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景春梅:中国能源智库的使命应服务于国家重大的能源战略
?景春梅:中国能源智库的使命应服务于国家重大的能源战略 2017-08-01 23:54:29

摘要:2017年8月1-2日,第十一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

\
  能源新闻网讯 2017年8月1-2日,第十一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在能源智库建设与公共政策研究讨论环节,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研究员、内参处处长景春梅女士表示:各种各类智库不断的成立,为我们国家智库群组的成长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能源领域,可能研究的质量还有待提高。
  以下为景春梅发言文字实录:
  景春梅:感谢主办方的邀请,今天在座的都是能源界的大咖,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和在座的专家、朋友学习和交流。我结合自己的工作,谈电能源发展的体会和感受。
  刚才曾老师对国际和国内能源发展做了一个非常全面的介绍。应该说新一届政府成立以后,十八大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新兴智库,新能源发展迎来了黄金时代。各种各类智库不断的成立,为我们国家智库群组的成长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能源领域,可能研究的质量还有待提高。比如说,作为能源的主管部门,国家能源局没有自己的研究院,很多部委都有研究院作为直接的信息支撑。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是发改委的,而能源局没有支撑机构。从各种机构,中宣部发布的首批25家高端智库来看,社会上各类能源类的智库非常少,很多能源研究可能来自于综合部门。比如说来中国社科院能源研究中心,还有我们研究中心,都是非常综合性的研究。经济与能源政策专委会的成立,应该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我相信在未来能源智库的发展中发挥独特的作用。我们看见了刚才的介绍,专委会的配置非常高,人员也非常资深,我想会在未来发挥很重要的作用。我们是一个非常年轻的新兴智库,2009年才成立。
  我们国际信息中心内参发稿和能源研究的情况,主要聚焦于国际经济和宏观经济,我们把能源领域作为主要的研究方向。我们理事长近几年在能源方面发表了很重要的论是。比如能源作为“一带一路”的新丝绸,在G20下建立能源资源的国际关系等等,我们也有一个基础比较好的研究团队。近几年在能源领域的研究方面,一些建议得到了直接的采用。我们在推动电力体制改革、油气体制改革方面,不少成果得到了吸纳。同时我们也推动了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流中心的成立。在能源研究中给我们很多的支撑和指导。有资深的专家和国际交流中心的老领导,使我们的研究能够抓住发展的重点和焦点问题。今天早上统计了一下,国际交流中心成立八年多批示的内参110件,能源类的大概有20件,基本上超过六分之一。能源在国际交流中心的分量还是比较重的。我们还是一个年轻的智库,希望跟在座的专家以后有更多学习、合作的机会,在将来专委会的构建与运作过程中,我们愿意开展以个人身份或者单位的身份联合研究、举办会议等等。这一部分是谈能源智库的发展,我谈几个粗浅的认识。
  能源智库的发展,智库应该不同于学术研究,是要影响决策的。中国能源智库的使命是什么?我觉得服务于国家重大的能源战略,来助力提高公共政策的水平。可以从四个方面去着手,也给我们刚成立的专委会一些建议。
  第一,加强对能源转型和气候变化,能源领域应该聚焦能源革命和气候变化,能源革命是习主席提出来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中长期战略。能源革命是什么?促进能源转型。作为智库在今后的研究中要关注气候变化、能源转型,怎么样让新能源比例做的更大,让消纳的问题得到比较好的解决,让清洁能源真的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我们现在也是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国,怎么把现有存量的新能源资源利用好。
  第二,加强对能源国际合作的支撑。能源国际合作会在专委会扮演更加重要的作用。在过去能源对外合作主要是单方面获取资源,以项目合作的形式来进行双边的合作。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能源治理提上议程,国际能源合作理念的转变,将来更多的会投入参与全球治理来维护我们的人员安全。而且我们从过去单方面的考虑自身的能源向维护全球的能源群体倾斜,这些都是未来能源领域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能源发展必须要做更多前瞻的领域。我们已经变成最大的能源生产国、消费国,可再生能源我们是最主要的增长,增长都来自于中国和印度。从过去能源边缘逐渐向中间演变。除了这个项目合作获取资源,另外是拉取更多的投资。从过去的引进来向走出去与引进来并行。现在在能源国际合作中核心的工作就是“一带一路”,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国家能源局提出了构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俱乐部的倡议,目前在做俱乐部的组建工作。能源局与官方的合作俱乐部的倡议,国际中心作为成员之一,参与能源俱乐部的构建。在未来“一带一路”的研究中,可能我们共同研究治理机制的构建,俱乐部怎么搭建,怎么更多体现维护中国核心利益,还有“一带一路”国家的能源安全,智库对企业走出去提出更加有针对性的咨询建议,包括对经济、地缘政治等等风险进行预判和解决方案,同时加强对外的能源政策的解释,化解不利的舆论。
  第三,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智库也是一个人才孵化的一个场所。现在国际合作中可能面临着一个很重要的短板,能够既懂专业又懂语言,又熟悉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很欠缺。像现在我们对IEA有顾问。国内像这样的人才非常少。随着将来我们在国际视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需要加强对国际组织派遣人员的能力。
  第四,加强智库间的交流和沟通。能源智库数量比较少,也比较散,之间的联系也不够。去年能源研究会发起成立了能源智库论坛,我觉得这个很必要,专委会以后也可以做这样的工作。不定期的就一个重要的议题,集结国内国外的能源智库,探讨一些问题,形成一些成果,向上报送。大概是我的一些粗浅的认识,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能源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