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工信部高云虎:推进工业绿色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
工信部高云虎:推进工业绿色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 2017-08-28 21:59:56

摘要: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高云虎在会上表示,当今世界资源与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绿色发展日益成为全球的共识。

\
  能源新闻网讯2017年8月28日,中国国际能源峰会暨展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高云虎在会上表示,当今世界资源与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绿色发展日益成为全球的共识,中国作为工业大国,实现工业的绿色发展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立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
  以下为高云虎发言文字实录: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2017中国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峰会,当今世界资源与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绿色发展日益成为全球的共识,中国作为工业大国,实现工业的绿色发展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立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向关心和支持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中心的感谢。
  借此机会我讲三点意见,第一推进工业绿色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定位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认识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把推动形成绿色发展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构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产业体系,这些对我们工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个方面我们要加快推进工业化的进程,力争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另外一个方面,要更加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切实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以及消费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有底支撑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但是随之带来的大量资源能源消耗给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的压力。2016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达到了43.6亿吨标准煤,工业的能耗占国内一次能源消耗的比重接近70%,工业消耗水资源1400亿立方米,占我国水资源消费总量的四分之一。2016年,进口铁矿石10.2亿吨,进口原油3.8亿吨,主要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资源保障和能源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加快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实现生产方式绿色化,发展壮大绿色制造业,既能够有效的缓解资源能源的优势和生态环境的压力。也能够加快补起绿色发展的短板,培育发展新动能,促进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增强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型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推动加快迈向产业中高端,实现绿色增长。
  第二,工业绿色发展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大任务,全面推动工业绿色发展,既是解决我们当前面临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有效举措,也是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015年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把绿色发展确定为基本方针,全面布置推行绿色制造,强调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绿色强国的重要着力点为工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2020年,单位工业增加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5年下降22%,规模以上单位的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8%,工业固定废物综合利用达到了73%,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达到3.5亿吨。绿色、低碳能源占工业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5%以上,绿色制造产业的产值达到了10万亿元。绿色发展的理念要成为工业全领域,全过程的普遍要求,绿色制造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和国际竞争的新优势。工业和信息化部深入落实中国制造2025,积极推行绿色制造,制订了工业绿色发展的十三五规划和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扎实推进绿色制造工程各项任务,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利用财政资金专项,支持绿色制造重大项目,鼓励机械、电子、化工、食品、纺织,家电,大型成套装备等行业的龙头企业,通过以上下游企业及产学研的单位组织联合体,建设一批绿色设计平台,通过一批绿色制造的关键公益技术,打造一批绿色供应链,利用绿色资金支持绿色制造的重点项目建设。带动重点行业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加快制造业的绿色转型发展。二是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拟促进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的目标,以公开透明的第三方评价机制和标准体系为基础,推动开发绿色产品,建设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打造绿色供应链,近期将发布第一批绿色制造示范企业名单,包括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产品和绿色供应链等示范企业。三是加强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进一步发挥标准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启动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化行动计划,力争到2020年在单位产品能源损耗限额和产品能效、损效,节能节水评价,绿色制造等领域修订三百项标准,基本建设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体系。四是强调对绿色制造的支撑服务,支持建立中国绿色制造联盟。建设绿色制造的公共服务平台,启动绿色制造国际合作伙伴行动,组织开展节能服务进企业等活动,为传统产业绿色改造,绿色产业发展和走出去提供市场化、网络化,平台化的支撑服务。
  经过各方面的努力,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5.47%,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同比下降6%,与此同时,工业增长稳重向好,各种积极因素不断的呈现,从去年9月份起,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接受了连续54个月的下降趋势,并连续11个月正增长。今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比上一年同期加快0.9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和11.5%,占规模以上的工业比重分别达到12.2%和32.2%,工业节能继续深入推进,工业绿色发展的态势日渐形成。
  第三,进一步发挥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对工业绿色发展的支撑作用,节能环保装备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工业绿色发展,实现制造强国建设战略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高举绿色发展的旗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节能环保装备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对产业发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进一步加大先进节能环保装备的供给,有利于促进传统行业绿色化的改造,补齐工业绿色发展的短板,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推动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发展,我们一方面要强化政策支持的力度。充分利用工业转型升级,资金、绿色信贷、节能、节水、环保专用设备,所得税优惠,以及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等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先进环保技术装备产业示范化和推广应用。另外一个方面要加强规范管理,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规范节能环保装备产业有序发展。
  节能环保装备产业要以加强先进装备有效供给为主线,强化创新驱动,优化产品结构,提高核心竞争力。一是要强化技术研发的协同化、创新发展,鼓励企业紧跟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围绕亟待解决的能源环境热点难点问题,以产业链为纽带,加强与上下游和产学研单位的协作,加强绿色科技的创新技术,加大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攻克一批关键核心工艺和技术装备,加强硬推广平台建设,完善产业化机制,加快推进创新成果的转化。二是推进生产的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推进模块化设计,标准化制造和推广物联网机器人,自动化装备和信息化管理软件再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提高节能环保装备产业,绿色智能制造水平。实现生产过程的绿色经济化管理,加大绿色设计,绿色工艺,绿色供应链在节能环保产业里面的应用,开展生产过程的能效和水效和污染物排放达标,积极创建绿色工厂,提升行业的绿色制造整体水平。三是推动产品多元化,国际化提升发展,优化节能环保装备产品结构,拓展产品的细分领域,逐步形成针对不同行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化,系列化的产品,重点发展一批智能型先进节能环保装备,根据用户需求,和运行环境,打造一批定制化高端产品,把握“一带一路”建设机遇,着眼于全球资源配置,采用境外投资、工程承包、技术合作、装备出口等方式实现绿色制造和绿色服务率先走出去。
  女士们,先生们,工业的绿色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工业装性升级的根本途径,更是时代赋于我们的使命,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希望各位朋友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工业的发展,不断的加强和深化服务,共同开创工业绿色发展的新局面。为促进工业问题与生态文明的和谐共融做出新的贡献。
  最后预祝本次峰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能源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