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锂电过剩预警成真 企业竞逐新技术与出海赛道 明年产能利用率有望回升
锂电过剩预警成真 企业竞逐新技术与出海赛道 明年产能利用率有望回升 2023-11-29 14:21:38

摘要:从材料到电芯,国内锂电市场“卷”得疯狂,何时才能拐头成为行业关注点。

从材料到电芯,国内锂电市场“卷”得疯狂,何时才能拐头成为行业关注点。

 

但正如近日举办的2023高工锂电年会的主题——“穿越周期 韧性增长”,虽面临挑战,与会锂电产业链人士纷纷表达了对锂电产业长期价值的坚定看好。这场会议中,行业领军人物对于本轮下行周期的终点预估在2-3年后可见,而明年下半年产能利用率有望迎来回弹。

 

国内产业链“卷”得疯狂

 

今年以来,锂电池需求受阻叠加产业链产能快速扩张,“产能过剩”之势席卷全产业链。

 

整个产业链产能利用率偏低。高工锂电董事长张小飞分享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锂电行业四大主材企业的产能利用率普遍跌至60%以下,部分企业甚至已经跌到40%以下。“(几乎)所有的项目都在放缓,做设备的企业会觉得很多项目都在往后拖。”

 

有锂电设备公司人士在会上表示,今年以来,客户的扩产有明显放缓,阶段性的几个日子,甚至没有投标的机会。

 

今年碳酸锂跌势确实“凶狠”,同比去年60万元/吨的高点,最新报价在14万元/吨左右。张小飞预计,如果看2024年的上半年,(锂盐价格)应该在10万-15万元/吨,24年下半年有可能跌落10万元/吨。

 

受此影响,今年正极材料盈利缩窄,如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龙头德方纳米(SZ:300769)前三季度亏损约10亿元。

 

负极材料行业因产能供给充足、下游电池客户进入去库存阶段,供求环境阶段性失衡,行业普遍面临产能消纳和价格下行的压力。

 

电解液产能过剩也已从预警变为现实,投资过热导致产能过剩,叠加终端购买力不足,需求跟进迟缓,已有电解液扩产项目陷于停滞。

 

从材料到电芯,国内市场“卷”得疯狂,何时到头成为行业关注点。据张小飞分析,电池材料价格仍有很大下降空间,其预计2024年铁锂电池将降至0.35-0.38元/wh,负极材料降至2.5万-2.7万元/吨,铁锂电解液降至1.8万-2.2万元/吨。

 

明年产能利用率有望迎来拐点

 

对于明年行情走势,张小飞则预计,淡季因素叠加春节,行业产能利用率将在今年年底及明年Q1迎来低谷,2024年下半年将会有较好的产能利用率提升。

 

蜂巢能源董事长杨红新在会上表示,今年锂电产业面临全面过剩挑战,预计2024年Q1需求环比下降20%,供需关系更加恶化,呈现过剩状态;Q2供给释放变缓,需求逐步抬升,有望迎来拐点。

 

正如今年高工锂电年会的主题——“穿越周期 韧性增长”所揭示的,虽面临挑战,与会锂电产业链人士纷纷表达了对锂电产业长期价值的坚定看好。这场会议中,行业领军人物对于本轮下行周期的结束预估在2-3年后实现。

 

张小飞预测,这次周期有两年的时间,2025年刚好基本上周期过去。“碳酸锂价格下来了,我们的原材料以锂为主的电解液价格下来了,锂电池价格下来了。”

 

亿纬锂能(SZ:300014)董事长刘金成表示,企业要稳定经营走向未来,这个未来可能要看10年、20年,而2026年是新周期,“为什么2026年会是新周期?因为那时候会是迭代以后新的技术体系、技术方案和产品方式。”

 

从新能源车市场来看,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国内新能源车产销分别完成735.2万辆和7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9%和37.8%,市场占有率达到30.4%。乘联会预测,2023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850万辆,狭义乘用车销量为2350万辆,年度新能源车渗透率有望达到36%。

 

中远期市场来看,容百科技(SH:688005)联席总裁佘圣贤表示,普遍预测在2025年,全球新能源车的销量会突破2000万台,到2030年预计全球新能源车的销量会在5000万台到6000万台之间。

 

“除了整个电动车的爆发,相应的其他市场如储能,接下来几年也会迎来一个飞速的增长,带来整个锂电产业的高速增长。目前预测,到2030年,整个全球锂电的装机量会超过6TWh,相当于10年10倍的增长。”佘圣贤在会上表示。

 

出海成为“主旋律” 抢占新技术细分市场

 

在本次高工锂电年会中,对产能阶段性过剩,业内已达成共识,出海则已成“主旋律”,抢占新技术细分市场是企业下一步主要布局。

 

从国内供给来看,产能过剩逼迫企业向外求索。不少与会嘉宾强调,未来两年 ,海外布局是必然要走的路。

 

从需求来看,海外市场已是蓝海。国轩高科(SZ:002074)高级副总裁王启岁援引行业机构数据表示,电动汽车全球总销量将在2025年超过2000万辆,2030年约4000万辆,届时全球电动汽车的总数量将达到2.4亿辆。

 

王启岁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海外的营收增长非常明显,收同比增长达到300%左右,其表示,尽管国轩高科海外规模不是很大,这么多年的布局增幅却非常可观,在人才、在专利、在研发上,尤其是针对海外的布局每年呈倍数地增长。

 

容百科技、海目星、国轩高科、利元亨等锂电企业已在全国主要地方落地子公司。

 

对于中国企业海外市场布局战略,海目星激光的国内业务总经理欧阳磊表示,短期内还是用本地化的服务构建能力,包括打造供应链的资源,长期则会考虑在海外布局生产制造。

 

除出海以外,如磷酸锰铁锂、硅基负极、大圆柱电池、半固态、复合集流体等在新技术领域,各家企业亦在争夺细分市场。刘金成表示:“从真正的核心技术来讲,快充技术和低温技术是新周期的主要突破方向。”

 

张小飞表示,半固态电池从军工到民用、储能电池,都会开始有应用,到2025年会有部分上车,尤其在海外走得会更积极。

 

大圆柱方面,张小飞强调,大圆柱的出货会超出大家的想象。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高级分析师吴辉林表示,我国大圆柱电池有望现在储能市场起量,动力上量有望在2024年下半年以后。

 

据高工产研(GGII)《2023中国大圆柱锂电池行业发展蓝皮书》,截至2023年10月,全球大圆柱电池已布局产能超450GWh,目前46系大圆柱全极耳电池在国外已实现量产,国内处于小批量出货、送样阶段。预计2022-2027年,全球大圆柱电池出货量有35倍增长空间,预计在此期间,中国大圆柱电池生产设备市场规模有14倍以上增长空间。

 

王启岁表示,今年5月份发布的磷酸铁锰锂电池的技术,目前这款电池得到了多家的定点,尤其是海外市场对这款电池非常关注。

 

复合集流体亦有较大进展,在2023高工锂电年会上,金美新材料应用中心总监孙耀明博士预计,明年第四季度复合铜箔成本与电解铜箔持平。

 

除此以外,据财联社记者与复合铜箔厂、上游设备厂及相关产业链人士线下交流获悉,复合铜箔厂的技术路线,大多已从PET转向或同时研发PP路线。但据复合铜箔企业相关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PP路线的开发难度,大概相较PET难2-3倍。(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