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注意!能源企业技术创新别再走弯路了,未来15年这些才是正道
注意!能源企业技术创新别再走弯路了,未来15年这些才是正道 2016-04-20 14:21:01

摘要:能源技术创新在能源革命中起决定性作用,必须摆在能源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能源革命该向何处去?政府主管部门给出了答案!
       近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下发了《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下称《计划》),以及《能源技术革命重点创新行动路线图》(下称《路线图》),明确提出未来15年中国能源技术的战略方向!
       这是在习大大2014年6月提出能源消费、能源供给、能源技术和能源体制四方面“革命”后,国家政府部门第一次给出了具体的纲领性“落地”文件,这对于能源企业的技术创新方向选择上具有明确的指导作用!
       “能源技术创新在能源革命中起决定性作用,必须摆在能源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文件中,发改委、能源局明确表示,中国目前的能源技术水平“与世界能源科技强国和引领能源革命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未来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能源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2030年“进入世界能源技术强国行列”。
       为了实现《路线图》目标,发改委、能源局划下了15项重点任务,华夏能源网记者仔细研读这15项任务,基本囊括了当今世界能源技术创新的所有前沿技术和方向,好不夸张地说这才是政府部门眼中未来能源技术创新的“正道”,能源企业需要心中有数!
       那么,具体是哪些呢?华夏能源网记者特别选取重点,去掉了诸多官方文件的套话、官话,梳理出全是干货的“纯净版”如下(推荐收藏):
       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重点任务
       一、煤炭无害化开采
       1 隐蔽致灾因素智能探测、重大灾害监控预警、深部矿井灾害防治、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等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及应用
       2 井下采选充一体化、绿色高效充填开采、无煤柱连续开采、保水开采、采动损伤监测与控制、矿区地表修复与重构等关键技术装备
       3 高效建井和快速掘进、智能化工作面、特殊煤层高回收率开采、煤炭地下气化、煤系共伴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等技术,重点煤矿区基本实现工作面无人化,全国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95%以上。
        二、非常规油气和深层、深海油气开发
       1 页岩油气地质理论及勘探技术、油气藏工程、水平井钻完井、压裂改造技术,钻完井关键装备与材料,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体系
       2 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开展先导钻探和试采试验。
       3 深-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勘探开发埋深突破8000米领域,形成6000~7000米有效开发成熟技术体系
       4 深海油气钻采工程技术水平及装备自主建造能力,实现3000米、4000米超深水油气田的自主开发
       三、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1 煤炭分级分质转化技术创新,重点研究先进煤气化、大型煤炭热解、焦油和半焦利用、气化热解一体化、气化燃烧一体化等技术,开展3000吨/天及以上煤气化、百万吨/年低阶煤热解、油化电联产等示范工程。
       2 清洁燃气、超清洁油品、航天和军用特种油品、重要化学品等煤基产品生产新工艺技术,研究高效催化剂体系和先进反应器。
       3 煤化工与火电、炼油、可再生能源制氢、生物质转化、燃料电池等相关能源技术的耦合集成,实现能量梯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利用
       4 适用于煤化工废水的全循环利用“零排放”技术,加强成本控制和资源化利用,完成大规模工业化示范。
       5 进一步提高常规煤电参数等级,积极发展新型煤基发电技术,全面提升煤电能效水平;研发污染物一体化脱除等新型技术,不断提高污染控制效率、降低污染控制成本和能耗。
       四、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1 CO2低能耗、大规模捕集技术,CO2驱油利用与封存技术、CO2驱煤层气与封存技术、CO2驱水利用与封存技术、CO2矿化发电技术CO2化学转化利用技术、CO2生物转化利用技,CO2矿物转化、固定和利用技术,CO2安全可靠封存、监测及运输技术,建设百万吨级CO2捕集利用和封存系统示范工程,全流量的CCUS系统在电力、煤炭、化工、矿物加工等系统获得覆盖性、常规性应用,实现CO2的可靠性封存、监测及长距离安全运输。
       五、先进核能技术
       1 开展深部及非常规铀资源勘探开发利用技术研究,实现深度1000米以内的可地浸砂岩开发利用,开展黑色岩系、盐湖、海水等低品位铀资源综合回收技术研究。实现自主先进核燃料元件的示范应用,推进事故容错燃料元件(ATF)、环形燃料元件的辐照考验和商业运行,具备国际领先核燃料研发设计能力。
       2 推进快堆及先进模块化小型堆示范工程建设,实现超高温气冷堆、熔盐堆等新一代先进堆型关键技术设备材料研发的重大突破。开展聚变堆芯燃烧等离子体的实验、控制技术和聚变示范堆DEMO的设计研究。
       六、乏燃料后处理与高放废物安全处理处置
       1 推进大型商用水法后处理厂建设,加强先进燃料循环的干法后处理研发与攻关。开展高放废物处置地下实验室建设、地质处置及安全技术研究,完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理论和技术体系。
       2 围绕高放废液、高放石墨、α废物处理,以及冷坩埚玻璃固化高放废物处理等方面加强研发攻关,争取实现放射性废物处理水平进入先进国家行列。
       3 研究长寿命次锕系核素总量控制等放射性废物嬗变技术,掌握次临界系统设计和关键设备制造技术,建成外源次临界系统工程性实验装置。
       七、高效太阳能利用
       1 更高效、更低成本晶体硅电池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发关键配套材料。研究碲化镉、铜铟镓硒及硅薄膜等薄膜电池产业化技术、工艺及设备,大幅提高电池效率,实现关键原材料国产化。
       2 新型高效太阳能电池,开展电池组件生产及应用示范。
       3 高参数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全面推动产业化应用,开展大型太阳能热电联供系统示范,实现太阳能综合梯级利用。
       4 突破太阳能热化学制备清洁燃料技术,研制出连续性工作样机。
       5 智能化大型光伏电站、分布式光伏及微电网应用、大型光热电站关键技术,开展大型风光热互补电站示范。
       八、大型风电技术
       1 研究适用于200~300米高度的大型风电系统成套技术,开展大型高空风电机组关键技术研究,研发100米级及以上风电叶片,实现200~300米高空风力发电推广应用。深入开展海上典型风资源特性与风能吸收方法研究,自主开发海上风资源评估系统。突破远海风电场设计和建设关键技术,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0MW级及以上海上风电机组及轴承、控制系统、变流器、叶片等关键部件,研发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海上风电场集群运控并网系统,实现废弃风电机组材料的无害化处理与循环利用,保障海上风电资源的高效、大规模、可持续开发利用。
       九、氢能与燃料电池
       1 研究基于可再生能源及先进核能的制氢技术、新一代煤催化气化制氢和甲烷重整/部分氧化制氢技术、分布式制氢技术、氢气纯化技术,开发氢气储运的关键材料及技术设备,实现大规模、低成本氢气的制取、存储、运输、应用一体化,以及加氢站现场储氢、制氢模式的标准化和推广应用。
       2 研究氢气/空气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PEMFC)技术、甲醇/空气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MFC)技术,解决新能源动力电源的重大需求,并实现PEMFC电动汽车及MFC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示范运行和推广应用。
       3 研究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技术,实现示范应用并推广。
       十、生物质、海洋、地热能利用
       1 突破先进生物质能源与化工技术,开展生物航油(含军用)、纤维素乙醇、绿色生物炼制大规模产业化示范,研究新品种、高效率能源植物,建设生态能源农场,形成先进生物能源化工产业链和生物质原料可持续供应体系。
       2 加强海洋能开发利用,研制高效率的波浪能、潮流能和温(盐)差能发电装置,建设兆瓦级示范电站,形成完整的海洋能利用产业链。
       3 加强地热能开发利用,研发水热型地热系统改造及增产技术,突破干热岩开发关键技术装备,建设兆瓦级干热岩发电和地热综合梯级利用示范工程。
       十一、高效燃气轮机
       1 燃气轮机先进材料与智能制造、机组设计、高效清洁燃烧等关键技术,开展燃气轮机整机试验,突破高温合金涡轮叶片和设计技术等燃气轮机产业发展瓶颈,自主研制先进的微小型、工业驱动用中型燃气轮机和重型燃气轮机,全面实现燃气轮机关键材料与部件、试验、设计、制造及维修维护的自主化。
       十二、先进储能技术
       1 研究太阳能光热高效利用高温储热技术、分布式能源系统大容量储热(冷)技术,研究面向电网调峰提效、区域供能应用的物理储能技术,研究面向可再生能源并网、分布式及微电网、电动汽车应用的储能技术,掌握储能技术各环节的关键核心技术,完成示范验证,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引领国际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
       2 积极探索研究高储能密度低保温成本储能技术、新概念储能技术(液体电池、镁基电池等)、基于超导磁和电化学的多功能全新混合储能技术,争取实现重大突破。
       十三、现代电网关键技术
       1 掌握柔性直流输配电技术、新型大容量高压电力电子元器件技术;开展直流电网技术、未来电网电力传输技术的研究和试验示范;突破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高压海底电力电缆关键技术,并推广应用;研究高温超导材料等能源装备部件关键技术和工艺。
       2 掌握适合电网运行要求的低成本、量子级的通信安全工程应用技术,实现规模化应用。
       3 研究现代电网智能调控技术,开展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发电并网关键技术研究示范;突破电力系统全局协调调控技术,并示范应用;研究能源大数据条件下的现代复杂大电网的仿真技术;实现微电网/局域网与大电网相互协调技术、源-网-荷协调智能调控技术的充分应用。
       十四、能源互联网技术
       1 推动能源智能生产技术创新,重点研究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智能化生产,以及多能源智能协同生产等技术。
       2 加强能源智能传输技术创新,重点研究多能协同综合能源网络、智能网络的协同控制等技术,以及能源路由器、能源交换机等核心装备。
       3 促进能源智能消费技术创新,重点研究智能用能终端、智能监测与调控等技术及核心装备。推动智慧能源管理与监管手段创新,重点研究基于能源大数据的智慧能源精准需求管理技术、基于能源互联网的智慧能源监管技术。
       4 加强能源互联网综合集成技术创新,重点研究信息系统与物理系统的高效集成与智能化调控、能源大数据集成和安全共享、储能和电动汽车应用与管理以及需求侧响应等技术,形成较为完备的技术及标准体系,引领世界能源互联网技术创新。
       十五、节能与能效提升
       1 加强现代化工业节能技术创新,重点研究高效工业锅(窑)炉、新型节能电机、工业余能深度回收利用以及基于先进信息技术的工业系统节能等技术并开展工程示范。
       2 开展建筑工业化、装配式住宅,以及高效智能家电、制冷、照明、办公终端用能等新型建筑节能技术创新。
       3 推动高效节能运输工具、制动能量回馈系统、船舶推进系统、数字化岸电系统,以及基于先进信息技术的交通运输系统等先进节能技术创新。
       4 加强能源梯级利用等全局优化系统节能技术创新,开展散煤替代等能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及示范,对我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形成有力支撑。

(《发改委、能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