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国开行卢汉文:绿色金融是能源转型升级 实现绿色发展的动力源
国开行卢汉文:绿色金融是能源转型升级 实现绿色发展的动力源 2017-08-02 15:25:23

摘要:国家开发银行贷委会正局级专职委员 卢汉文表示,绿色金融是我国从资源和环境消耗型经济发展转化为以技术创新为引导的绿色经济发展的动力源。

\
        能源新闻网讯 2017年8月1-2日,第十一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国家开发银行贷委会正局级专职委员卢汉文在“绿色金融助推新能源发展”主题论坛作主旨演讲时表示,绿色金融是我国从资源和环境消耗型经济发展转化为以技术创新为引导的绿色经济发展的动力源。
        以下为卢汉文演讲文字实录:
        卢汉文:各位嘉宾,上午好!非常感谢会议组织者的邀请。我觉得这个会还是很有意义的。最近,绿色金融是很热的一个话题。我就把在工作当中的一些体会情况跟大家做一个交流。今天有三个内容。第一,生态文明战略离不开绿色金融的支持;第二,目前绿色金融在发展过程当中存在哪些问题和困难;第三,绿色金融怎么样支持绿色能源产业的发展。
        一、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绿色金融的支持
        第一个是总书记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当中的一个讲话,说明金融的作用。下一个是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绿色金融是我国从资源和环境消耗型经济发展转化为以技术创新为引导的绿色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在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发挥绿色金融资源配置作用至关重要。在前一段时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当中也提到了,要鼓励发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取得了高速的发展。有一个知名学者的总结,我们有一个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有一个统一的有机结合。实际上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有些领域完全依靠市场是不灵的,包括像生态环境方面,有些时候完全靠市场不行,因为市场机制还不完善,信用体系还不完善,这样的话需要在市场和政府之间要架起一个桥梁来,这就是开发性金融的作用,而不是商业金融的作用。我在的国家开发银行大家都知道,是中国三家政策银行之一,是最大的,也是全球最大的对外投融资的金融机构。开发银行的成立是改善民生,服务国家战略,这个是跟商业银行完全不一样的,开发银行的信用也是准国家的,债券的等级跟国债是一样的。我们提供的贷款可以通过开放性金融的一些做法,通过市场建设、信用建设、制度建设,逐渐把市场引导成熟,引导商业化的资本,商业银行能够进入薄弱的领域和环节。
        截止到今年的4月末,开发银行的绿色信贷的余额大约在16274亿,在节能减排余额当中是11262亿,在新能源领域贷款余额是5442亿,在整个的金融业当中是居于首位的。近五年开发银行对绿色能源贷款4986亿,不良贷款保持在0.8%以内,应该说是很不容易的。余额年均增长大概是接近于8%,但是发放率是逐年减少的。这个说明什么问题呢?在一开始的时候,开发银行实际发挥了先锋的引导作用,当市场逐渐成熟以后,开发银行的投资逐渐在收缩,等于在新能源领域当中,是这么一个情况。现在大家也知道了,新能源的产业发展也遇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像光伏产业,通过无序竞争、恶性竞争,方方面面的因素导致产业的市场情况不是很好。开发银行适时的调整政策,把重点放在了科技创新上。再有,积极支持“十三五”规划内的绿色能源发展,优化布局,支持消纳较好地区的重大项目。培育海上风电、光热发电新兴战略的增长点。推动“光伏+”的综合利用,在“一带一路”战略发展过程当中,助推国际业务,把中国的绿色能源企业“走出去”提供金融支持。
        二、发展绿色金融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绿色金融实际上就是为节能减排、生态发展提供的服务。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业务的动力有四个方面:
        第一,体现了国家的意志,所有的企业不管是国家性的还是企业性的,都应该体现国家战略;
        第二,体现社会责任。
        第三,监管的要求。从人民银行也好,银监会也好,都要有监管要求。
        第四,市场驱动,在绿色产业发展是高速的,可能会比其他行业快5-6个百分点。对金融机构也是一个蓝海,带来了一个发展的机遇。
        绿色金融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有几个方面:
        一是绿色信贷缺少能力建设;
        二是信息不对称。也就是说,企业的违法违规,被处罚等等,这些信息银行不能第一时间获取,这样对有些项目、有些单位合作也产生一些影响。
        三是虽然出台了很多激励政策,但是还没有引导民间资本向绿色产业流动,这个渠道还没有完全打通。
        四是生态环保项目当中存在散、乱、小的特点,缺少成熟的商业模式。有些经济效益不是很突出,企业缺乏主动性,也难以进入银行融资的门槛。当然,我说的是泛泛的来讲。像绿色能源很多都是规模比较大的,很多企业是在全球都是知名的。普遍的像节能,据说有上万家企业,大部分都是在十几个人、几十个人。
        五是政策落地还需要有一个过程。
        什么是能力建设?大家在这个领域当中关注的还是比较深的。广义上来讲,应该说是整个体系。包括法律法规、政策引导、执法体系、信息共享机制等等,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上金融的机构建设、产品服务。像环境效益测算的方法论。狭义的来讲,要有一套量化测算的体系,绿金委也成立了一个课题,我和蓝虹教授都是课题组的成员,这个课题刚刚经过专家的论证,专家们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政策落地需要有一个支撑。过去有些企业也好,金融也好,在分类当中,哪些是绿色的,哪些是灰色的,其实很难甄别。虽然有些部委、监管机构也颁布了一些标准,但是这些标准界定并不是很清晰,企业和银行填报也很随意。如果这样的话,就很难区分项目的绿色程度,需要一套方法,到底是节能减排产生具体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效果,能通过数据的量化东西计算出来,我说的技术体系是这个意思。
        能力建设的重要性:一是来自于服务生态文明发展战略;二是对接政策落实;三是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需要有一个基础;四是这个方法论体系应该是公信力的基础。
        四、绿色金融对绿色能源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具有广阔的空间,对绿色金融的需求,也是更加迫切的。
        一是能源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这个图是引用的,大概是2012年左右的一个图。什么意思呢?我们的能源机构跟国际上比的话,我们还不是很优化的。在上半年当中已经非常改进了。我说的材料当中,煤炭61.8%,石油19%,天然气6.2%,核能1.6%,水电8.6%,再生能源2.8%,清洁能源占比13%。我们的天然气是6.2%,全球平均是21%,美国是28%,我们有很多的优化空间。中国能源的特点跟国外也是不一样的。上半年的消费结构也是这样。从产业的用电结构也是,工业用电71%,三产和居民用电27.3%,随着“三降一去一补”淘汰一些过剩产能整个能源结构还会有一个比较大的调整。这是装机量的数据,2016年底我们国家的装机量,火电占64%,水电20%,风电9%,太阳能5%,核电2%。我说这个的意思,大家不一定很关心,但下面构成的环境污染情况是触目惊心的。煤电是主要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的排放占全国总量的34.7%、37.6%和16.7%,这个数是2015年的时候我参加环保部的,当时对燃煤机组进行脱硫脱销的改造,做这项工作之前的一个材料。大气十条实施之前,这个数据更高。环保在2015年对9个城市的雾霾进行分析,2015年的时候雾霾是比较重的,分析的元凶基本上是燃煤机组、汽车尾气、工业污染。我说这些数的意思,再加上下边这个,中国要坚定的执行推动《巴黎协定》的落实,我们成落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要达到峰值,要逐渐下降。有些专家讲,大概在2013-2015年的时候排放已经达到顶风了。2030年我们承诺是GDP的二氧化碳比2005年下降60%-65%,力争到65%。我说的意思是,对我们能源结构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也有优化的必要性。这就给清洁能源绿色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二是新能源汽车时代的来临。上个星期四英国宣布,在2040年要停止销售燃油汽车。在这之前已经有德国、法国、印度、荷兰、挪威也都宣布了时间表。我们国家虽然没有宣布,但是据说发改委、能源局,新建燃油汽车的产能要停止审批了。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普及,一场运输革命正在废黜石油作为主要燃料的地位,这将推动一场能源革命。石油作为交通运输燃料被取代有助于《气候变化协议》落实,这就要求政府大力支持和普及支持可再生能源。
        三是随着绿色金融体系的构建和完善,能够对绿色产业,对绿色能源的发展会有一个很大的推动作用,就是政策落实。原来我们说对一些节能减排环保,比如说贴息,过去完全是安全投资的强度、额度,按比例去投,但是这个项目到底对环境产生什么影响,实际上并没有一个比对。兴许一个投资额度大的项目,不如投资额度小的项目对节能减排贡献更大。如果有这个能力建设以后,补贴、贴息、担保体系的完善等等,对绿色产业发展构成一个支撑。环境成本内部化及环境税的推出,比方现在一吨钢铁是6000元,这里的成本构成,比方有铁矿石、设备、燃料、人工费等等,但是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环境治理成本没有反推回去。随着能源税的推出对绿色产业的贡献更加突显,社会公众对这些项目要更加感兴趣,能够给予一定的支持。改善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服务于“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绿色能源的发展空间无限,今天这个论坛以这个为宗旨来讨论,也非常有意义。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能源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