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全球油企如何把握油价反弹带来的喘息机会?
全球油企如何把握油价反弹带来的喘息机会? 2016-10-09 14:58:48

摘要:在市场陷入最困难的时刻,欧佩克(OPEC)达成了减产协议,让国际油价获得了反弹动能,也让这些炼油巨头获得了一丝喘息机会。

  能源新闻网综合报道 在资本市场中,最痛苦、最难捱的是跌跌不休的熊市,很多投资者因不堪折磨而选择止损出局。在全球石油市场上,那些“巨无霸们”因熊市的到来也低下了高昂的头。无论是美孚石油、英国BP,还是中国的“三桶油”,为期2年的熊市,让这些企业都叫苦不迭,甚至已有企业发出了挺不下去的呼声。不过,在市场陷入最困难的时刻,欧佩克(OPEC)达成了减产协议,让国际油价获得了反弹动能,也让这些炼油巨头获得了一丝喘息机会。

\
        欧佩克8年来首次达成减产协定
        经过多方角逐和反复权衡,在阿尔及利亚召开的一次会议中,欧佩克内部8年来首次就减产问题达成了一致。这个协定达成之后,国际油价一度大幅反弹。尽管沙特阿拉伯在落实减产问题上仍举棋不定,不过其在立场上松动,让欧佩克继续减产成为可能。
        全球经济回暖,以及欧佩克的“政策紧缩”,纽约原油期货在年内跌破30美元/桶大关后稳步反弹,并于近日升至50美元/桶一线企稳。随着油价的回升,行业分析业对油企的盈利前景也变得乐观起来。
        对此,有分析师认为,能源板块的第三季度盈余季节可能最终证明业绩衰退可能在今年早些时候触底,但为过去两年的业绩跳水负主要责任的石油行业仍未接近稳健的运营水准。
        美国能源业第三季盈利或下滑66%
        据FactSet分析预测,在夏季月份期间,能源板块的盈利预计将下滑66%,标志着连续第8个季度盈利下降,且居各大行业之首。第三季度伊始,美孚石油、瓦莱罗能源公司、美国菲利普斯石油公司、雪佛龙和美国马拉松石油公司的盈利预期都大幅下调。
        这轮石油危机来势凶猛,英国BP和中国“三桶油”同样惨遭碾压。
        数据显示,受2010年墨西哥湾漏油事故影响,英国BP2015年亏损20.02亿美元。
        中国“三桶油”半年报业绩惨淡
        半年报显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99亿元,同比下降21.6%;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上半年的净利润仅5.31亿元,同比下降98%;相对于其天文数字的营业额,几乎等于半年白干。
        而长期以来的央企优等生、最具国际范儿的国企改革先锋、最具“西化和现代化”管理思维的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今年上半年净亏77.4亿元。
        惨淡的现状,让中海油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以致董事长杨华在近期召开的2016年领导干部会议上称,异常严峻的生产经营压力,已让公司面临“能否活下来的问题”。
        剔除经营和管理体制问题,上述炼油企业都将业绩下滑的矛头指向了原油价格低迷。
        不过,油价最坏的时候的可能已经过去了,这将会给炼油企业带来难得的“休养”机会。
        惊人预测:美国能源业2017年或增长307%
        根据FactSet,美国石油企业的盈利预测仍相对乐观。分析师普遍预计,能源板块2017年将会实现307%的惊人增长率,理由就是预计明年油价将达到54美元/桶。
        与此同时,今年年初以来,美国能源股反弹了16%以上,投资者定价2017年业绩大幅改善推动了股价上扬。
        上周,欧佩克同意在今年年底减产70万桶/日,具体细节需等到11月30日敲定。这是自2014年原油熊市开始以来首个重大的协议.
        美国银行高级投资经理埃里克.甘德表示,“欧佩克开始变得像央行起来,人们在不断猜测:他们到底会不会减产呢?”
        然而,很多分析师就承诺的减产—如果实施是否会对油价产生很大影响心存疑虑。
        FactSet资深业绩分析师约翰.巴特斯在最近一份报告中表示,“2017年任何下调石油价格的平均预期都会导致分析师下调能源板块的盈余预期。”
        总体而言,欧佩克在减产问题上达成一致,油价在50美元/桶下方企稳,都是一个不错的信号。这标志着经历了持续的低谷,石油炼化企业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中海油巨亏成因探析
        不过,在全球这些行业中也有个特殊的例子,那就是“最具西化管理思维”的中海油巨亏。
        很显然,与中石油、中石化两巨头仍实现盈利相比,作为中国石油行业内颇负经营盛名的一家企业,中海油的巨亏多少有些意外,现在的经营窘境更让人无法想象。
        油价上涨能救得了中海油吗?一家标竿央企缘何这么快速的泯于众人?
        相信仅凭油价下滑与计提油气资产减值准备很难说得通。
        中海油产业链失衡 尼克森成财务大包袱
        能源新闻网发现,产业链失衡是中海油受油价影响较大的原因之一。中石油和中石化均属石油上下游产业一体化模式,可有效对冲油价风险。中石化下游的成品油和化工产品销售利润增长受益于低油价,弥补了上游的亏损。中石油产业链偏重上游,但中下游资产规模也较大,因此盈亏基本持平。
\
        中海油产业链“头大身子小”,占公司总资产50.3%的上游资产仅贡献26.4%的收入,占24.4%的中下游资产贡献62.2%的收入。因此,在油价下滑时,业绩难免一落千丈。
        另外,整合尼克森失利成为一个财务包袱。据报道2012年中海油以151美元现金收购了尼克森的全部股份,还要承担43亿美元的债务。
        这在当时看是中海油走向国际化发展道路的标志,可现在成了一次失败的并购案例。
        经过几轮裁员后,尼克森现在变成了这个样子:
        中层以上经理有200多人,人力资源和供应链管理人员合计约400人。基层从事油气生产和加工的技术人员仅剩几十人。
        油企如何把握难得喘息机会
        2017年,原价价格可能会反弹,全球的炼油企业会出现一定的业绩复苏。但在新能源日益成为传统能源替代品的背景下,全球的大型油企需要借这次喘息机会展开战略调整。
        油企应致力于打造上下游产业一体化模式,强化油价涨跌的对冲风险;另外,还要加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建设,改变臃肿的企业结构,降低管理和运营成本。(能源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