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点 > 中财教授岳福斌:政策底叠加市场底导致“煤来疯”
中财教授岳福斌:政策底叠加市场底导致“煤来疯” 2016-12-15 11:57:11

摘要: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院长岳福斌教授表示,近期煤价的过快上涨是由于政策底与市场底叠加形成的,未来政策实施要与市场实际相结合。

  今年6月份以来,煤炭价格一改前期的低迷态势,成为大宗商品市场一道亮丽的风景,阶段最高涨幅接近60%。

  煤价的快速上涨,使亏损累累的煤炭产业获得生机,但是下游电力、钢铁等行业却面临利润压缩的窘境。另外,今年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之一就是去产能,去产能的重点就包括煤炭产业,煤价的上涨反过来使去产能的执行力度放松。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院长岳福斌教授表示,近期煤价的过快上涨是由于政策底与市场底叠加形成的,未来政策实施要与市场实际相结合。
  对于煤价走势,岳福斌预测,短期煤价已经见顶。
  双因素叠加促煤价上涨
  今年11月初,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指数达到今年以来最高的607元/吨,随后出现了连续小幅下行。记者查阅数据发现,目前的煤价指数与2014年初基本持平。不过,过去3年时间里,煤炭价格经历了几乎“腰斩”以及短期翻番的大起大落。
  岳福斌认为,今年煤炭价格过快上涨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煤炭价格已经长期低迷,二是煤炭去产能政策的实施。
  记者注意到,今年1月,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指数达到阶段最低的371元/吨,2月初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从2016年起,3年内原则上停止审批新建煤矿项目、新增产能的技术改造项目和产能核增项目;同时,从2016年开始,按全年作业时间不超过276个工作日重新确定煤矿产能。
  在岳福斌看来,煤炭价格反弹是双因素的结果,是政策底和市场底双复合产生的结果,“煤价上涨有合理的因素,因为跌的太深必然出现报复性反弹;也有人为的因素,市场因素和人为因素放在一起就产生了‘煤来疯’。”
  岳福斌认为,在煤价出现“腰斩”的情况下,很多煤炭企业已经因为支撑不下去而停产,但是年初提出的276个工作日的措施在6月份正式实施,市场有效供给却出现不足。
  记者注意到,上述指数在今年6月首次站上400元/吨,并开启一轮上涨行情。
  “这个时间点,市场的供给已经出现不足的苗头,而我们却依然强制性命令大型国有企业实施276个工作日的政策。”岳福斌认为,无论是政策还是市场的单独作用,都不会使煤炭价格出现短期的快速上涨,但是当两个因素叠加起来后就对市场形成了过分的压制,“压制得越厉害反弹也就越高”。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抑制煤价的过快上涨以及保障供应,发改委目前已经对部分先进煤炭产能放开了276个工作日的限制,但是在岳福斌看来,政策依旧值得商榷。“现在取消276天的限制保障供应,但是当冬季取暖期后,煤炭用量又会下降,可能再次出现煤炭供大于求的状况。”
  合理区间为550元/吨上下
  煤炭价格的大幅波动不仅对于煤炭产业的发展不利,同时也会影响到下游产业的发展。
  为了减少煤炭价格波动对下游产业的影响,煤电价格联动是一项重要的调节机制,该机制明确电煤价格波动幅度超过5%时,以年度为周期,相应调整上网电价,同时将电力企业消纳煤价波动的比例由30%调整为10%。
  岳福斌认为,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对于电、煤价格倒置的情况下进行应急调节有重要作用,但是这一机制并没有价值基础。“煤炭价格应该依据煤炭的价值,而不是供求关系,供求和煤炭价值没有关系,如果煤炭价格绑定电价进行联动,煤炭就失去了自身的价值基础。”
  岳福斌认为,根据目前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的接受能力以及电、煤产业的成本,经过综合分析后,煤炭价格应该以1大卡1毛钱为价格中心,“照此计算,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综合平均价的合理水平应是550元/吨左右”。
  不过,岳福斌认为,由于煤炭价格受市场供求等因素影响,出现波动在所难免,只要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能够稳定在以550元/吨左右,上浮、下浮各20%的区间内(即440元/吨~660元/吨)均是合理的。“当煤炭价格低于440元/吨,或者高于660元/吨的时候,都是市场失灵的反映,政府就必须进行干预。如果在合理市场价值区域内,政府不要干预,要交给市场。”
  岳福斌认为,由于产能过剩这一根本性问题仍未解决,近期的煤炭价格上涨是没有基础的,所以不能被一些舆论所误导,应多做些客观分析,头脑要冷静些。(《证券时报》刘灿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