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世界自然基金会孙轶颋:发展新能源汽车财政和政策支持至关重要
世界自然基金会孙轶颋:发展新能源汽车财政和政策支持至关重要 2016-10-22 16:18:08

摘要:世界自然基金会可持续金融项目总监孙轶颋在作“绿色金融与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主题演讲时表示,财政政策和政策支持对新能源汽车和基础设施的发展是至关重要。

\
图为2016中国国际新能源汽车论坛现场
      能源新闻网讯 2016年10月20日,第八届外洽会及中国国际新能源博览会暨2016中国国际新能源汽车论坛在北京展览馆隆重召开。世界自然基金会可持续金融项目总监孙轶颋在作“绿色金融与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主题演讲时表示,财政政策和政策支持对新能源汽车和基础设施的发展是至关重要。
      孙轶颋表示,补贴,充电设施的普及、行车便利和优先,这三点仍影响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对此,他提出了五点建议,以推动产业发展壮大:一是完善新能源的产业、市场、商业模式; 二是大力发展汽车金融公司的多元化; 三是完善新能源的产业、市场、商业模式、四是完善新能源产业融资配套政策其体系建设; 五是要加强财政政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以下为孙轶颋演讲实录:
      孙轶颋:现在无论是新能源汽车的生产、销售还是消费都是银行大概占80%的资金量,所以我下面从银行的角度跟大家介绍一下。
      正好新能源汽车占了两个优势,既是绿色低碳的产业,接受绿色信贷的支持,同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所以也受绿色信贷和绿色金融的支持。我简单介绍一下这两个方面。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离不开这三种情况,第一是产品,刚才介绍了很多的产品,第二是基础建设,充电桩还有其他的电池都属于基础建设,这也是很重要的。第三个是可持续的盈利商业模式。都需要钱,产品生产需要钱,购买这个产品需要钱,搞充电桩更需要钱,电池的发展需要钱。还有一种情况是,昨天我看新闻上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是不清洁的,因为我们用的电是煤电产生的,前天我在参加一个会议的时候,国家发改委能源所的副所长兼国家可再生能源主任也提到了这个问题,说如果我们的汽车是新能源汽车,可是用的能源还是煤电产生的能源这个问题还是没有解决。所以从宏观产业链角度,我们还要看看电的来源。这都是整个产业要看到的问题。
      G20之前,国家七部委央行、财政部、发改委、环保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出台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他就是要搞环保的、清洁的绿色交通。它涉及到了很多方面,包括信贷支持、证券支持、PPP支持、保险的、教育权的、地方试点、国际合作的支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银监会搞了一个绿色信贷,早在2002年就搞的,绿色信贷中2002年就说要支持低碳经济,包括了新能源汽车在内的。2012年2月份颁布了这个以后,2013年7月份有一个《绿色信贷统计制度》在我们看来就是行业目录,其中最先支持的是三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这是重点支持的产业。银行对这块还是很重视的。关于绩效指标也看出来了,要求每个银行要对这个产业给予高度重视,不仅仅是数字上要重视,体制也要重视。2015年出台了《能效信贷指引,前两天我们开会的时候说,是不是先进的制造,包括新能源汽车也能出一个指引,我们联合搞一个技术支持,银行想知道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情况、产业前景,我们也可以搞一个信贷指引。结果怎么样呢?绿色信贷搞了以后,最新公布的数字是,2016年6月末,21家主要的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到了7.26万亿元,3年前刚执行的时候是5万亿,贷款余额整体不变,9%,2013年是10%,其中1.69亿,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剩下的5.57亿在其他的产业。
      很有趣的是,12个其他产业中有两个产业的叠加占了76%,一个是交通,我们全球汽车也是属于交通类的。第二个是可再生能源,总体来说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是很快的。整体的绿色交通是属于他支持的,可再生能源又是他支持的这三块是银行最喜爱投的,银行的偏好和政策的支持来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这是一样工具。
      第二个工具就是绿色债券,目前有两个绿色债券,很多的大行开始都说不搞,最后行领导被约谈了。绿色债券主要是专款专用有很严格的评估和选择的过程。还有第三方审计和报告。目前有两种绿色债券,一种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绿色金融债是由央行市场司管理,由教育商协会来经营的。分为节能、污染防治、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新能源汽车是可以发绿色金融债的。清洁能源之后是生态保护,这是一种绿色金融债。第二种债券是由国家发改委财经司所管理的,叫绿色企业债。他有12大项目的类别,我没有查到新能源汽车本身,可是在绿色城镇化项目中有一项是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等,这两个债券一配比起来倒有全了,就是新能源汽车本身和基础建设。目前大家从绿色金融来说有两个手段可以用,一个是绿色信贷银行要重点支持,第二是绿色债券,无论是新能源汽车本身还是基础建设,都可以通过本身或者是通过银行发金融债来发生一些投资的过程。前两天有专家提出供给侧和消费侧的结构性改革,我觉得新能源汽车也是这样的,光生产是不行的,还要促进消费。促进消费中是不是有信贷支持呢?刚才已经说了有补贴,除了补贴以外银行也会支持的。我们知道,目前主要的汽车金融是有银行、汽车金融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和一些小型的担保公司共同提供的。就是在半年前,3月30日这一天,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发了一个《关于支持新消费的指导意见》,这是当时很重视的一个文件,我把里面有关支持新能源汽车的章节给挑出来了,那个章节是非常多的。第一,他鼓励汽车金融公司业务产品的创新,原来对汽车金融公司提得不多,都是商业银行,80%的贷款是有商业银行贷的,这个文件中突出了关于汽车金融公司在新能源汽车贷款中的重要的作用。而且不仅仅是你贷款还可以提供其他的一些增值服务,第二,支持绿色消费,除了最底线的利率,的对新能源汽车银行可以给最低的地率。第三,拓宽消费金融多元化渠道,所以以后大家贷款的渠道会很多。同时也通过个人的汽车消费信用卡都可以贷。这样生产上去了,消费上去了,产业就有发展的新希望了。
      刚才提到的是产品本身,现在问题最大的倒不是汽车的生产购买,而是大家愁买好了以后没有充电的地方,或者是充电的地方不够,所以产业要发展,基础建设和充电桩是非常重要的。可是新能源汽车基础建设的投融资倒是一个大难题。这是国外的一个机构做的研究,单个快速充电桩肯定亏,要挖掘一些间接的收益,也就是不仅仅搞充电桩的收益,还有周边的商业或者是规模的经营,这个可能会赚点钱。他又做了一个分析,他说我靠石油部门搞点补贴搞基础建设。他看了一下还是亏,而且后面做了一个案例就是说不用单个的充电桩,而是把充电桩连片,两个城市中补充几个充电桩,结果还亏,后来又做了一个分析,共是公共资金再进去,发现如果有公共资金的支持充电桩可以在5年时间回本,所以得出一个结论,基础设施投资一定有财政的支持。后来他又发现市场发展壮大以后,不用财政的支持也可以发展起来。他做了几个模型以后发现,单个充电桩肯定亏,连片充电桩用直接和间接的价值,靠私人资本还是亏,只有公共资本投入还是有回报,如果市场足够大以后就是可以独立了,产业发展还是很关键的。
      通过这几个结论,我们重复刚才那个嘉宾提到的,财政政策和政策支持对新能源汽车和基础设施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我把美国目前的支持罗列了一下,分了好几个,有联邦政府关于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和公路的政策,标准的、补贴的、基础建设的。州政府有零排放的项目,还有美国的市的政策,还有有关基础建设的一些项目,还有一些关于能源的项目。它的财政和政策的支持有多么大家可以看到。
      最后总结有三类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影响是最大的,第一,补贴,有现金收入和真金白银的会对新能源汽车产生很大的作用;第二,充电设施的普及,充电桩方便使用;第三,行车便利和优先。两个人以上可以去的专用道是给便利的,像中国一样可以在公交道上开车,或者是给摇号的权力,也是大家可以看得到的,而且是他所重视的。
      根据这种情况我提几个建议。:
      第一,完善新能源的产业、市场、商业模式。新能源汽车不仅仅是要清洁的,要看电的来源,也要看制造的过程中是不是清洁的。
      第二,目前的商业银行还是要通过绿色信贷、金融创新来支持新能源产业的生产和消费,特别是用灵活的存款准备金再贷款再贴息来支持新能源汽车流动性的问题。
      第三,大力发展汽车金融公司的多元化,大汽车金融公司,我记得在90年代的时候,后来推广为金融公司,不仅仅提供金融产品,而且会给你创造一些服务和产业的服务,这些比单纯的商业银行或其他的金融服务公司更有利。
      第四,要完善新能源产业融资配套政策其体系建设,因为相关的政策很多,可是问题在于各个部委发不同的文件,银监会发这个文件,发改委发那个文件,工信部发这个文件,文件之间又对不起来,所以政策的协调还是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的。
      第五,要加强财政政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我们发觉补贴是一个好东西,可是补贴在中国往往会被骗补,无论是太阳能补贴还是新能源补贴都有很多的问题,国外为什么用以奖代补的方式呢,怎么样利用给你的税收优惠是很重要的。Solar  City享用税收补贴的时候并不是说把现金流做大了,躺在补贴上过日子,而是如何利用好补贴、税收优惠和会计处理的方式,很聪明地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很聪明地与资本市场相结合,产生新的商业价值,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企业家精神,这是投融资关键的关键。央行系统和其他的征信系统要完善,防止出现一些骗取财政支持的问题。
      最后表一个态,我听取了银行业金融系统的建议,银行业金融系统很希望能在新能源汽车方面贡献力量,可是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希望和在座的各位一起努力,把新能源基础设施的投融资工作做好。(能源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