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冶:加强能源科技创新,国家能源局将重点推进四方面工作
2019-12-09 10:56:05
摘要:李冶在会上透露,国家能源局结合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的研究,初步考虑就加强能源科技创新方面,今后一段时期,重点推进四个方面的工作。

李冶在会上透露,国家能源局结合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的研究,初步考虑就加强能源科技创新方面,今后一段时期,重点推进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推广应用先进成熟技术。
二,打造创新平台,培育前沿技术的开发能力。
三,依托示范工程,促进先进技术的产业化。
四,加强能源技术装备的国际交流和合作。
以下为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李冶致辞文字实录:
李冶: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院士、专家、女士们、先生们,在隆冬季节,我们迎来了2019年能源转型高层论坛,对这次重要的活动,国家能源局高度重视,我们国家能源局主要的业务司局都作为这次论坛的支持单位。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本来要亲自来到会发言,但是因为他在外地出差没有能够赶回来,所以受章建华局长的委托,我代表国家能源局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在座的各大机构各大企业,长期以来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做出的巨大贡献表示由衷的敬意,对各位老领导和各位专家长期以来对国家能源局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根据会议的安排,我简要汇报两方面的情况:第一,简要汇报一下今年以来我国能源行业的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纷繁复杂的政治经济形势,我们国家能源产业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在压力中发展,挑战中前进的良好态势。在能源保障的供给能力方面,油气的增储取得了积极进展,国内原油产量扭转了连续三年下滑的态势。今年前三个季度,天然气产量的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了3.3个百分点,天然气的产供储销建设扎实推进,天然气管网互联互通,重大工程和储气能力建设在加快实施。煤炭、煤电、化解产能和释放优质先进产能,协同推进。
电力输送通道建设持续推进,能源跨区的输送能力进一步增强。能源结构调整方面,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进一步提升。今年前三季度比上一年同期提升0.8和1.5个百分点。今年前三季度,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的利用率分别达到了95.9%、95.8%、98.1%,业内大家关注的弃电率都低于5%。从全社会的用电结构,结构在持续优化,三产和居民生活用电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合计达到31.8%,比上年同期提高了一个百分点。在能源服务于民生保障方面,北京地区清洁取暖在稳步的推进,努力实现冬季温暖过冬,与大气污染治理双赢。
以北京为例,前十个月二氧化碳浓度降到每立方米4微克,比去年减少2微克。我们优先考虑贫困地区的能源项目规划建设,推动实现电力保障能力和群众满意度双提升,能网改造持续推进。此外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供电标准和质量不断提升。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电力的现货和辅助服务市场的建设稳步推进,19个地区启动了电力辅助市场的建设。山西能源革命综合市场改革拉开序幕,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措施正在紧锣密鼓的推出。能源放管服改革持续的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的优化。殷市长介绍了世界银行的排名,其中在获得电力这项指标上,我们在世界银行排名上升两位,达到12位,持续保持国际领先水平。这是我想简要汇报的第一个问题,介绍一下今年以来能源行业的形势。
根据这次会议的主题,这次论坛的主题是能源技术革命引领产业发展和新业态。我想简要汇报一下能源科技创新方面下一步工作的思考。
科技决定能源未来,科技创造未来能源。经过广大能源工作者艰苦卓越的奋斗,我国能源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装备国产化水平显著提升。有利的支撑了我国能源产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煤电、核电、煤炭、油气、可再生能源、电网领域形成了从研发、设计、制造、建设、运维到监测认证的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完整的产业链。众多领域的科技创新工作正在走向世界前列。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能源技术研发和装备制造企业。能源企业的创新能力在大幅度的提升,有利的支撑了我国重大能源工程的建设和走出去国际合作。
我们也必须清醒的看到,与世界能源科技强国相比,与引领能源革命的要求相比,我国能源科技创新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突出的表现为:第一,基础研究略显薄弱。在氢能、燃料电池、碳减排前进技术的引用和研究还有待提高。跨越式发展的技术储备有待进一步加强;第二,关键的技术装备还存在着短版。比如燃气轮机的高温材料,海洋、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等尖端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的加强创新;第三,原创性的科技成果还有待于进一步巩固。在新能源、页岩气、氢能等领域加强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第四,创新的环境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当前,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结合还不够紧密。重大技术的国产化与国家重大工程的结合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加强。总之,我国能源科技创新正处于可以并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着差距进一步拉大的风险。我们必须只争朝夕的劲头加快发展,不断缩小与世界科技强国之间的差距!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家能源局结合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的研究,初步考虑就加强能源科技创新方面,今后一段时期,重点推进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推广应用先进成熟技术。加强对能源互联网、智能电网、电力储能、氢能等新型技术的引导。推动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的主体。促进形成有利于能源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大力降低能源新技术进入市场的门槛。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及并网等领域推广应用一批技术成熟,有市场需求,经济合理的技术。建立健全能源行业技术标准体系,加快推进可再生能源储能、氢能、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等领域的标准体系建设。
二,打造创新平台,培育前沿技术的开发能力。依托重点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开展协同创新,发挥各自的优势,联合组建一批产学研用一体的技术创新平台。集中攻关一批前景广阔的技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实现市场导向技术创新,研究成果快速转化。创新价值充分保护,资源配置效率大幅度提高。提高人才、资本、技术、知识的流动效率,构建更加高效的能源技术创新体系。
三,依托示范工程,促进先进技术的产业化。结合我国能源行业产业升级需要,大力推动能源技术革命与绿色低碳为方向,着力推进一批重大技术装备研究和工程示范项目。切实把示范项目作为实现技术自主化和市场竞争力的标杆,带动产业升级,在储能、高效太阳能、海上风电、能源互联网、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在能源和电力领域的应用重点领域率先推进一批采用自主化先进能源科技和装备的示范工程,鼓励先行先试。
四,加强能源技术装备的国际交流和合作。在能源技术装备领域,务实推进国际合作,广泛开展双边、多边的合作与交流。加强与优势的国家、地区、企业在高频率可再生资源消纳高效储能、先进能源材料等领域合作,促进先进能源装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利用我国在光伏、风电、大型水电、输配电等地位,在能源技术装备领域的务实合作。依托能源建设和政府平台走出去,培育有全球竞争力的先进能源技术研发和装备制造基地,锻造有国际竞争力的能源人才和队伍。
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今后是中国能源新一轮革命和转变能源历史方式关键时期,我国能源科技创新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面临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我们真诚的希望各位专家、各位同仁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加强交流合作,为推动我国能源技术革命贡献更多的智慧。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祝大家工作顺利,身体健康。谢谢大家!
注:本文系能源新闻网整理自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李冶在2019年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的发言文字实录,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