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煤都晋城转型8年:经济增速降至27年低点 新支柱产业仍在培育
煤都晋城转型8年:经济增速降至27年低点 新支柱产业仍在培育 2016-03-28 09:54:08

摘要:“早在8年前的整合煤炭资源关停数百煤矿,晋城便已经经历了一次‘壮士断腕’。对于晋城现在的经济和煤炭业来说,再断下去,断的就不是手腕了。”

  最近,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我们恰恰可以通过结构性改革来释放市场活力,支撑经济的发展。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看到,的确产生了一些比较严重的过剩产能,主要是在重化工领域,现在我们已经选择了钢铁、煤炭这两个领域在去产能上先行突破。
       供给侧改革,煤炭业首当其冲。作为全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山西更是面临巨大的挑战。2008年整合的煤矿项目还有一大半没有投产,即使投产,低煤价也难给企业带来利润。山西仍在转型路上探索。山西省省长李小鹏在全国两会上透露,山西将着力推动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中煤炭国企是改革重点,将对其进行结构性重组。
       为了给供给侧改革展现一个鲜活的案例,《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选取山西晋城为样本来剖析一座资源型城市的变迁,以及在煤炭去产能过程中面临的困局与探索,为您揭示这个产煤炭城市为转型做出的努力。
       虽然已是春日,但地处山西东南一隅的晋城天气仍有一丝寒意,如同笼罩山西煤炭业的寒冷。“壮士断腕!”煤炭业内外人士评论正在进行煤炭去产能的山西时,多用到这个词。
       可是,对于产煤大市晋城来说,现在却有点无“腕”可断的无奈与尴尬:“早在8年前的整合煤炭资源关停数百煤矿,晋城便已经经历了一次‘壮士断腕’。对于晋城现在的经济和煤炭业来说,再断下去,断的就不是手腕了。”一位晋城当地煤矿高层如是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感叹。
       彼时,为了规范生产淘汰落后产能,晋城市强势的国有企业投资数百亿开始整合晋城区域内大小数十座煤矿。如今这些被整合的煤矿中,还有超过一半正在修建,没有投产。而历经数年上百亿元的整合,已经让晋城的大小煤矿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
       与煤炭价格一同坠入冰点的,还有晋城的宏观经济。2015年,晋城市的GDP增速只有3.3%,落入了将近27年来最低点。如今,晋城正从多个方面谋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短时间内难以找到一个产业可以像煤炭一样作为经济支柱。晋城的点也映射了山西的面,无论是去产能还是转型,摆在晋城与山西面前的路,都超乎壮士断腕之难。
       ●经济增速降至近27年低点
       公开资料显示,建市于1985年的晋城位居山西省东南角,是山西省乃至全国优质煤炭(无烟煤)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晋城市含煤面积4654.4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49.01%,煤炭资源量达到了458.8亿吨,其中无烟煤储量超过全国无烟煤总储量的25%。
       优质的煤炭资源,使得晋城成为一座典型的矿业资源型城市。巅峰时期晋城煤炭年产量超过9000万吨,一度占据山西各市煤炭产量的头把交椅,煤炭工业产值常年占到全市GDP的50%以上。
       依靠此前价格不断上涨的煤炭资源优势,晋城GDP增速连续数年超过10%。鼎盛时期的晋城曾是山西省除省会太原以外唯一 GDP破千亿的地级市。而煤炭经济带动的各方面繁荣,亦给高速发展的晋城带来“山西小香港”的美誉。
       与此同时,作为一座资源型城市,晋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越来越倚重煤炭。晋城煤炭及煤炭周边产业就业人数一度超过10万人。在煤炭产量创新高超过9000万吨的2011年,晋城市煤炭企业收入、利税、利润和上交税金分别占到了晋城规模工业的63.0%、94.2%、96.7%和90.5%。
       而自煤炭价格从2011年的高点开始走低以来,晋城市的经济增速也开始放缓。多位晋城市煤矿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目前在晋城能盈利的煤矿寥寥无几,大多数煤矿现在都是一边生产一边赔钱,不少资源较差的老煤矿这两年已经陆续减产、停产。
       受此影响,2015年,晋城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040.2亿元,同比增长3.3%,增速比上年回落1.4个百分点。这已经是2012年之后晋城市连续第三年GDP增速下滑,而晋城上一次经济增速出现以“3”打头是在1987年。
       煤炭经济的低落,带给晋城的不仅仅是经济增速降低,整座城市经济消费都不太景气。记者注意到,2014年以来,晋城市的四、五星级酒店近一半关门,许多高档品牌也从商场消失,甚至连街边的小吃店都受到影响。
       “30年了,从来没做过这样的生意。”晋城下辖的高平市一家小吃街的老字号炒面摊老板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尽管一碗炒面条才七八元钱,如今到晚上8点小摊上便空无一人,而十余年来,这里一年四季晚上8点都是人声鼎沸,需要排队等候位置。而在六七年前,这家炒面摊旁边还经常能看到上百万的奔驰宝马,甚至不少煤老板都是这家街边摊的忠实客户。
       ●高价整合煤矿成负担
       其实,晋城今日经济低迷的成因,并非一日之寒。“当初煤炭相对紧缺价格上涨时,无限制的扩大产能以及大手笔的资源整合,造成了晋城现在在煤炭经济上的被动。”晋城当地一位在煤炭业从业超过30年的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2002年起,每吨煤炭价格从百元出头至2012年超过千元,煤炭行业度过了“黄金十年”。在这十年中,煤炭上市企业的毛利率常年超过30%,远远高于其他行业。也就是在这期间,我国煤炭产能和产量都实现了大幅增长。2001年,晋城市的原煤产量一年只有2800万吨,仅仅过了两年原煤产量就达到了7536万吨。
       在产能不断扩张的同时,安全事故也频繁出现。2008年秋天,出于安全及规模化生产等多方面的考量,山西省一声令下,“政府推进,国企主导,限期关闭,强行整合”,山西煤改启动。
       在这轮整合中,晋城市所有私人矿井基本被国有企业整合。其中,山西兰花煤炭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晋城市煤炭运销集团(后来合并而成晋能)、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晋煤集团)以及晋城市下属的各区县成立的国有企业将私人煤矿悉数收入旗下。
       彼时的煤矿,成为许多人眼中的香饽饽,引发了晋城几大煤矿集团及区县的争抢。在2008年启动整合之后,谁拿下的煤矿资源多,谁便成为众人眼中的赢家。
       不过,记者在晋城采访期间发现,包括上述几大煤炭集团内部工作人员在内的不少当地煤炭界人士,质疑许多煤矿的收购价格过高,“有的煤矿我们当地人都知道没什么资源了,可能还会花数千万甚至上亿元收购。”
       一位参与过煤炭整合的晋城官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能简单地用价格过高来解释,“开始整合的时候,煤炭价格仍然在上涨,许多人以为整合完成后即便倒手卖掉也能赚不少钱。但短短四五年煤炭价格就跌成这样,谁都没有预料到。”
       2012年3月,山西省宣布煤炭资源整合结束。然而,当初煤炭市场高点之上的整合,却在收场时迎来了煤炭价格的直线下滑。
       “在如今的煤价下,一个年产量90万吨左右的煤矿,生产一个月就亏损几百万元。很多整合完的新矿井,算上前期的投资,销售额连银行的贷款利息都还不起。大部分整合的煤矿,现在都成为了各大集团的负担。”晋城当地一煤矿的高层告诉记者。
       随着去产能的进行,一些正在修建的矿井,可能因为缓建、淘汰导致前期的投资血本无归。在今年2月末举行的晋城市煤炭煤层气工作会议上公布的信息显示,随着去产能的推进,在新的一年里,晋城市不仅将在3年内停止审批新建煤矿项目与新增产能改造项目,对于在建的煤矿项目,也将“缓建停建一批、淘汰退出一批”,“对回收无望的项目一律申请停建缓建”。
      ●转型煤化工遇产能过剩
       尽管没有人预料到煤炭价格在短短三四年时间内下跌得如此之快,但是无论对于山西还是晋城,不能“一煤独大”其实早已成为共识。
       早在煤价仍在上涨时,山西省就提出需要探索转型发展。2008年的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以发展服务业为突破口,着力发展新型支柱产业;2009年的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里又提出,大力发展新型装备制造业、现代煤化工、新型材料工业、特色食品工业等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推动支柱产业多元化。
       而对于拥有一定煤化工基础的晋城来说,早在2003年,晋城市委的会议便明确提出了把煤化工基地建设作为晋城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2005年底,晋城市已拥有了230万吨大颗粒尿素和25万吨甲醇生产能力,化肥生产能力位居全国前列。
       在2006年电力成为晋城市仅次于煤炭的第二大产业后,在连续多年的晋城市政府工作报告里,晋城市都提出要将煤化工发展成为新兴支柱产业。当地两大煤炭集团兰花集团、晋煤集团便成为了晋城市煤化工发展的主要推手。
       随后不到10年间,晋煤集团通过投资及收购成为全国最大的煤化工企业。仅在“十二五”期间,晋煤集团便在省内外推动建设了28个煤化工项目。在2013年,晋煤集团在全国拥有了18个化肥生产企业,当年尿素产量为1360万吨,占到了全国尿素产量的19%。
       然而,煤化工产能的过剩比煤炭来得还早。2009年,化工行业受需求减弱、价格下降等影响,加上节能减排对高耗能行业生产的限制,发展势头减缓,行业内企业开始出现亏损。
       兰花集团下属上市公司兰花科创2009年的年报显示,公司控股子公司山西兰花煤化工有限公司2009年亏损6734.94万元,相较上一年亏损额增加4800万元。随后数年,兰花集团旗下的煤化工产业,始终难以看到稳定的利润。
       到了2014年,尿素等化工产品的产能过剩越来越严重,当年5月,尿素主流出厂价一度跌破1400元/吨,创近10年的新低,尿素闲置产能近1500万吨。晋城市煤化工企业也在当年达到了亏损峰值。2014上半年,晋煤集团旗下的18家化工企业中,有14家亏损,总体亏损达到了约8.3亿元。晋煤集团控股的天源化工有限公司时任总经理张金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半年时间亏了一个多亿,“压力大到晚上睡不着觉。”
       兰花集团一位中层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前些年晋城的煤矿企业曾经寄希望于发展化肥、煤化工产业来完成煤矿的转型,结果这两年“赔得一塌糊涂”。
       ●新经济增长点仍在培育
       好在陷入亏损的煤化工,在2015年终于出现了转机。兰花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兰花科创的2015年半年报显示,2015上半年,公司所属化肥企业经营状况稳定好转,同比实现扭亏为盈。晋煤集团近日亦对外通报,2015年,晋煤集团煤化工产业完成总氨产量1609万吨、尿素产量1498万吨,分别同比增加64万吨和152万吨,实现收入631.24亿元、利润4.89亿元。
       与此前连续多年提出将煤化工打造为支柱产业不同,如今传统煤化工已经不被晋城市放在规划的显著位置。
       一座拥有230万人口的城市,如何寻找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仍然在继续摸索。晋城目前正在扶持煤层气等新型煤化工产业,光伏、天然气等新能源产业以及旅游产业,但是目前还没有哪个产业能使晋城拥有彻底摆脱煤炭的底气。
       据记者了解,尽管晋城的经济增速降为近年来最低,但煤炭仍然是这座城市的重要支柱。2015年,晋城市煤炭企业上缴的利润仍然占到了晋城市财政收入的55%。
       当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政府官员告诉记者,包括旅游产业在内,晋城一些新兴产业发展都还不错,但是无论往哪方面转型都无法很快有结果,转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对晋城来说,煤炭去产能、煤炭企业与城市的转型都很重要,但是更为严峻的问题是脱困。煤炭企业有大量的利息、贷款要还,有大量的人员要养,整个晋城的财政税收也开始吃紧,这都是重点问题。”
       晋城市煤炭与煤层气工业局官方网站消息显示,尽管新的一年里在建的整合煤矿项目将停建、缓建一批,但是此前整合的煤矿,在2016年将新增竣工转产3座,规模300万吨/年;新增联合试运转4座,规模420万吨/年。晋城市除晋煤集团外,预计2016年煤炭产量将为4060万吨,基本与2015年的产量持平。
       “对于晋城的煤炭企业来说,转型的难点是钱,目前很多煤矿都没钱去发展其他产业了。”晋城当地一位煤炭业内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在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看来,无论晋城还是整个山西,目前都需要倒逼出脱胎换骨的改变。

       “无论煤炭还是煤化工,对于山西省来说,不应该再抱着做强做大的想法,而应该关注市场需求,通过市场需求进行调节。山西现在在煤炭产能、资金、国企效率、员工富余人数等各方面都面临不少挑战,山西必须有一次脱胎换骨的改变,才能在去产能和转型中更快地走出来。”韩晓平说道。(《每日经济新闻》师烨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