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晶硅期货意外再次出现强势上涨。市场行情数据显示,昨日,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再次上涨了5 50%,已经突破了50元大关。值得关注是,虽然最
多晶硅期货意外再次出现强势上涨。
市场行情数据显示,昨日,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再次上涨了5.50%,已经突破了50元大关。
值得关注是,虽然最终涨幅仅为5.5%,但盘中曾经涨停,这已经是多晶硅期货连续第二日强势上涨。
与期货市场的强势相比,现货市场则显得有点冷淡。
根据第三方机构公布的价格数据,与前一周相比,上周的多晶硅现货价格几乎未变,仍为37元/千克。而与月初相比,也仅上涨了2元/千克。
而二者价格走势背离的直接结果就是,现货、期货的价格差进一步扩大,由月初的现货高于期货价格2元/千克,已经变成了低于近10元/千克。
从走势来看,多晶硅市场面临两大不利因素,一是,随着四川、云南两省已经进入雨季,这意味着相关企业可能存在扩产的可能性;二是,在国内上半年创纪录的光伏装机后,下半年的需求可能增长乏力。
具体到企业而言,最大的变数来自的通威股份,该公司无论是在四川,还是云南都有较大的产能,且均为新投产不久,这意味着在进入雨季后,无论是从现金成本上,还是折旧成本上,上述产能都具有较大的优势。
价差扩大
继前一日大涨之后,昨日,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再次出现强势,盘中一度涨停,并突破了50元/千克大关,达到了53.57元。
不过,其后则出现回落,最终收盘价为50.08元/千克。
如果将时间再稍微拉长,可以发现,在短短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大涨了56%,并由32元突增至50元。
与期货市场强势相比,现货市场则显得较为冷静,二者呈现了反转趋势。
简单对比来看,在7月初,现货市场的价格要略高于期货市场,但在第二周,期货市场则开始反超,其后,则继续保持强势,但在这种情形下,现货市场却并未表现出联动的趋势。
这种背离走势的直接影响是,二者之间的价差越来越大,由月初的高于期货价格2元/千克,已经变成了低于近10元/千克。
两大不利因素
不过,对于期货市场的这种涨势,可能并不乏炒作因素。
数据显示,在成交额上,多个主力合约的日成交额都已经变得极其夸张,。
从基本面上来看,正如本文开头所说,多晶硅市场后续面临两大不利因素,一是,随着四川、云南两省已经进入雨季,这意味着相关企业可能存在扩产的可能性;二是,在国内上半年创纪录的光伏装机后,下半年的需求可能增长乏力。
根据历史数据,从6月份开始,与前几个月份相比,四川的电费成本将出现大幅下降,甚至不足正常月份的一半。
而电易汇的测算显示,电费已经超越工业硅,成为多晶硅的头号成本,占了总成本的6成左右。
除了四川外,另一多晶硅大省,也已经开始迎来雨季,其成本同样将出现下降。
来自电易汇的数据则显示,上述两个省份进入雨季后,最大的受益者将是通威股份,该公司在两省均有较大的产能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老产能外,通威股份恰巧于近一两年在上述省份有着较大的新投产产能,这意味着除了现金成本优势外,在折旧上也有着较大的优势,起码能与其他新投产的产能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