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应对能源转型挑战的中国行动
应对能源转型挑战的中国行动 2017-06-21 10:23:09

摘要:6月16日,来自国际能源署、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等国际组织和19个国家能源电力领域的代表齐聚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深入研讨新能源发展前沿技术问题,共同应对新能源快速发展带来的挑战。

  盛夏的德国法兰克福天蓝水清,绿树成荫。这座世界著名的金融城市决定在2050年前,实现依靠可再生能源满足城市能源需求。6月16日,来自国际能源署、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等国际组织和19个国家能源电力领域的代表齐聚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深入研讨新能源发展前沿技术问题,共同应对新能源快速发展带来的挑战,在推动世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背景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球趋势:
  新能源发展刻不容缓
  “加快新能源发展、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已成为全球趋势。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始终以奉献清洁能源、助力可持续发展为使命,积极促进新能源发展。”在新能源发展与技术国际研讨会上,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舒印彪说道。
  5月举办的“一带一路”高峰国际论坛提出要抓住新一轮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变革技术趋势,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一带一路”的重大构想,为实现能源互联互通、促进新能源国际合作提供了广阔平台。“中国担负起了引领全球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责任,提出了‘一带一路’等重大国际倡议,这非常鼓舞人心!”西门子公司董事会成员塞德里克˙奈柯表示。在未来,各国能源企业可以强强联手,聚焦“一带一路”建设,就电网互联互通开展合作,为新能源开发利用提供电网支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能源相互关联彼此影响,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仅凭自己的力量实现能源转型变革,合作共享、共谋发展成为世界潮流。当新能源转型步入下一阶段,开展深入而广泛合作显得尤为重要。欧洲通过统一大电网、完善的市场机制、科学的需求侧响应机制,推动了新能源的健康发展;中国大力发展远距离输电,提升电网平衡调节能力,促进了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宝贵的经验都值得多方借鉴。
  这次研讨会一个热点和焦点,就是标准、技术在新能源发展中的重大推动作用。
  标准是是互联互通的基本规范,是技术合作的基础支撑。德国电气工程师协会总经理恩思哥˙汉斯说:“德国电气工程师协会期待与各方加强跨境、跨国、跨部门合作,建立协同工作机制,推动新能源、智能电网等方面的标准体系建设,满足未来新能源快速发展的需求。”标准作为世界的通用语言,在推动新能源可持续发展方面至关重要。国家电网公司与各方加强合作,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在加强本国标准体系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各国标准的对接与互认,共同推动新能源及相关领域国际标准的健全和完善。
  为期一天的会议里,参会的嘉宾代表会上讨论热烈,会议间隙还不忘利用休息时间切磋研讨。专家们普遍认为,实现能源转型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是核心举措,能源生产消费全面再电气化是基本途径,互联互通、智能高效的现代化电网是基础平台。
  世界难题:
  新能源技术创新突破
  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持续快速发展,为人类社会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逐步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应体系提供了可能。但是,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在给能源生产消费方式带来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的同时,也带来了系统安全性、远距离开发输送及技术经济性问题等挑战。
  中国国家能源局市场监管司司长向海平在主旨演讲中表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近年来在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全球减排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国政府郑重承诺到2020年、2030年和2050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分别达到15%、20%和50%。中国大力压减煤炭、煤电产能,在交通运输、工商业、居民生活等领域推进以电代煤、以电代油,2016~2017年退出煤炭产能4.4亿吨以上,淘汰、停建、缓建煤电产能5000万千瓦以上,为新能源发展腾出空间。
  数据显示,到2016年年底,中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分别为1.5亿千瓦和0.8亿千瓦,均居世界第一,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新能源第一大国。“目前中国可再生能源并网装机容量达到德国可再生能源的6倍,德国可以从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学到很多新能源的发展经验。德国愿与中国一同携手领跑世界新能源的发展。”德国经济和能源部局长何丹˙邵思腾感叹。
  实现快速成长、弯道超车,国家电网公司经过了不懈的努力和勇敢的探索。
  不同于欧洲,中国的能源资源与能源需求呈逆向分布。国家电网公司自主研发了全球最先进的交直流特高压输电技术,攀登上了输电领域的“珠穆朗玛峰”。现在国家电网公司在运、在建特高压工程共20项,超过3万公里的特高压线路把西部的清洁能源源源不断地输送往1000~3000公里外的东中部负荷中心。2013年以来,公司累计消纳新能源1万亿千瓦时,年均增长28%。
  国家电网公司制定实施了电能替代规划,通过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气,到2020年实现电能替代电量5800亿千瓦时,替代电量主要来源于新能源。2016年以来,电能替代项目有4万余个,替代电量1428亿千瓦时,相当于德国全年用电量的四分之一。
  国家电网公司还开展了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虚拟同步机等技术研究和应用,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开展源—网—荷联合实时调度,加强跨地区跨流域的风光水火联合运行,提高系统平衡调节能力。过去20年,国家电网是全球唯一没有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的特大电网。
  标准是中国企业迈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国家电网公司依托电网创新发展实践,积极开展新能源及相关领域的技术标准建设,加强与各国标准的互认和对接,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近年来,公司立项编制国际标准39项,覆盖新能源并网、智能电网、特高压输电、电动汽车充换电等新兴领域。正如国际电工委员会秘书长兼首席执行官弗朗斯˙弗雷斯维克所说:“中国完成了从‘标准执行者’向‘标准制定者’的身份转变。正因为中国的创新科研能力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所以大家才会遵守中国在这一基础上制定的标准。”
  合作共享:
  打造现代化能源“丝绸之路”
  能源转型的路还很远,建设一个绿色低碳的电力系统,是现阶段能源转型最主要的方向。国家电网公司在实践中探索出发挥电网平台作用、加强技术创新引领、完善政策和市场机制、引导社会共同参与等四个方面统筹推进、精准发力的中国方案。
  “国家电网公司和葡萄牙之间的新能源合作为整个世界、为未来若干代人带来一个全新的发展机会,这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葡萄牙科学技术及高等教育部部长曼纽尔˙埃托尔说,“我们要打造一条现代化的能源丝绸之路。”
  从世界范围看,通过电网互联互通,实现能源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是能源转型的必由之路。为进一步促进新能源发展,欧盟能源委员会提出,到2030年将各国的跨国输电容量再增加一倍。国家电网公司正在规划扩大同步电网规模,加强现有区域电网互联,到2020年将跨区输电能力提高到3亿千瓦左右,支撑新能源装机3.2亿千瓦。
  “重大技术创新是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关键。要围绕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舒印彪在致辞中说。未来,新能源高效发电和电网友好技术,大容量、高效率、长寿命储能技术,先进输电和新一代智能电网技术将成为重点攻关方向。
  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还离不开精准设计政策和市场机制的保障。精准制定投资和消费激励政策,精准制定产业规范和引导政策,精准设计电力市场机制,可打破市场交易壁垒,逐步推动新能源参与市场竞争,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欧洲的经验证明了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统一市场和较为完善的市场机制。国家电网公司也在不断探索尝试,例如率先试点弃风弃光跨区现货交易,充分利用现有通道裕度,累计组织交易近1000笔,外送电量18.5亿千瓦时……今年1~4月,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共消纳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电量10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
  新能源发展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的用能方式,在高比例接入电网的情况下,用户侧深度参与调节是保持系统安全高效运行的必然要求。只有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才能满足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客观需要。
  能源转型发展之路已经越来越清晰,技术创新和政策创新是引领新能源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坚强的电网设施和完善的标准体系是推动新能源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全社会共同参与和国际交流合作,对凝聚合力、破解难题同样至关重要。正如德国能源署署长安德烈亚斯˙库尔曼所说:“这次研讨会上,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与德国能源署签署了谅解备忘录,与葡萄牙国家能源网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开展政策、技术等方面的国际交流合作,共同推进新能源创新发展,意义重大。”(《国家电网报》贺焕峰、李亚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