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光伏产业中四种“民企开发、央企持有”的合作模式
光伏产业中四种“民企开发、央企持有”的合作模式 2020-10-26 10:06:51

摘要:在光伏项目的前期开发中,民营企业的决策灵活性,能有效提高项目开发效率,降低开发成本;

  在光伏项目的前期开发中,民营企业的决策灵活性,能有效提高项目开发效率,降低开发成本;然而,对于长达20年以上的项目持有环节,资金成本低、抗风险能力强的央企、国企则更具优势。
  在实际项目开发中,越来越多的的央企选择与民营企业合作开发的模式,利用双方各自的优势;当民营企业开发、建成之后,由央企进行收购、持有。而在光伏项目正式开工之前,双方已经就一些细部条款达成一致。
  目前,这类“民企开发、央企持有”的合作模式主要有四种。
  模式一:收购方控股项目公司母公司
  合作前,合作方已成立项目公司,并在其上层设立了夹层公司作为股权合作平台,收购方获得平台公司控股权,实现间接控股项目公司。双方后续共同以项目公司名义开展项目开发。
  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
  1)因股权合作平台为项目公司的母公司,项目公司直接股东没有变化,规避了倒卖路条的风险;
  2)可达到进入即控股之目的,减少了后续整合的管理成本。
  模式二:收购方参股项目公司
  合作时项目公司已经成立,收购方在建设期以参股方式成为项目公司股东,在建成投产后成为控股股东。
  通常情况下,收购方即使在建设期作为小股东,也会要求项目按照其工程质量标准进行建设,并一定程度上介入工程管理工作。
  在合作方未设立项目公司母公司作为夹层公司的情况下,收购方以小股东的身份进入项目,未实质改变项目公司控制权,一般也不会被认为倒卖路条。
  模式三:附条件的BT模式
  该模式下,双方事先约定项目后续收购价格或定价原则,并约定收购的技术和商务条件(如工程质量标准、需取得的行政审批文件等),待项目建成且满足约定条件,收购方收购项目部分或全部股权。
  采用这种模式,直至项目建成后才对是否收购进行决断,可以更加有效地隔离项目建设期的风险;但因为在建设期没有任何股权形式的投资,对项目建设施加的影响比较有限。
  模式四:承债式的BT模式
  这种模式的基本框架及流程与上述“附条件的BT模式”类似,核心点在于:通常合作方本身即作为项目的EPC商,与收购方合作前即已与项目公司签署EPC合同,将项目所有成本纳入EPC中;建成后以接近零价向拟收购方转让项目公司股权,后续由收购方作为项目公司新股东承接项目公司EPC债务,向合作方付EPC款,合作方通过EPC款获得收益。(展宇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