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央企参与新能源项目或受限,避免“一哄而上”、过度竞争
央企参与新能源项目或受限,避免“一哄而上”、过度竞争 2023-07-20 16:12:04

摘要:国家提出“双碳目标”后,新能源产业投资非常火热,光伏、风电、储能、氢能、新能源汽车,每个细分行业都吸引了大量资本蜂拥进入。

国家提出“双碳目标”后,新能源产业投资非常火热,光伏、风电、储能、氢能、新能源汽车,每个细分行业都吸引了大量资本蜂拥进入。

 

这种火爆程度,有点像二十多年前的房地产。难怪经济学家任泽平在2021年曾提出:“当下不投新能源,就像20年前没买房”。

 

面对这个火爆风口,越来越多的国有资本也开始布局新能源领域。这里既有在石油化工、能源资源等领域深耕几十年的传统央国企,也有一些跟新能源业务关联度不高的其他央国企。

 

很多新能源项目,跟土地和自然资源密切相关。为了获取资源,不仅民企与国企竞争激烈,央国企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为争夺有限的资源,国有资本间内耗严重,这与“深入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不断增强和发挥国有资本整体功能作用”的深化改革精神相违背。

 

风芒能源不完全统计,2022年共释放1.4亿千瓦风电指标,有近20家央企获取了其中的60%。而98家从事实业类的央企中,已有近50家央企进入新能源领域,国有资本产业同质化严重。

 

为了避免重蹈此前央企蜂拥开发房地产的乱象,近日有媒体消息称,相关部门正计划规范央企参与新能源发展,要求中央企业聚焦主责主业。

 

据了解,该项工作计划将央企划分为三类,按照优先级参与新能源电站的开发持有。

 

一类以国家电投、国家能源集团、华能、中核、大唐等五大六小电力投资企业组成,这类企业可以投资持有新能源资产;

 

二类企业,像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等企业可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开发建设或者阶段性持有新能源资产;

 

第三类央企是除上述两类央企之外的,除自发自用新能源项目外,原则上不再新增市场化新能源项目。

 

有媒体表示,该文件仅为征求意见,最终文件还有待进一步明确。目前该消息尚未有官方证实。

 

清理“三无”企业,向专业化、集约化转变

 

尽管这次文件还没正式发布,但对央企“一窝蜂”从事新能源行业的提醒早就开始。

 

今年年初,国务院国资委在《关于做好2023年中央企业投资管理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有关事项的通知》中提到,要求中央企业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发展实体经济。

 

去年5月,国资委以视频形式召开中央企业压减工作“回头看”专项行动推进会,会议指出,要聚焦特定企业,因企施策探索有效压减方式。合理区分、有效管控特殊目的公司、项目公司等类型企业。及时清理无业务、无贡献、无法实现功能作用的新能源行业企业。尽快关闭注销属于空壳公司、非正常经营且没有存续价值的双零企业。

 

在清理“三无”新能源企业的同时,国资委还还要求新能源发展要从规模扩张向专业化、集约化转变。

 

今年1月,中央企业新能源智慧运维服务合作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此次签约涉及14家中央企业共22个光伏发电和风电项目,总容量288MW,是近年来中央企业新能源领域中涉及范围较广、项目较多的专业化整合。中国华能分别与中国海油、中国建材、中国船舶等13家中央企业签约。

 

国资委称,这标志着中央企业新能源专业化整合从单个协调向整体推动转变,新能源管理从分散式向精益化转变,新能源运营从单兵突进向共享共赢转变,新能源发展从规模扩张向专业化、集约化转变。

 

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表示,未来新能源业务将逐步向新能源主业企业和优势企业集中,对于专业运作水平高、集约化管理能力强、经营效益好的项目可以独立运行;对于偏离主业、运营成本较高、缺乏管理能力的项目应通过共享服务、委托代管、重组整合等方式开展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专业化运营与合作,加快打造产业融合、优势突出、竞争力强的新能源产业集群。

 

形成合力,避免一哄而上、过度竞争

 

近年来,约半数中央企业进入新能源领域,这些进入新能源领域的央企既包括传统的电力投资企业,也涉及石化领域、化工领域、基建以及钢铁、矿业、通信、交通等领域的中央企业。

 

随着进入企业的增多,新能源资产开发市场上僧多肉少的竞争态势也愈发激烈,“跑马圈地”、“铺摊子”和“一窝蜂”等问题时有发生,各种恶性竞争现象凸显。

 

一方面,地方政府的“胃口”被撑大,从县、市到省纷纷设立门槛,要求不一。在土地租金协商上,与民争利的情况时有发生,不少地区出现了地方政府、土地居间方、农民多方因利益分配问题导致的纠纷问题;不仅如此,水涨船高的土地租金、层层设立的产业配套要求等,也给新能源投资企业带来了投资回报与合规性的挑战。

 

另一方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下,部分央企为获取项目指标,随意承诺配套或投资额度,不断抬高地方政府预期,而项目指标又由于土地等原因迟迟无法开工建设,进一步加剧了新能源开发领域的恶性竞争。

 

针对这些现象,国资委强调,要推动央企新能源产业发展形成“一盘棋”。有关中央企业要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中央企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有关要求,结合自身功能定位、主责主业和资源禀赋,综合考虑项目所在区域、投资收益和资产质量,有序开展新能源投资运营,在新能源数智转型、专业运作、协同发展等方面加强合作,促进中央企业新能源布局结构整体优化,切实形成合力,有效避免“一哄而上”、过度竞争。

 

国资委还要求,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围绕储能、先进输电技术、大型能源基地多能互补等制约新能源消纳的关键领域开展技术创新和攻关,以科技硬实力支撑“双碳”目标落实落地。要重点布局新能源高端装备产业,大力发展大功率海上风电、高效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装备和新能源汽车等应用终端体系,推动新能源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环球零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