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 15%以上
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 15%以上 2017-01-17 13:14:34

摘要:2017年1月17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公布了《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正式文件,文件指出,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 15%以上。

        2017年1月17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公布了《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正式文件,总结了“十二五”期间主要成就,并对“十三五”期间能源发展重点目标进行了规划。
         2015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2%
        “十二五”期间,我国水电、 风电、 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和核电在建规模均居世界第一。
        在能源结构上,2015年我国非化石能源生产量为5.2亿吨标准煤,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2%。 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例达到35%, 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占世界的 40%左右。
        在节能减排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18.4%,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 20%以上。
\
        “十三五”期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 15%以上
        在能源消费总量上,控制在 50 亿吨标准煤以内, 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 41 亿吨以内。 全社会用电量预期为 6.8~7.2 万亿千瓦时。能源自给率保持在 80%以上。
        在能源供应能力上,国内一次能源生产量约 40 亿吨标准煤, 其中煤炭 39 亿吨, 原油 2 亿吨, 天然气 2200 亿立方米, 非化石能源 7.5 亿吨标准煤。 发电装机 20 亿千瓦左右。
        在能源消费结构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 15%以上,天然气消费比重力争达到 10%,煤炭消费比重降低到 58%以下。 发电用煤占煤炭消费比重提高到 55%以上。
        在节能环保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 2015 年下降 15%, 煤电平均供电煤耗下降到每千瓦时 310 克标准煤以下, 电网线损率控制在 6.5%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 年下降 18%。
\
        推动能源革命
        在电力方面,到 2020 年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高到27%以上。2020 年气电装机规模达到 1.1 亿千瓦。常规水电规模达到 3.4 亿千瓦, “ 十三五” 新开工规模 6000 万千瓦以上。运行核电装机力争达到 5800 万千瓦, 在建核电装机达到 3000 万千瓦以上。风电装机规模达到 2.1 亿千瓦以上,风电与煤电上网电价基本相当。太阳能发电规模达到 1.1 亿千瓦以上, 其中分布式光伏 6000 万千瓦、 光伏电站 4500 万千瓦、 光热发电 500 万千瓦, 光伏发电力争实现用户侧平价上网。生物质能发电装机规模达到 1500 万千瓦左右, 地热能利用规模达到 7000 万吨标煤以上。
        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新增超过 800 座城际快速充电站。 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 1.2 万座, 分散式充电桩超过 480 万个, 满足全国 500 万辆电动汽车充换电需求。
        在油气探明和利用上,“ 十三五” 期间, 石油新增探明储量 50 亿吨左右, 年产量 2亿吨左右。2020 年常规天然气产量达到 1700 亿立方米, 页31岩气产量达到 300 亿立方米, 煤层气(煤矿瓦斯) 利用量达到 160 亿立方米。增加用气 450 亿立方米, 替代燃煤锅炉18.9 万蒸吨。城镇气化率达到 57%, 用气人口达到 4.7 亿。
        在能源输送方面, “ 十三五” 期间新增跨省区输电能力 1.3 亿千瓦左右。2020年, 原油、 成品油管道总里程分别达到 3.2 万和 3.3 万公里,年输油能力分别达到 6.5 亿和 3 亿吨; 天然气管道总里程达到 10 万公里, 干线年输气能力超过 4000 亿立方米。
        推进煤炭去产能
        “十三五”期间, 停缓建一批在建煤矿项目, 14 个大型煤炭基地生产能力达到全国的 95%以上。力争关停 2000 万千瓦煤电,2020 年煤电装机规模力争控制在 11 亿千瓦以内。
        除了减少煤炭利用,同时也要鼓励煤炭深加工。煤制油、 煤制天然气生产能力达到 1300 万吨和 170 亿立方米左右。
        “十三五”能源发展问题和挑战
        “十三五”期间,我国能源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能源发展进入新阶段,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其中主要包括:
        1.传统能源产能结构性过剩问题突出。
        2. 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多重瓶颈。部分地区弃风、 弃水、 弃光问题严重。
        3. 天然气消费市场亟需开拓。基础设施不完善,市场机制不健全。
        4. 能源清洁替代任务艰巨。
           5. 能源系统整体效率较低。
        6. 跨省区能源资源配置矛盾凸显。
        7. 适应能源转型变革的体制机制有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