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陕西又漏油了 还是延长干的
陕西又漏油了 还是延长干的 2015-08-17 14:44:16

摘要:陕北频发漏油事件反映出企业环保意识还比较薄弱,也折射出中国生态环境层面的法制还不健全,缺少执法手段,监管和处罚力度不足。

  中国大地上又漏油了,还是在陕西。
       8月2日下午,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延长石油西区采油厂一油井平台发生石油泄漏,大量原油流入河道,被污染的河道约8公里,3.8方原油泄漏。
       这已经不是延长石油这家国内第四大石油公司第一次污染陕西大地了。此前,延长石油的多次漏油见诸报端。有业内人士评论说,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延长油田是中国最封闭、最腐败、效益最差的油田,问题多多,盖子怕被揭开,揭开了都是丑闻。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漏油事件的背后反映了延长石油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有专家指出,陕北频发漏油事件反映出企业环保意识还比较薄弱,也折射出中国生态环境层面的法制还不健全,缺少执法手段,监管和处罚力度不足。

       管道质量不高
       双庙村村民王先生说,志丹县和吴起县内的油井多得数不过来,漏油的次数也多得数不过来。
       漏油的原因可大致分为5种:输油管线的质量及老化问题,天气、地质灾害等不可抗力,人为破坏,安全事故及违规操作,以及原油长时间腐蚀管道。
       这也是陕西地区经常发生漏油事件的重要原因。而其中,由于输油管线的质量问题和腐蚀问题而造成的漏油事件占有较大的比重。
       据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很多井场要求建设速度非常紧要尽快投产,两三个月内就要求井场投产,再加上井场建设队伍的市场化,在选用输油管道时势必会选择价格比较低廉的管材,“这些管道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比较大”。
       事实胜于雄辩。2011年,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的多位靖边采油厂员工均将症结指向了管道质量。屡屡破裂的管道系2008年铺就,“正常情况下,可以使用12年。”靖边采油厂安全环保质检科科长赵培珠说。
       事实是,寿命可达12年的管道在使用不过3年的当口就破绽百出。“就那么薄薄的一层。”采油工张海玉说,两根八米长碗口粗的输油管,他一个人就可以扛起两根。他坚信,要么是焊口有问题,要么是管线材质差。
       2105年3月底,一起较为严重的原油泄漏发生在吴起县一个村庄的沟道里,初步估计泄漏原油可达20方左右,在沟道形成了宽约三四米、长约四五百米的“蜿蜒”油河。经进一步调查,该输油管线因“自然腐蚀”发生破裂。
       针对今年上半年陕北地区发生的10多起漏油事故,环保部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曾对外解释,石油管道漏油事件频发,一个重要原因是输油管线建设没有达到国家标准,当地建设设计标准低,使用寿命有限。

       管理不善
       靠山吃山。自从2005年吴堡乡杨洼沟门村里的油井突然间多了起来后,村子变了样,村民们也变了样。
       之前村里的百姓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耕种,有了油井后农田变少了,再加上近些年的退耕还林政策,农田变得更少了。
       一些人开始“靠油吃饭”,油厂和百姓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张。他们靠偷油、倒卖原油为生,只要油井发生漏油的事就会和油田上的人要补偿款,“有了井场后,一部分村民就等着只要有漏油就去要钱”。关于漏油补偿当地政府也制定了事故后的补偿标准,比照拆迁补偿标准执行。
       “但村民往往嫌太少不接受,补偿标准也越来越高。”吴起县环保局环境监察大队大队长闫军说,比如,农田被原油污染,油厂给出的补偿款比实际收成的标准还要高,油厂会考虑到农田接下来几年可能没收成的因素,“老百姓开口要得很高,油田也会和百姓协调,与种地相比百姓们拿到的补偿款是划得来的”。
       但是,延长石油自身对环保工作不够重视,管理不到位,也几乎从不主动披露漏油事故,漏油俨然已成“顽疾”。有的认为,企业管理不善是使延长石油漏油成“顽疾”的首要原因。
       “管道泄漏可以通过改善企业管理降低发生频率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刘毅军说,如果企业在管道的监控设备、技术上投入更多,加强巡视力度,并改善与周边群众的关系,可以有效避免发生漏油事故。但是,彻底根除漏油事故并不容易,需要企业加强各方面的管理。
       “延长石油集团有很强的地域性,本来可以与地方关系更和谐,而不是现在这样面临严重的偷盗石油现象。”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刘毅军说,该公司应该积极融入地方经济建设,化解与村民的问题。
       6月18日,延长石油官网置顶文章称,根据陕西省委、省政府和省国资委的决定,沈浩不再担任集团公司董事长,贺久长为集团公司董事长人选,杨悦为集团公司总经理人选,任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但是这一调整,也挡不住延长石油漏油的发生。(能源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