅是看晶硅它的发电的技术达到什么样程度,而且重新来创新高效的铜铟镓硒薄膜发电技术。
  第三点,就是着力薄膜发电核心支撑性技术系统集成开发。
  第四点就是突破薄膜发电技术瓶颈,对薄膜产品应用做出准确定位,你这个薄膜产品,铜铟镓硒到底是用在地面电站,规模性电站,还是BAPV(音),这个产品的定性说清楚,这是我对薄膜终端应用的重要性以及迫切性。现在从终端提升它的应用,提升发电效率,我们选择了追踪式,我们认为现在是全球第一台,准确追踪,这个正在研发,大概8月底推出,薄膜加追踪,薄膜加双轴追踪,正在研发,,还有核心部件,就是薄膜组件,薄膜组件按照螚智能化,前段时间有光伏提出3.0时代,我认为3.0时代已经不能满足光伏未来了,光伏应该是进入4.0,中国制造,光伏应该进入4.0,应该打下这个基础。刚才华为的胡总说了,加芯片,我们是加智能模块,成为一个智能组件,在它的生命周期完全可以监控它发电的信息,实现工业4.0。
  刚才胡总,华为在这方面做了一些研发,研究,他们华为做的,我们现在要提出3.0已经不能满足,它提出3.0时代是以300兆瓦来进入3.0时代,我认为是进入4.0,而不是以它的发电功力,而是以最终的发电量和它的智能化,这是我提出的新的观点。
  还有薄膜发电技术和逆变器的匹配很有关系,逆变器不好可能会出现短板效应,所以这个是造成发电量不高,进行短板,因为这个逆变器和电池组件是发电行业的两大核心装备,这两块不匹配就容易产生短板效应,造成发电量下降,以前做什么没用了,你功力再高,没用了,这是我们系统支撑要研发的。来确定哪一种逆变器和我的铜铟镓硒是最好的匹配。通过大数据应用,我们可以找出一年周期它的发电高峰和发电的低峰,这个是我们铜铟镓硒在北京地区,每年是发电的高峰,6月份、7月份,可以得出这么一个数据,就是说我们的4.0,应该就是说有数据的信息流。还有其他的电池配套系统,比如说智能汇流箱,还有防衰减的智能汇流箱等等,这个就是电站的应用实例。我们来看看,现在国内外薄膜的发电技术,应用技术现在处于的情况,美国太阳能公司单体薄膜电站已经达到500MW以上,单体的电站,而且它现在从固定式向平单组式过渡,现在在中东地区海外现在提倡的是平单组。第二个是日本的(F英文),他们现在也逐步采用平单独,从固定式向平单组过渡,但是都没有采用双组在薄膜上的应用。因为我们国内的应用就是以北京桑林为代表的铜铟镓硒的应用,就是发电技术、装备系统集成应用,首先我们建了国家第一个薄膜电站大型的1.4个兆瓦,其中有0.4个兆瓦是属于光电电阻一体化,在山东邹城用了汉能铜铟镓硒组件,建了一个亚洲最大屋顶式的电站,目前和汉能合作的山东邹城电站,屋顶式的电站。今年8月份准备推出双轴的薄膜追踪系统。现在我们从规模上我们比不上美国和日本,但是从技术水平上和前瞻性上,我认为不差上下。我们现在差的是规模,我们这套技术,刚才我已经比较了,在同一个水平上,甚至比它还先进,但是我们缺的是规模,这个规模不要紧,我们只要技术成熟,我们会向国家清,就是高效的薄膜发电技术。这个就是美国的太阳能公司,这是日本的SolarFrontier,不管是汉能也好,还是神华也好,他们现在只是处于前期的组件,再生产出来还得三年,所以说我们现在是在为技术,前沿技术做一些研发,如果国产化的铜铟镓硒会大规模高效地提升。这个就是我们在国内实行第一个光电建筑实体化的。
  我们来看一看薄膜发电技术的前景,我们现在准备要和风电进行比较,就是我用太阳能光伏来和风电进行比较,看我能不能把你颠覆掉?我们在内蒙做了两种比较,一个就是固定式的,内蒙处于一类地区,如果我们在内蒙加了追踪式,刚才我说的薄膜,双轴追踪,可能日发小时是6.23,一年可能是2274个小时,风电在一类地区就是,我们用这个来颠覆风电,这个就是未来的技术。
  从投资上来看,陆上的风电大概是7500块,一个千万,7块5,如果是我的铜铟镓硒上面以后,国产化也是达到7块5,如果我的发电量超过了它,我是不是把它颠覆了,所以我们提出薄膜技术可能会颠覆风电技术,在未来,所以说我们为薄膜事业的发展共同努力。谢谢大家!能源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