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央视《对话》探秘储能 大咖共聚解读产业“亮点”与“痛点”
央视《对话》探秘储能 大咖共聚解读产业“亮点”与“痛点” 2017-06-13 11:42:34

摘要:储能被外界认为是新能源发展最后一公里的待解难题,紧紧牵动着新能源未来发展的更多可能,与此同时储能技术的开发利用也被认为是新能源产业的最后一块蛋糕,让众多致力于进入新能源领

  储能被外界认为是新能源发展最后一公里的待解难题,紧紧牵动着新能源未来发展的更多可能,与此同时储能技术的开发利用也被认为是新能源产业的最后一块蛋糕,让众多致力于进入新能源领域的企业趋之若鹜。

  6月11日央视《对话》栏目就邀请了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珠海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魏银仓、杉杉股份董事长庄巍、蔚来汽车董事长兼创始人李斌、协鑫集团副总裁兼中央研究院副院长柳崇禧、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金成、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博、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饶陆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原主任李俊峰等领军企业、机构代表,共同探讨能源变革背景下,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思考。
  话题一:董明珠到底看上了银隆什么?
\
  董明珠在央视《对话》节目上以珠海银隆投资人的身份,曝光了投资该公司时的一些细节和投资后公司的最新变化,可以说,珠海银隆今天的蹿红缘起董明珠。
  作为从诞生就欲打造储能电池和新能源汽车为核心竞争力的银隆来说,它也因此成为董明珠眼里对于格力未来发展以及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不二选择。
  家电拼图里唯独缺少一个储能
  格力组合成功了家电里面所有的产品,唯独缺少一个储能,如果家庭有储能设备的话,可以避免突然断电和资源浪费,储能在这个时代呼之欲出,而且越发得到大家的重视。
  储能是非常有价值的一个方向
  董明珠认为储能是非常有价值的一个方向,正好银隆钛有一个最大的特点,也是给董明珠必须要跟他合作的理由:第一,使用寿命长,现在普通电池寿命为三年,但银隆可以承诺做三十年;第二,现在企业家做任何一个产品开发,第一个底线就是安全,恰恰银隆的电池不会起火不会爆炸。
  银隆的储能就差临门一脚的完美
  在采访中,魏银仓提到储能产品摆在屏幕上就是一个五角星,这五个角缺一不可,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安全性能、充电时间、耐环境的高低温,银隆的技术起码四个角是圆满的,差一个能量密度,当然也不是说能量密度没有进步,五年前同样体积的电池我们只做到20安时,那么现在我们可以做到40安时,就像打球赛一样,我现在已经进了四个球,就差一个球,而且这个球离球门越来越近。
  现在是创新的最好机会企业必须全力以赴
  董明珠的加入给银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钛酸锂电池能量密度没有解决,董明珠就要求技术必须不断超越不断升级。董明珠认为在新能源领域,全球现在还没有哪个国家是完全的领先、垄断,把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上,这就是我们要创新的最好机会。
  魏银仓也表示投资人追求完美,给了银隆上万员工压力,压力虽大,但速度也更快。董明珠对产品质量的严格,还有格力的管理手段,使我们真正领会到对工业产品追求的完美性。
  董明珠说:“中国汽车业存在粗制滥造的缺陷,不仅仅是银隆,但董明珠要求银隆必须克服自主品牌的缺陷,车身连接处要做到无缝对接,要以现有的价格做到上百万的品质,而这就是你的水平。”
  董明珠很清楚,银隆的电池生产虽然先进,但是电池的生产不能解决车的问题,董明珠没有给银隆太多的时间,现在必须是奔跑的时候,在细节管理必须要有严格的甚至是苛刻的标准和检测手段,不能有任何的瑕疵,作为一把手必须要用极致的眼光来要求你的队伍,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全力以赴。
  董明珠的投资带给银隆翻天覆地的变化
  魏银仓讲到,企业的发展有个变化过程,银隆经历了三轮的股权融资和股东的变化,第一轮股东是以央企为背景的,解决了企业的生死问题,第二轮的融资解决了企业发展问题,但是第三轮,董总的入股给银隆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还有企业的文化,企业的理念,使银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董明珠投资银隆幕后大揭秘
  董明珠表示:“银隆产品技术是非常不错的,但是没有人能认识它,所以我曾经讲过它是埋在沙里面的金子,我们去把它挖出来,对大家是共赢的一个决策,银隆最缺的是管理和资金。”
  董明珠认为,企业发展到今天,更多考虑是大局而不是个人。新能源领域很多人都只看眼前能不能赚钱,新能源眼前是没有利润的,怎么办?董明珠曾对王健林和刘强东说,这个投资即使我们失败了也要投,因为这个产业事关国家战略。当我看到一个方向,我们该去承担的时候就要去承担。董明珠说:“其实我与王健林并无深交,认识这些年总共通话不超过五次,他却愿意投资十个亿。”
  董明珠投资银隆不仅押上全部身家,还举债,董明珠说,不是你拥有了一种新能源电池技术的先进你就可以坐吃山空,只有敢于去做成极致,市场未来才能属于你。
  董明珠与银隆的牵手是否被看好?

\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原主任李俊峰:
  董小姐说在沙漠里找金子,这个不是特别关键,这个东西我看到了并且把它培养成真正的金子,这个是最关键的,特斯拉刚刚出来的时候赔钱,到现在也不赚钱,现在它被培养成了汽车行业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银隆现在肯定还不是,过五年之后再看,什么时候把银隆做成一个精品,一个真正完美的艺术品了,董明珠才真是成功了。
\
  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饶陆华:
  董总的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和精品制造是世界闻名的,这对于初期银隆的市场开拓、生产管理、品牌形象和全面的提升都是有巨大的好处。
\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金成:
  我们深知做电池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现在的动力电池就是技术、资金和管理三密集的,缺一不可,如果过去的银隆缺钱缺管理的话,它风险是很高的,所以董总把资金把管理和银隆现有的技术结合,从做动力电池这样一个结构上来讲,现在看起来是比较好了,但是这三个因素在一起是不是就一定能把动力电池做好,可能还要加上我们的良心,因为电池是良心产品。
\
  协鑫集团副总裁兼中央研究院副院长柳崇禧:
  董明珠和银隆结合既是偶然也是必然,偶然是两者差距太大了,跨界了,也是必然,储能是未来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产业,尤其储能的核心在电池,电池横跨了储能和新能源汽车两个领域,这个问题如果解决,将打通两个领域的瓶颈,所以说董小姐想再造一个格力的话,一定要选择一个大的产业,什么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
\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博:
  我们引进投资最怕的是什么呢,是属于财务型或者金融型的投资人,因为你很容易被他绑架,而很多产业型的投资人关注的是把我们从投资人也有的一些资源能够更多的带给被投资企业,包括我们的经营管理理念是帮助他成长,我觉得这样的投资是一个有益的结合,所以我觉得董总和魏董这样一个合作,未来是值得期待的。
  话题二:新能源为什么引发跨界热潮?
  随着我国环境的严重压力,能源转型迫在眉睫,特别是作为全球最大的机动车市场,新能源车替代传统燃油车的呼声也是越来越高。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全球领先,2016年全国生产51.7万辆,居世界第一,占全球市场保有量50%以上,比亚迪、吉利、北汽等企业进入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前十,国家新能源技术水平世界领先,销往全球30多个国家。正是在这样一片火热的氛围下,众多的局外企业、资本甚至互联网都纷纷进入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市场,开始抢占这一块大蛋糕。在这些入局者当中,我们特别注意到这样两家企业,他们一个号称要做世界第一的储能电池材料供应商,一个则号称要做中国版的特斯拉,其实这样两个口号本身并没有什么新奇,真正新奇的是喊出这两个口号的背后企业,他们一个是做服装起家的制造企业,另一个则是一家互联网企业,他们何德何能喊出这样的口号?他们到底能够带给新能源汽车行业怎样的改变?
  为什么进入新能源?
\
  杉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庄巍:其实我们进入这个行业是一个非常早的企业,1999年我们正式进入锂离子电池材料,所以到今年已经整整18年了,我们现在是全世界最大的的锂离子电池材料供应商,现在在座的各位手里都有一个手机,我想绝大多数的手机里面都有我们的材料。在中国大街上跑的电动汽车绝大多数使用我们的电动材料。整个新能源汽车里将近一半的成本是动力电池,动力电池里60%的成本构成是电池材料,其实我们是新能源汽车里一个重要的环节。
  敢进入这个领域的,不管是过去是从事什么样行业的,从来都不缺乏情怀,也不缺乏坚守。因为其实18年前我们进入这个领域,虽然我们对这一个领域的未来非常看好,其实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们是一个孤独的跋涉者,刚开始的时候甚至不知道第一个用户会是谁,那个过程是一个非常艰辛的过程,但是我们坚守下来,坚守下来一个个攻克了,因为大家知道在原来锂电池技术在原来绝大多数都是被国外大的巨头和实验室所垄断的,我们一个个的突破。今天为什么这么有信心,其实从来没有一个行业像中国现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一样有如此大的自主能力,所以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在这个行业里走的非常好。
  不同行业哪个更容易?
  杉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庄巍:服装行业坦率地讲也是一个万亿级的行业。但是现在看,首先它增长非常慢了,第二个它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我们这个行业,坦率的讲,到今天这个时间上,第一,我们还是在政府补贴、支持下发展,还不能说是一个完全市场化的一个市场。第二,它的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空间非常的大,这样的话参与者就非常的多。
  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我自己其实是一个互联网的创业者,但我也投资了不少公司,当然投资是副业,主要还是做企业。蔚来汽车的话也是基于2000年我创办易车,也是中国最大的一个汽车的网站,基于十几年对于汽车用户体验的思考去打造了一家公司。我一直在思考怎么让用户在使用电动车的体验能够比使用汽油车好,这样的话就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开电动车,我们说蔚蓝的天空才会回来嘛。蔚来就是蔚蓝的天空来了的意思。所以从我们的这个角度来讲的话,蔚来汽车到现在应该是两年多一些的历史,我们确实已经创造了一个我认为是属于特斯拉没做到过的事情。我们第一批车是打造给六个创始投资人,为他们量身定做打造的,马化腾、雷军,刘强东等。这些人都不是特别专业的试车手,前两天网上也流传小马哥试驾这个车。当然我们并不是去消费投资人,其实我们确实想打造世界级的产品。
\
  互联网打造新能源汽车真的靠谱吗?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博:
  我认为互联网的出现体现的,第一个是创新,第二个是改变。当特斯拉出现的时候,其实大家看到一个新鲜事物的出现,应该给我们思维上带来很大的冲击,未来的车应该什么样,其实特斯拉已经给我们描绘了第一步,但是未来我相信应该会更大的变化。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金成:
  我做了30几年的电池,我知道做好电池是非常不容易的,而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的核心,包括它的性能,安全性、成本。电池做不好,做新能源汽车就是一个空话,特斯拉核心的问题是他做了一个最大的电池公司,这是它的基础。我们的互联网的车未来是真的能跟他们竞争吗?我开了特斯拉,也开了我们国内很多厂家的新能源汽车,要是我做选择的时候,我们还是有很大改善的空间的,所以我还是坚持认为,工匠精神,扎扎实实的把产品做好才是我们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必走之路。
  董明珠:
  大家都在讲互联网、互联网时代。现在我们要搞明白互联网时代究竟讲的是什么?实际上作为格力来讲我们体会最深,我们传统会用人来控制机器,现在我们不是,我们使用技术,用计算来控制机器。所以人机效率提高了,品质就控制好了。但是我认为如果仅仅有互联网这个东西,没有人才,没有相关的环境,靠互联网就能造出一部车那是不现实的。
  李斌:
  我们从2000年就开始做汽车网站,我跟中国所有的汽车行业,几万家经销商都是朋友。我是非常尊重汽车的基本规律,比如说:质量的基本规律、成本的基本规律、供应链的基本规律、研发的基本规律、测试的基本规律,这些基本规律你必须充分的去尊重,但是在这些做好的基础之上,这也只是必要条件,你做好一辆车已经不够了,充分条件是什么,充分条件是用户要用的爽。你说我这个车好,已经不够了,车不好肯定没戏,怎么用的好,体验怎么好,不光车开起来爽,用起来爽,有太高的提升空间了。我们从宝马,从特斯拉,从福特找的是最顶级的制造和质量的专家,包括整个的质量,我们三电的制造,我们的核心技术都是我们自己的,制造,我们在南京有28万台套全世界性能最好的电机总装的这个厂。不要把互联网造车好像感觉我们成天在网上跑火车,不是这个概念。
  跨界投资带来的是什么?
  魏银仓:多数是来投机,少数是来投资。如果是投机者,我们劝赶紧止步,因为这个行业易经经入了一个理性的健康的发展时期,其实炒作的时期已经过了,但是这个行业确实需要投资。市场是有广大的参与者投资培育才能形成广大的市场,没有竞争就没有提高,没有竞争也没有发展。
  三位跨界者将会打造怎样的新能源场景?
  董明珠:新能源从目前来说是国家战略,而且未来的人类也是一个全球,大家所看到的一个我们大家追寻的一种更好的生活的必需品。作为中国的汽车行业来讲,一直以来我们没有自己的技术,你看在马路上跑的奔驰宝马,都是在中国生产的,但不是我们的品牌,因为里面核心关键的部件不是我们创造出来的,那新能源在目前全球来讲是一个起跑线上,我们过去经常讲弯道超车,瞄准一个机会好像我们就能超过去,但是你依然摆脱不了依附性。所以我觉得真正中国强大、中国制造一定是中国创造,必须是我们自己能够对最关键,能够主宰产品的核心的东西应该由自己开发出来,并且在开发的过程当中我认为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企业他一定是能够给别人全新的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的享受,包括环境的保护,我觉得都是我们现在要关注的。
  庄巍:我们这个整个产品主要关注从3C转到新能源汽车这个领域的时候,我们忽然发现我们能做非常多的事情,其实今天在讲整个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碰到很多的壁垒,其实都跟我们有关。为什么呢?实际上锂电池材料的性能极大程度上决定了电池的性能。所以这个对我来讲,我们过去几年一直做非常大量的投入试图在整个动力电池的性能上作出很大的改变,其实这几年整个电池性能的进步是非常非常明显的,这个我们在做的事情。
  李斌:我其实是从12年开始想要去做电动汽车的一个公司。那我当时就在易车网上做一个调查,我发现很有意思,我们平时想的那些事情不太是用户特别关心的,比如说电池安全的问题,当然这个问题确实非常重要的,但是用户不选电动车好像这个事情不是最主要的,和我们自己的直觉有时候可能不太一样。那就是两个问题,一个就是充电不方便,第二个就是刚才庄总讲的买电动车电池的成本初始成本还是挺高的。现在是因为有补贴,这个事情被掩盖住了,没有补贴那怎么办?这个是我在想商业模式的时候这两点是我花了两整年的时间去想的,也调研了很多电池公司,调研了很多做运营的公司,也调研了很多做汽车的公司。那我觉得这就是我们互联网出身背景的创业者去思考问题的角度:用户痛点。这肯定不是简单的靠一个产品、一个技术去解决的。我们去集合最优秀的资源,包括制造方面,包括供应链方面的合作伙伴,打造一个中国用户买得起、用起来爽的一个车。
  谁打造的新能源场景更受青睐?
  董明珠方(科陆)
  科陆饶陆华:我是做电动汽车运营的,银隆是做车的。以前我是做电池的。运营车的关键是他的性能,特别是它的价格,电池的价格是最核心的,然后车的性能也是最关键的。特别是董小姐进了银隆以后我相信银隆的质量,产品的性能会有一个大的提升,所以我选择她。
  庄巍(李俊峰)
  李俊峰:如果我是一个投资人我肯定不选他,但是我作为研究者一定要选他。不光是在中国,在全球范围之内储电材料这是最难,最不容易出成就、最不容易吸引投资眼球的一个行业。他坚守了18年,这个太不容易了,我不敢说中国第一家,但国内不多,全球也不多。在理电池材料上面研究生产超过20几年的企业并不多,所以我支持这样的企业,中国应该有一批这样的材料企业。
  李斌(南都、亿纬锂能、协鑫)
  南都陈博:刚才李老师说的坚守,我们在做的人全都具备这个。我们都坚守了几十年了,所以我们不缺这个,我们缺的是带来很多新的理念、新的思维、新的产品、更好的体验,这是我们希望的。
  亿纬锂能刘金成:互联网的技术和理念创造了新的市场给我们电池也带来了更多的市场。第二,我们缺互联网的思维,能够找到更好的用户体验。因为我们知道,在未来的财富里面,住房、汽车和家庭能源系统就是储能系统三大件,其中两大件是以电池为主构成的,我们需要有这种互联网的思维,能够把我们这种执着的精神的产品,让客户有更好的消费体验,这是我们所缺的。
  协鑫柳崇禧:我们协鑫是做能源的,为什么选李斌呢?因为我们已经在合作,我们跟他合作做什么事情呢?我们在帮他们做一个全国性的充换电网络这个第一,第二我们在帮他们一起做电池租赁,第三在做电池的回收储能应用,就是刚才庄总讲的我们在构建新能源汽车的生态,参与整个生态的建设。
  李斌:从未来汽车的角度来讲,我们的第一合作伙伴是用户。只要买了我们的车,都是我们的合作伙伴,帮我们一起去提升用户体验。我们认为这个行业是需要所有的人一起去推动才能够真正的成长起来的。
 观众吐槽新能源汽车
  观众A:我是特斯拉的用户,我买完特斯拉之后,其他的体验我觉得都挺好的,但是有一个问题,比如我现在想去龙泉寺,因为那个地方特别远,然后我就有一个问题,现在夏天又很热,我总是看见开的时候电池损耗的就特别快,然后就很担心
  观众B:我也是特斯拉的用户,我一开始买这个车是因为他很安静,也很干净、环保,当我试驾后,我立马对汽油车一点兴趣也没有,但是也有很糟心的地方,主要就是充电不太方便,北京的充电桩我觉得还是不够多,因为我们的用户是越来越多,现在万行10点左右充电还是有可能需要排队的,所以说我一般都晚上12点去充电,老熬夜……
  观众C:我是北汽新能源电动车的车主,晚上十点钟冲的点,充完电回到家是晚上回到家十二点半。电动汽车总体来说我觉得使用的话主要还是一个是里程、一个是充电桩的布置、一个是充电时间的长短有一个综合的平衡。
  观众D:从2010年就开始使用电动车,我特别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电动车电池的安全性问题。今年5月1日在北京蟹岛发生了几十辆电动大巴起火的事故。像我这个从2010年就开始使用电动车,我车里都准备着破窗锤和剪刀,这一块的话想请问一下台上的嘉宾。怎么看这个问题?
  新能源汽车的问题如何破?
  魏银仓:其实是全世界想买电动汽车的人,他们四个人全代表了全部意见,有代表性。我们在做的材料体系,电池型号不同,但是目标都是一致的,就是大家想解决的所有问题。既想跑远距离,又想安全,又想充电几分钟,又想十年八年不用换电池,这肯定是消费者的愿望。未来的汽车是一个储能的平台,储能首先为家庭的能源安全,家庭办公储存,交通工具,多功能的高档消费品或者叫固定资产。那么如果你现在还想买电动车,我就想如果你想远距离跑,我还是建议你买燃油车,因为未来三五十年内不可能像你想象的那样每几公里几十公里给你安装充电桩。
  李俊峰:我不太赞成魏总说的,就是我们一定要体现一个客户的价值,客户怎么想的,就像这位女孩说的她担心的不是安全,担心的不是多远,她有一个焦虑,到了两个格的时候我找不到充电站怎么办,所以这个我们必须有个解决办法。电动汽车如果是不做到这一点,他就是一个小众产品,这是我们所有搞电池的痛。技术是为人服务的,我们不能让人为技术发展找借口。
  庄巍:刚才四位用户的主要焦虑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续航里程的焦虑、充电速度的焦虑,充电桩数量的焦虑,还有安全性的焦虑,其实都跟我们有关。实际上锂电池材料的性能极大程度上决定了电池的性能,所以这个对我们来讲在过去几年一直做非常大量的投入试图在动力电池的性能上做出很大的改变,其实真的,我觉得续航里程肯定不是一个问题,我相信我们完全有办法通过几首手段来解决,站在我们这样做材料出身的企业我觉得我们大有可为,而且我们也有信心,我们一定能够跟我们的电芯厂商,我们的pack厂商,整车厂一起努力,真正的把用户的焦虑最终彻底的给他解决掉。
  刘金成:大家刚才有提到续航里程的问题、有安全性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充电的问题,我从做电池技术的角度来讲,这些我们都给大家准备好了解决方案,或者说我们都在做着创造或者创新方面的工作,包括我们现在的电池的能量密度,我们如果从现在的200提高到300,就意味着我们现在跑200公里的车两三年未来跑300甚至400公里了,这个没有问题。充电的这项技术,17号央视报道了一个以色列的公司能够5分钟把电池充满的一个技术,我是去看了,正在跟我们谈合作,确确实实我们的科学家做的这些工作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不是吹的,是真的。那么这样的一个技术,不同的技术方案对刚才大家关注的一些痛点都有解决方案,因此说我们做电池的人,从技术还是我们工作的方面来讲,支持现在储能,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是具有充分能力的。
  话题三:储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李俊峰:储能它最大的改变在于它是能源革命的核心,储能的技术问题解决了,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雾霾的问题,电源的改变问题就完全做到了。
  陈博:储能的意义是给过去即发即用过的电力增加了时间性的灵活的调节装置,也就是我们过去发的电,不管是火电也好,可再生能源发电也好,发了就要传输,传输就要用,你不用就浪费了,那我们加了一个储能的产品之后,我们能够让电能根据需要来调配,从而使我们电力使用的效率达到他的最大化,也解决了可再生能源使用和并网方面的问题。当然它的应用场景非常非常多,根据我们商业化的过程中,我们已经探索出了非常多的应用场景。
  柳崇禧:储能这个市场是巨大的,前景是无限的,首先在发电侧都需要储能,比如说我们现在光伏、风力发电,我们弃风弃光比较严重15%-20%甚至于更高,如果有储能,这些电都可以储存起来,比如在用户侧我们晚上的电是3毛钱,白天的电是1.1元,如果晚上的电储起来白天在用,那我们就省8毛钱,全部是互联网控制,不用半夜起床。关键在看电池,所以一定要找到一个解决方案,通过技术的创新,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把储能的成本降下来,使我们每一家买一个储能装置就能赚钱这个时候就可持续了。
  李俊峰:我们国家是平油少气富煤的国家,每一任的国家领导人都把石油的安全当做重中之重,如果我们的电动汽车发展起来,储能发展起来,我们就完全可以颠覆掉这么一个石油行业,同事在装备制造业方面有一个很大的改观,因为在现在这个时代里面,进步最快或者说改变最快的就是电力电子,它可以推动电力电子在所有行业的发展,所以说储能是未来能源革命、产业革命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结束语:作为能够推动变革的关键力量,储能技术在未来更多的应用场景,更高的价值值得我们去关注,值得我们去挖掘,因为只有真正看清楚未来,未来才会真正到来!(北极星储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