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2017《BP世界能源展望》:中国能源需求正在变化
2017《BP世界能源展望》:中国能源需求正在变化 2017-03-30 15:04:59

摘要:今天(3月30日),《BP世界能源展望(2017年版)》(以下简称“《展望》”)中文版在北京发布。《展望》着眼于长期能源发展趋势,并对世界能源市场在未来二十年的发展作出预测。

 今天(3月30日),《BP世界能源展望(2017年版)》(以下简称“《展望》”)中文版在北京发布。

  《展望》着眼于长期能源发展趋势,并对世界能源市场在未来二十年的发展作出预测。
  要点速览
  ?受发展中国家的繁荣增长所驱动,到2035年,全球能源需求将增加约30%,但部分增长会被快速提升的能效所抵消
  ?技术进步和对环境的关注正在改变一次能源需求结构,但在2035年之前,石油、天然气与煤炭仍是主导能源
  ?中国能源需求增长在展望期内会缓降至年均1.9%,不到过去二十年年均增速(6.3%)的三分之一
  ?天然气的增速超过石油和煤炭;液化天然气(LNG)的迅速扩张很可能导致以美国气价为基准的全球一体化天然气市场的形成
  ?石油需求持续增长,但增速放缓;到21世纪30年代,非燃烧使用的需求将取代交通需求成为需求增长的主要来源
  ?全球煤炭消费量达峰值,而可再生能源仍是目前增长最快的能源来源,在未来二十年将翻两番
  ?全球能源增量的近三分之二用于电力行业
  ?碳排放量增长不到过去二十年平均增速的三分之一,这反映了能效的提升与能源结构的快速变化;但在基本情景中,碳排放量预计仍将增长,这意味着需要采取进一步行动
  主要能源预测
  展望期间内全球能源需求将增加约30%;全球经济规模几乎翻番;能源强度以1965年以来的最快速度下降。
  虽然预计未来二十年非化石燃料将占能源供应增长量的一半,《展望》预测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仍将是拉动世界经济的主要能源来源,占2035年能源供应总量的75%以上,而2015年这一比例为85%。
  展望期内,全球GDP几乎翻一番
\
  主要由生产力提高驱动预计未来20年世界经济将增长近一倍,年均增长3.4%。(基于购买力平价汇率计算)。
  ◆增长主要由生产力的提高(即人均GDP)驱动,这占增长的四分之三。
  ◆到2035年,世界人口预计增加约15亿、达到88亿人。
  ◆全球经济预期增长大部分来自新兴经济体,其中中国和印度加起来约占增长的一半。
  ◆生产力的预期增长导致全球经济日益繁荣,超过20亿人脱离低收入群体。
  ◆展望期内,非洲占世界人口增量的近一半,但对GDP增量的贡献不足10%。非洲对2035年后全球GDP增长和能源需求的潜在重要性在后文有所论述。
  世界经济增长需要更多能源
\
  ◆世界经济的增长需要更多的能源,尽管其增长的程度被能源强度(单位GDP能耗)的降低所缓和:全球GDP翻一番,而能源需求只增加了30%。
  ◆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将低于过去:展望期间年均增速1.3,而1995-2015年间年均增速为2.2%。
  ◆由于中国经济的再平衡和全球对提高能效的重视,全球能源强度下降的速度预计将加快。
  ◆中国将是最大的能源增长市场,尽管其可能会在展望期末被印度超越。
  能源结构继续逐步转型
\
  非化石燃料占能源增长的一半
  ◆能源结构逐步转型,其中可再生能源、核能和水电将在未来20年内占能源供给增长的一半。
  ◆即便如此,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仍是为世界经济提供动力的主导能源,占2035年能源总供给的四分之三以上(从2015年的85%下降)。
  ◆其中,天然气是增速最快的化石能源(年均1.6%)。它超越煤炭在2035年前成为世界第二大燃料来源,其在一次能源中的份额增加。
  ◆石油继续增长(年均0.7%),虽然其增速预计将逐步放缓。
  ◆煤炭增长预计急剧放缓至年均0.2%,相比之下,过去20年均值为年均2.7%。煤炭消费预计在2025年左右达到峰值。
  ◆可再生能源是增速最快的能源(年均7.1%),它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从2015年的3%升至2035年的10%。
  工业和交通部门能源需求增长放缓
\
  非燃料部门的增长依然强健
  按部门来看,工业和“建筑”部门(也包括衣业和其他小部门)是最终能源消费的最大市场,并占展望期内能源需求增长的大部分。
  ◆上述两个行业的需求增长在展望期内均有放缓。由于能效提高,建筑部门能源需求增长放缓(年均1.5%)。工业部门需求增长也减缓(年均1.2%),主要原因是效率提升和从能源密集型行业(特别是中国)转移。交通部门能源需求的增长(年均1.2%)也随着燃料经济性的加速提升而趋缓。
  ◆相比之下,非燃料用途的能源需求的增长(特别是作为石油化工产品原料)仍相对强健(年均2.1%),部分原因在于其效率提高范围有限。
  ◆因此,尽管仅占当前终端能源使用的一小部分(6%),非燃料能源使用在展望期末期成为化石燃料需求增长的最大来源。石油约占非燃料部门增长的三分之二,而天然气占剩下的大部分。
  碳排放量将继续上升
\
  ◆基本情景意味着来自能源使用的碳排放量在展望期内将增长大约13%。这远远超过了国际能源署450情景的预测:为了实现巴黎协议制定的减排目标,到2035年全球碳排放需下降大约30%。
  ◆即使如此,来自能源使用的碳排放量预计年均增速0.6%,不到过去20年平均增速三分之一(年均2.1%)。这将是自1965年我们开始有记录以来任意20年间的最低碳排放增速。
  ◆碳排放增长可预见的放缓反映了能源强度下降的速度和能源结构变化的速度的大幅加快,其中煤炭消费急剧放缓,而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核能和水电一起占展望期内能源增量的近80°%。
  不用担心石油枯竭
  现有的已知资源量远高于全球直到2050年甚至以后的消费量。
  ◆预计石油需求将在整个展望期内增长,尽管增速相比过去有所放缓。
  ◆交通部门消费了世界上大多数液体燃料,其在展望期内仍占全球需求的不到60%。交通占全部需求增长的近三分之二(1000万桶/日),该增长大致均勻分布在:汽车(400万桶/日)、卡车(300万桶/日)和船舶、火车和飞机(300万桶/日)。
  ◆但是随着燃料效率显著提高和非石油燃料加快推广,石油燃料来自交通需求增长的推动逐渐减弱。电力、生物燃料、煤炭和天然气加起来将占2035年交通燃料需求的13%,高于2015年的7%。
  ◆交通石油需求增长的减缓导致石油总需求增长的逐渐减慢,从近期的约年均100万桶/日的增量下降到2035年的年均40万桶/日的增量。
  ◆非燃烧用途,特别是在石油化工部门,到21世纪30年代初成为液体燃料需求的主要增长源。整个展望期内,非燃烧用途需求增加了600万桶/日。
  天然气凝析液供给充足
  ◆展望期间,液体能源供给每年仅增长70万桶/日,远低于过去20年来年均130万桶/日的增速,反映出需求前景较弱。
  ◆天然气凝析液产量的强劲增长(年均30万桶/日)和生物燃料产量的持续增长,意味着全球炼厂加工量年均仅增加30万桶/日。
  ◆所有油品需求增长均来自新兴经济体,而经合组织需求下降趋势持续。在过去,包括中国、印度和中东在内的许多非经合组织国家和地区,倾向于建立足够的新炼油产能以满足(或超过)其需求增长,而非依靠进口。如果该做法持续,则可能导致大量炼厂闲置产能并最终造成欧洲、亚洲经合组织国家和北美部分地区等成熟市场的炼厂关闭。
  ◆事实上,已宣布在2015-2020年间开工或计划(建设)的新增炼油产能总共已达约800万桶/日,这足以满足未来20年内预计增加的全部炼油需求量。
  美国页岩气引领全球天然气供给的强劲增长
\
  进口天然气供给日趋多样化
\
  支撑世界主要市场的天然气消费
  ◆随着中国和欧洲的进口依赖度上升,由于液化天然气快速发展带来的供给日趋多样化有助于支持天然气消费上升。
  ◆在中国,天然气消费增长(年均5.4%,360亿立方英尺/日)超过国内产量,使得进口天然气占总消费量的份额从2015年的30%升至2035年的近40%。
  ◆约一半新增进口为液化天然气,剩余部分是来自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的进口管道气,这部分的量日益增多。
  ◆在欧洲,随着现有油田老化且没有替代产量,本土产量将急剧下降(年均下降3.2%)。因此,进口天然气占总消费量的份额从2015年的约50%升至2035年的近80%。
  ◆液化天然气进口预计将占新增进口量的约三分之二,剩余部分是来自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的进口管道气,这部分的量日益增多。
  全球煤炭需求增速急剧放缓
\
  ◆全球煤炭需求增速相对过去急剧下降(年均0.2%vs过去20年间的年均2.7%);全球煤炭消费量在2025年左右达到峰值。
  ◆这种放缓主要由于中国经济转向更可持续的增长模式,以及政府政策促使从煤炭转向更清洁低碳的燃料。中国煤炭消费预计在未来20年将趋于平稳,与过去20年间工业化驱动的快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
  ◆即便如此,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市场,占2035年全球煤炭消费量的近一半。
  ◆印度是全球最大增量市场,其在世界煤炭需求中的占比从2015年的10%左右翻倍至2035年的20%。超过三分之二的印度新增煤炭需求预计将进入电力行业。
  ◆随着煤炭在电力部门中份额被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挤出,经合组织煤炭消费下降超过40%。
  核能与水电稳步增长
\
  ◆核电和水力发电量预计在展望期内将稳步增长,年均增速分别为2.3%和1.8%大致保持其在电力部门中的联合份额。
  ◆随着老化核电站逐渐退役且新投资几乎为零,欧洲核电装机容量下降:到2035年,欧盟核电发电量比2015年低30%。日本预计在展望前半期逐步重启一些反应堆,但不会回到福岛事故前水平。
  ◆中国的快速核电扩张计划(年均11°/。,1100太瓦时)占全球新增核电发电量的近四分之三。这大致相当于中国在未来20年每三个月就启动一个新反应堆。
  ◆相比之下,随着主要资源的可用性下降,中国水力发电量增长(430太瓦时)相对于过去十年大幅放缓。巴西和印度弥补了一些差距,两国在展望期内各新增超过1000太瓦时的水力发电量。
  可再生能源继续快速增长
\
  ◆在发电中,可再生能源预计将是增长最快的能源(年均7.6%),在展望期内翻了不止两番。
  ◆可再生能源占新增发电量的40%,使其在全球发电中的份额从2015年的7%升至2035年的近20%。
  ◆欧盟在可再生能源使用上继续领先,欧盟电力部门可再生能源占比在展望期内翻倍、到2035年达到近40%。
  ◆然而,中国是未来20年可再生能源最大的增长来源,其增量超过欧盟与美国之和。
  ◆可再生能源的强劲增长得益于人们相信太阳能和风能的竞争力将在展望期内显著提高。
  能源转型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问题
  石油:不断变化的供求动态
  ①出行方式的快速革命可能扰乱石油需求
  交通部门消耗量约占石油需求增长的三分之二。其中,由于全球汽车使用量翻了一番,汽车对石油的需求量为每天增加约400万桶。据预测,电动汽车的数量将从2015年的120万辆增至2035年的约1亿辆(约占全球汽车总量的6%)。《展望》构建了两个说明性情景,来考虑对汽车市场产生影响的出行革命:包括自动汽车、汽车共享和拼车。
\
  ②石油需求增速放缓与全球丰富的石油资源形成对比
\
  ◆全球探明的石油储量(最狭义的资源储量类别)在过去35年翻了不止一番:每消费一桶石油时就有超过两桶石油被探明。
  ◆技术可采石油(一个更广义的类别,旨在测量可用当今技术提取的资源)约为2.6万亿桶。这些资源中约有1.7万亿桶(65%)位于中东、独联体国家和北美洲。
  ◆如此充裕的石油资源与石油需求增长放缓形成对比。到2035年的累计石油需求预计约为0.7万亿桶,明显少于中东一个地域的技术可采石油。
  ◆展望2050年,在大多数情景下,全球累计石油需求量不足现在技术可采石油资源的一半。
  天然气:全球市场的崛起
  ①液化天然气仍集中在亚洲
  全球液化天然气供给在展望期内强劲增长,美国(190亿立方英尺/日)和澳大利亚(130亿立方英尺/日)引领增长。
  ◆近三分之一的增长发生在展望期的前四年,这主要由于目前正在开发的一系列项目将竣工。之后第一轮液化天然气供给得以消化,期间增速暂缓,随后增速将回复到比较温和的水平。
  ◆存在这样的风险,即液化天然气供给的第二轮增长实现较慢,导致短期内液化天然气供应紧张。
  ◆亚洲仍然是液化天然气需求最大的地区。中国、印度和其他亚洲国家对液化天然气的需求均有增加,使得天然气在这些经济体中的增长比石油或煤炭更快。
  ◆欧洲也越来越多使用液化天然气,以帮助应对国内产量下降造成的日益增长的供求差距。
  ②液化天然气在天然气贸易中份额急剧增加
\
  液化天然气贸易以七倍于管道天然气贸易的的速度增长,到2035年将占全球天然气总交易量的一半左右(目前是32%)。
  ◆液化天然气的贸易重要性提升的意义在于:与管道天然气不同,液化天然气船可改道至世界各地以响应区域供需的波动。因此,全球天然气市场很可能将日益一体化。
  ◆特别当价格不够支付运输成本时,液化天然气供应者有足够的理由改道,直到价格恢复正常为止。
  ◆澳大利亚液化天然气供给一般由亚洲市场消化。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可能更加多样化,为欧洲、亚洲、南美洲和中美洲市场提供边际气源。因此,美国气价有可能在全球一体化市场上为天然气定价发挥关键作用。
  ◆—个深化且充满竞争的液化天然气市场的发展可能导致天然气长期合同日益与液化天然气现货价格相挂钩。
  中国的能源需求正在变化
  中国能源需求增长在展望期内会缓降至年均1.9%,不到过去二十年年均增速(6.3%)的三分之一。
  虽然能源需求增长放缓,2035年中国在全球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仍超过25%。
\
  ◆中国是世界最大能源消费国,且是过去二十年世界能源增长的最重要的来源。但是随着中国转向更加可持续的增长路径,其能源需求正在改变。
  ◆中国能源需求预计在展望期内以年均不到2%的速度增长,而过去20年为年均6%以上。
  ◆需求增速的放缓部分反映了经济增长放缓:展望期间,GDP年均增长率预计接近5%,约为2000年以来年均增速的一半。
  ◆需求增速放缓也反映了能源强度持续显著下降,这得益于中国经济活动逐渐从能源密集型工业转向更加节能的消费和服务活动,以及政策驱动能效进一步提高。
  ◆展望期间,中国能源强度年均下降3%,远快于预期的全球平均水平,到2035年将向美国水平靠拢。
  中国也在转向低碳能源结构
\
  ◆中国的能源结构也有可能在未来20年显著变化,由其变化的经济结构和向低碳清洁能源转型的政策决心所推动。
  ◆特别地,虽然煤炭在过去40年提供了近三分之二的中国新增能源需求,但中国的煤炭消费量预计将在展望期间保持平稳。煤炭在中国能源需求中的份额将从2015年的大约三分之二降至2035年的不到45%。
  ◆大部分减少的煤炭份额被可再生能源、核能和水电替代,它们在展望期内供应了中国—半以上的新增能源需求。这些燃料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总占比将从2015年的12%上升到2035年的超过25%。
  ◆中国天然气消费量也大幅增长,其份额在展望期内几乎翻了一番、到2035年将达11%。
  对之前预测的修正
  2035年能源需求下调
  相对于2016年的展望,2035年的能源需求下调了近1%(-1.5亿吨油当量)。这和去年的调整幅度相似,但相对于历史调整幅度较大。需求下调反映了当前经济前景不佳,2035年GDP预计将比一年前的预测下降2%。
\
  ①能源结构进一步转向可再生能源
  ◆对煤炭的下调幅度最大(-6%,-2.4亿吨油当量),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国经济增长的再平衡以及日渐严格的气候和环境政策可能导致中国煤炭消费在展望期间趋于平稳。
  ◆可再生能源上调了15%(2.2亿吨油当量),这是最大幅度的百分比调整,主要是由于未来成本下降快于预期。因此,电力部门的煤炭和天然气用量均已下调,而到2035年天然气总消费量下调2.5%(-1.1亿吨油当量)。
  ◆非化石燃料相对于化石能源占比的上调导致预期能源结构的碳强度改善,使得到2035年碳排放水平下调相当可观(相较假设情境下调3.7%,14亿吨二氧化碳)。
  中国能源需求下调
  中国未来能源需求在过去三年被大幅下调:现在对中国2035年能源消费的展望比我们2014年的预测低了8%(4亿吨油当量)。
\
  ◆该变化的约一半反映了近年来低于预期的能源消费量,经济增长放缓的速度快于预期,且能源强度下降更加急剧。另一半则反映了经济增长前景更加黯淡,特别是在展望期内的下半段。
  ◆尽管中国能源消费大幅下调,但2035年亚洲经济体整体能源需求预期基本保持不变:印度和其他新兴亚洲经济体的能源消费上调抵消了中国需求的下降。
  ◆对中国以外亚洲经济体能源需求的上调反映了对经济增长更乐观的看法,部分反映了随着中国经济的成熟和再平衡,一些行业将迁移到更便宜、更低收入的亚洲经济体,如印度、印度尼西亚或越南。
  天然气需求增长可能会更慢
\
\
  这种备选情景假定气候和环境政策收紧程度低于基本情景。特别是旨在促进从煤炭向天然气转移的一系列监管政策显著减弱,且没有来自碳定价的有效支持。这相当于假设天然气对煤炭的相对价格比在基本情景中增加了约50%。
  ◆在中国(相对于基本情景下占全球天然气需求减少的三分之一),煤炭在总能源中的占比仍然下降,但降速更慢。中国天然气消费受影响更为显著,天然气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仅略微增加,而非基本情景下的占比几乎翻一番。
  ◆天然气需求缓慢增长情景以及快速转型情景表明,基本情景中预期的强劲天然气需求可能受到关于未来气候和环境政策强度等不同假设的挑战,而更强或更弱的政策假设都会带来潜在威胁。
  2035年后什么情况?
  全球石油需求何时达到峰值?
  石油需求可能在21世纪40年代中期开始下降。但它达到峰值的时间也可能更快或更慢。这取决于GDP增长、效率趋势和气候政策。
\
  ◆例如,如果全球GDP增长比简单外推的结果更强劲,或者车辆效率提高慢于预期,可行的情景假设则表明石油需求可能在本世纪下半叶才开始下降。
  ◆相比之下,如果GDP增速低于过往趋势所指,燃料效率提高更快,替代燃料车辆的使用更多,或气候政策更严格,则石油需求可能更早开始下降。在“快速转型”和“更快的转型”两种情景下,到2035年的石油需求都在下降。
  ◆虽然石油需求达到峰值对一个逐步远离石油的世界是标志性的,它也只标志着第一个下降点。在未来几十年,石油很可能仍将是全球能源消费的重要来源。
  非洲在推动全球能源需求中的角色
  非洲经济发展的程度和性质可能在决定2035年后全球能源增长上发挥决定性作用。
\
  ◆随着中国和印度增长的减弱,能源需求增长预期将在展望期末放缓。简单外推表明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速度可能在2035-2050年间降至年均0.9%左右,相比之下展望期内为1.3%而2000-2015年间则为2.3%。
  ◆但这种外推情景只假定了非洲保持其相对缓慢的增长,且生产力发展与最佳实践间差距巨大。虽然到2050年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生活在非洲,但它占全球GDP和能源需求的比例不到10%。如果非洲的经济和能源需求增长更快,将会如何?
  ◆如果非洲生产力发展与过去十年的印度相当(生产力提高情景),这将带来非洲乃至全世界能源需求更快增长。如果这些生产力提高伴随着工业化程度上升,以及与中国本世纪初类似的能源强度上升(工业化加快情景),2035年之后的能源需求增长也许不会慢于展望期间的预计速度。
  电力部门能源消费占比益增
  在展望中,GDP增长和电力需求之间的相关性相对于过去而言有所下降。假设这种较弱的关系持续到2035年之后,简单外推显示着电力需求贡献占2035-2050年间新增一次能源的80%。
\
  ◆强电气化情景:如果电气化速度快于预期,使经济增长与电力需求之间的关系接近其近期历史平均水平,则电力需求增量将贡献2035-2050年期间一次能源增量的全部。
  ◆弱电气化情景:如果石油和天然气供应充足且新兴市场更快工业化,电气化进程将减慢(类似于过去10年的情况)。这种情景下,电力对2035年后一次能源增长的贡献可能会与其在展望里的份额相近。(《中国能源报》卢奇秀、于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