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氢能源产业链迎来黄金发展期 A股公司加速布局全产业链
氢能源产业链迎来黄金发展期 A股公司加速布局全产业链 2024-01-17 15:58:56

摘要:氢能源产业链正迎来黄金发展期。过去十年来,中国对氢能技术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政策支持也逐步完善。

氢能源产业链正迎来黄金发展期。过去十年来,中国对氢能技术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政策支持也逐步完善。此前国家标准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提出,到2025年,支撑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的标准体系基本建立,制修订30项以上氢能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政策助推之下,氢能产业规模增长,上市公司积极布局氢能产业链。截至目前,多家A股市场涉足氢能源产业链的上市公司,涵盖了从上游制氢到下游应用的全过程,分布在能源、化工、交通、电力等不同行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布局积极拓展氢能源市场。

 

对此,绿色未来信息科技创始人张仕元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市公司在氢能领域不断进行技术创新,解决中游储存与运输环节的难题。未来,氢能领域的龙头企业可以借力资本市场,加大研发力度,在电解水制氢、氢储存和运输技术以及燃料电池等关键技术上继续突破。

 

上市公司涉足全产业链

 

氢能源产业链主要包括氢的制取、储存、运输以及氢能应用四个环节,涉及众多领域和产业。在制取方面,电解槽是制备绿氢的核心设备,当前我国在电解槽制造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的预测,2030年我国绿氢产量将达到770万吨。

 

一方面,大市值新能源龙头公司积极布局电解槽领域。例如,阳光电源专注新能源电解水制氢路线并投入大量研发资金和人才,在制氢电源、制氢装置及系统应用等多个专项上均取得专利。

 

另一方面,部分传统业务稳健的中小市值企业积极布局开拓氢能源新业务。例如,华光环能已成功研发并下线产氢量1500Nm³/h的碱性电解槽。

 

储氢技术是氢能源产业链的重要环节之一。目前,一些上市公司已在氢储存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具备了储氢材料及相关设备的研发和生产能力。例如,中材科技是国内首家既掌握70MPaIV型储氢气瓶关键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又同时具备自动化批量生产能力的企业。公司目前在苏州已建成年产3万只70MPaIV型储氢瓶生产线。

 

光威复材则通过干湿法处理工艺生产的碳纤维产品可用于高压气瓶的制造,以满足国产替代需求。目前,公司T700s、T800s、T1000级碳纤维在氢能领域都有应用。

 

此外,运氢技术是实现氢能源大规模应用的关键之一。中材科技完成了20MPa钢瓶集装箱、30MPa复合瓶集装箱运氢产品开发和型式认证,掌握了70MPa加氢站用储氢容器成套技术。

 

据悉,在氢气运输方面,气态运输和液态运输为目前的主流方式,不同的储运方式具有不同特点及适应性。未来,随着氢能源市场的扩大和运输距离的增加,运氢环节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将成为重要方向。

 

未来重点转型氢能商业化应用

 

目前,氢能已初步应用在交通、工业和建筑等领域,有望助力相关行业的脱碳进程。未来,随着氢能源应用的不断拓展和普及,用氢环节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增长。

 

在交通领域,氢燃料电池汽车是氢能发展初期的行业焦点。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核心是燃料电池发动机。

 

例如,潍柴动力发布全球首款大功率金属支撑商业化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商业化产品,热电联产效率高达92.55%,打造全球最高纪录,为分布式能源和微电网提供绿色低碳解决方案。氢燃料电池业务持续引领行业发展,装配潍柴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公交车累计行驶里程超过3000万公里,产品寿命达3万小时。

 

美锦能源旗下的氢燃料电池整车制造商飞驰科技推出的氢燃料电池重卡以氢气作为动力来源,清洁可靠动力强劲,最大马力可达500匹,续航里程达800km以上。

 

氢能冶金、绿氢化工是未来氢能在工业领域的两个主要应用场景。绿氢化工是指以“绿氢”替代通过化石燃料燃烧生成的“灰氢”。华昌化工认为,针对能源系统深度脱碳需求,国内将大力发展光伏、风电等新能源技术和绿色氢能、煤炭高效利用等技术,并预计绿氢与煤化工产业、石油化工产业融合发展是行业绿色发展探索的新路径。

 

氢能产业链逐步完善,商业化应用成为下一步攻关。长城证券研报认为,我国已经成为氢能全产业链最完善的国家之一,上游电解槽制氢领域多种技术在2023年实现突破,中游氢气输运网络系统仍不成熟,商用化应用不足等现实问题仍急需攻克,下游FCV(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已经逐步成熟,多种氢能源车辆具备经济性。(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