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深度分析|收费能治“垃圾围城”?
深度分析|收费能治“垃圾围城”? 2018-07-04 11:09:11

摘要:7月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一份文件,还专门开了一次新闻发布会,核心内容是要对垃圾处理收费。

7月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一份文件,还专门开了一次新闻发布会,核心内容是要对垃圾处理收费

看到这个消息,很多人可能很惊讶,以后扔垃圾要收费了。

\

01

十几年来,国内城市的垃圾收费,基本上都是费用固定、按户计征(通常包含在财产税、自来水费、物业管理费中,有时会随水费或煤气费等征收)。

这种粗放的收费模式既导致市民缺乏足够的垃圾减量动力,也会产生少排者补贴多排者的现象。

以下是近10年中国生活垃圾清运量,从图上可以看出,垃圾量并没有因为收费而减少。

如果这个不够明显,可以看看下图近9年中国生活垃圾清运量增长情况,2008年和2007年相比增加了223.2万吨,2011年和2012年增速加快,达到600多万吨左右,2015年和2016年又上了一个台阶,增加量达到1200万吨以上。
所以,过去10年,中国“垃圾围城”的速度还在加剧,这也是国家过一段时间就重提垃圾处理收费的主要原因。

不过,垃圾处理收费也面临很多难点,按照财政部的说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征收率低。由于居民居住的分散性,一些无物业小区大量存在,征收垃圾处理费的成本较高,收费制度的强制性和规范性不够。

02

目前国内处理垃圾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填埋、焚烧和堆肥,从数量上来说,填埋>焚烧>堆肥,不过这几年堆肥方式已经很少,连国家统计局都没有统计数据了。

\

这几年,房价普涨,土地资源弥足珍贵,任何一块地同来填埋垃圾对地方政府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

垃圾焚烧处理量的增加不仅仅是因为垃圾填埋的土地成本增加,主要还和垃圾焚烧处理技术越来越先进有关,比如垃圾发电在很多大城市已经是比较成熟的应用了。

\

以上三种处理方式基本上都是无害化处理,并且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无害化处理量这几年也在不断增加。

从上图可以看出,2007年中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只有9437.7万吨,2016已经达到19673.8万吨了。

\

以下是我选取的北京、上海、河北、黑龙江、辽宁和甘肃近10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

\

\

\

\

其实除了上述5个省市,我还看了其他所有省市的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发现2条规律:

2、经济发达地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03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环境政策与环境规划研究所所长宋国君2015年在一份报告中测算:2012年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成本为1530.7元/吨。

其实,不管是国家还是地方政府,每年都会公布地方财政支出情况,在“地方财政城乡社区事务支出”中会含有“城乡环境卫生支出”,只不过没有单独列出来。

在财政支出中,“地方财政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并不是一个小数目,以下是北京2016年前10大财政支出项。
从上图可以看出,“地方财政城乡社区事务支出”是排在第一项的,支出额度远远大于教育、社保、医疗、公安、交通和住房保障等支出。

为了防止以偏概全,我又查询了全国地方财政支出中的“地方财政城乡社区事务支出”,依然位居前几位。

现在唯一的未知项就是不清楚“地方财政城乡社区事务支出”中“城乡环境卫生支出”的具体数额,但从北京的情况来看,各省垃圾处理的财政支出不会太少。

根据欧洲回收和再利用协会(ERRA)1998年的统计资料,比利时的埃诺省实施按量收费第一年居民生活垃圾填埋量降低65%;荷兰北荷兰省的奥斯赞垃圾产生量减少38%,填埋的垃圾减少60%;日本的与野市可焚烧物减少13%,非焚烧物减少27%。

比如德国,是按垃圾桶大小及清理次数等来计算;美国部分州和州下属城市也实现了垃圾计量收费;日本则做得更精细,除了电器和大型垃圾要购买垃圾处理票付费以外,生活垃圾的收费方式有单一计量收费、超额计量收费、累计计量收费、定额收费等五种。

“按量付费”的好处在于,打破了以往倾倒垃圾的“大锅饭”做法,谁倒垃圾多谁付出的成本就多。

来源:真话财经  作者:马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