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洪浩:生物质能燃料到2020年十三五末要达到3千万吨的规模
洪浩:生物质能燃料到2020年十三五末要达到3千万吨的规模 2017-08-03 10:13:22

摘要:2017年8月1-2日,第十一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议程在北京隆重召开。

\
  能源新闻网讯:2017年8月1-2日,第十一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议程在北京隆重召开。新能源商会副会长、生物质专委会主任委员、吉林宏日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洪浩博士在“生物质能专业论坛”主题论坛作主旨演讲时表示:生物质能要跟燃煤去PK,第一经济性,从我们目前来看和其他化石能源相比最便宜的清洁能源,第二看环保,新的环保排放标准对于天然气来讲是有很明确的指标20、50、200,生物质是可以达到天然气的排放标准。从国家政策导向来看,生物质能燃料到2020年十三五末要达到3千万吨的规模,相对而言生物天然气液体燃料发展的速度增速是最快的。
  以下为洪浩发言文字实录:
  洪浩:大家好,我们国家目前能源方面的问题,第二是国际上行业发展的状况,第三我们的资源、第四是市场条件,下面是案例分析。中国现在碳排放第一大国的地位已经很牢固了、第二就是污染物的排放,除了温室气体排放以外,污染物排放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得到的,主要是以雾霾等等为主,污染物的排放氮氧化物、VOC都是直接的关系。用什么去期待现在的燃煤,有几个选择,用油、有气。第三要从政策的导向上,现在全球的能源在我们讨论用什么取代燃煤之前,我们要看看现在国际上看看的情况,能源的众多市场供热、发电、液体燃料,三大市场占了50%的份额,在生物质能源化利用当中占主要的市场地位。对比一下欧洲目前来说,就是它现在的可再生能源供热当中生物质能占的比例是90%。2040年欧洲要告别化石能源全部采用可再生能源其中主要的依靠生物质。这是我们对比的对象,而且从发展的趋势来讲,明确了三条,第一从单独的供热到集中供热。第二从纯供热到热电联产,第三从化石燃料到生物质。这是目前欧盟自己总结供热发展的趋势。
  再看看具体的案例这是丹麦,我们大家也都清楚丹麦的是一个风能很丰富的国家,因为它位于很多个岛屿组成的这么一个国家,而且丹麦的风电设备全球第一大装备制造商,但是风能在它可再生能源的比例还不是排在第一位的,这是它的能源结构。可再生能源占28.6%的比重在整个的丹麦能源结构当中。这28.6%的能源结构当中你看生物质燃料、风能只占25%,而生物质能包括可分解的这都算生物质能占了75%,也就是说像丹麦风能著称就是可再生能。
  这是过去从2000年到2015年到未来供热的领域里面结构的变化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瑞典也是在北欧四大国家里面,生物质能发展的最早,而且生物质能在瑞典的结构里面的比例达到了32.4%,这是2013年的数据,2015年的数据已经36%了。也就是说像丹麦、瑞典这样的国家生物质能在能源结构当中的比例已经接近或达到三分之一的这样一个份额。那它还有水能它这两个加起来已经超过51%的份额。也就是说瑞典的国家可再生能源是占大头的。生物质能也主要用在了供热这领域这是瑞典的状况。它是如何实现的呢?就是瑞典跟丹麦两个国家如何实现可再生能源发展到这样一个速度、这样的比例不是靠的补贴。欧盟的发展生物质能两大思路,一个是可再生能源,德国现在在反思它的政策,虽然我们中国是走的德国政策,就是以补贴为主的政策。结果是什么?得到补贴大部分的企业是燃煤企业,具体我就不讲了。所以德国人现在在反思给补贴的思路是否正确,他们向瑞典学习,瑞典就是一条收税,对谁收税,对化石能源收税无论是油、煤、气我给你征收碳税、能源税这是收税的比例。什么时候把你这税收到你觉得花钱心疼了,什么时候为止。可再生能源是没有税,生物质能是没有碳税的二氧化碳税,这样造成什么情况呢?造成了市场上的能源价格为可再生能源提供了发展的机会,因为它不是补贴不是针对某一个行业,最终什么行业发展起来是看你的竞争力。我们夏天去瑞典夏天的时候不到一毛钱,每一分钟的电价是变的,它是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变化,最便宜的七八分钱,那个时候生物质发电会停下来因为你跟水能相比没有竞争力就是要营造一个完全市场化的市场,只是给化石能源征收碳税导致了整个能源价格让新能源有发展的机会,但是什么能源发展起来是取决于市场的需求,不是补贴的需求认定哪个行业可以发展,所以我们对生物质能有足够的信心,在欧洲证明不是补贴是靠市场竞争来的,我也相信我们生物质能未来靠的市场竞争我们也一定会取得主力的地位。
  这是我经常会说的一个案例,瑞典的城市叫恩雪平,这地方种的不是庄稼,那地方没有农业。这地方种的是一种柳树叫能源柳,靠的这个能源柳这城镇十万人口的供热、发电用的热水全部是自己解决了,不需要外面介入。这是供热官网生物是生物质能供热的,灰色部分是化石能源。你看灰色能源已经退居配角生物质能是主角这是未来国家发生的变化我相信这也是我们未来发生的变化,而且它的能源是就地使用的。咱们国家的生物质能按照现在可计算的资源量我们是水能的两倍、风能的3.5倍,而且生物质能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和我们能源消费市场是契合的。相对而言我们的风能、太阳能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和我们能源市场并不匹配,这就导致我们的电网不够智能化弃风弃电就这么来得。
  当然生物质能的利用目前还很不充分这我们吉林省研究的报告,我们大概露天焚烧了将近三分之一的资源对吉林省而言。这是2015年能源局出台的报告,气和、液化、固化和发电。这是我们国家供热市场的变化情况,我们总体上来讲应该在4800亿的规模,而且供热市场增速超过GDP,这意味着供热市场在中国目前来讲还是一个需求拉动的市场,没有被保护。
  而目前解决这市场的需求供应方当然主要是,我们主要是工业锅炉65万台,其中生物质锅炉包括电加热只占1%到2%的份额,所以未来这领域生物质能还有巨大的空间,相对而言我们燃煤是85%。
  回到我刚才问题的回答,生物质能要跟燃煤去PK,第一经济性,从我们目前来看和其他化石能源相比最便宜的清洁能源,第二看环保,刚才田老师已经说了,新的环保排放标准对于天然气来讲是有很明确的指标20、50、200,就我们做过的项目来讲,我是可以达到天然气的排放标准。从国家政策导向来看,生物质能燃料到2020年十三五末要达到3千万吨的规模,相对而言生物天然气液体燃料发展的速度增速是最快的。所以无论从经济性、环保排放政策,由原来的对于生物质燃料的制约变成了对于生物质燃料的推动,左翼我现在生物质能源行业迎来了一个重大的发展机遇。因为没有办法有一个准确的统计数据大概数据是这样。
  基本的商业模式目前有两个,一是建造服务平台,第二种模式就是一站式供热服务。所以生物质能成型燃料供热我们可以规模大可以规模小、可以按照客户的需求量身定制。这是在大众汽车的6台80吨燃煤锅炉改成生物质能的这么一个示范项目,这项目运行了三年,把它6恩台80吨的煤气锅炉已经废弃了因为环保不可能达标,已经准备废弃了,我们它改造回来已经运行了三年,而且排放非常好达到了排放的要求。我们曾经服务了世界500强的企业还给了我们最佳服务奖。就是生物质能供热完全可以满足用户的供热需求,我们迪森就树立了标杆项目,这对于行业的发展是非常给力的。
  苗圃还有食品行业徐福记的项目,就是各行各业等等,就是生物质能供热目前已经在原来的燃煤或者天然气供热能做到的服务领域里面,生物质能都已经做到了。无论是你用供暖用的热水还是蒸汽还有高温蒸汽低温蒸汽等等,还有导热流,各类的用户需求在这里都能够得到满足。
  包括我们迪森等等的几个行业都在进入工业园区级供热服务领域,也就是说我们的服务更广了,我们的服务对象体量更大了。所以从以上简单的梳理有这么一个结论,首先我们生物质能资源非常的丰富而我们现在使用量还仅仅10%都不到。第二我们的供热市场足够得宽、足够得大、生物质能供热领域目前来看有4千亿的市场,等待我们生物质能领域的同行们一起去发展。第三谈市场的今年据说排放联网有一个很大的推动作用,第四是单纯的供热和热电联产转化,特别是工业园区的供热已经呈现出多联产的方式,能源的利用效率更高、经济性会更好,这是我的联系方式,欢迎大家有任何的问题和信息咱们互通有无,谢谢大家。(能源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