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杯”第二次新能源汽车低温性能 评测及拉力赛在长白山举办
2019-01-31 13:30:50
摘要:1月23至26日,“长白山杯”第二次新能源汽车低温性能评测及拉力赛系列活动在长白山管委会池西区及西景区隆重举办。



系列活动历时4天,两次夜间露天静置,两次凌晨低温启动测试及相关性能测试,一次低温环境下百公里续驶里程测试,部分车辆凌晨登上长白山,以及组织单位碰头会、专家和参赛车辆代表预备会、高寒地区汽车标准与技术体系建设研讨会、低温性能评测及拉力赛专家评议会、评测结果发布和颁奖仪式等。

24日凌晨,参赛车辆在停车场先进行低温启动测试,然后在周边道路进行了3个小时的加速能力等相关性能测试。
24日上午,在停车场举办了隆重的拉力赛发令仪式,进行了百公里续驶里程测试。长白山管委会副秘书长李忠法代表主办单位在发令仪式上致辞。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张景春副厅长及安全处处长张立军、信息中心主任刘万庆,长白山管委会副秘书长李忠法,池西区副区长杨光及商务旅游局局长高晓东,吉林省汽车电子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杜辛跃,高寒地区新能源汽车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东北师大动力电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谢海明,高寒地区新能源汽车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应化所稀土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王立民,中国一汽研发总院试验所主任工程师、省汽车电子协会副秘书长郑建明等12位来自组织单位的领导和代表参加了发令仪式。

25日凌晨,部分参赛车辆穿越32公里景区森林,登陆了长白山西坡天然滑雪场,在零下30多度的高海拔严寒气候、冰雪山地路面上进行了3小时的综合性能测试。
25日上午,参赛车辆继续进行低温性能测试。
25日下午,吉林省汽车电子协会及高寒地区新能源汽车专家委员会发布了低温性能评测及拉力赛活动结果,颁发了两组低温性能评测证书和两组拉力赛耐低温综合性能荣誉证书。
系列活动预备会、评议会和研讨会等,分别于23日晚上、24日晚上和25日上午举办。各项活动紧锣密鼓,车辆代表和评测专家密切配合,使活动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系列活动有效检验了国内外主流新能源汽车低温技术发展情况,总结了当前新能源汽车在高寒气候环境下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于推动面向高寒地区的新能源汽车低温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及广泛应用,加快消除我国新能源汽车应用领域出现的“南热北冷”局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此活动已于2018 年1月份在黑龙江省黑河市成功举办一次,开启了新能源汽车低温性能评测与推介的先河,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面向高寒地区广泛应用的破冰之举,中央电视台及时给予报道,受到国内外汽车行业的极大关注,在行业内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年来,吉林省汽车电子协会作为我国首次提出“高寒地区新能源汽车”概念,并“依托一汽,立足东北,面向全国”主导性推进了高寒地区汽车标准体系、技术体系及合作平台建设的单位,再次牵头举办第二次评测活动,已经奠定了更加扎实的基础条件:
一是鉴于协会在建立高寒地区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方面的成果和目标,国家标委会正式认定协会为第二批团体标准试点单位,协会开展的“高寒地区汽车标准体系”建设工作,进入国家标准化发展布局,被赋予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是在国家标委会、全国汽标委和省市场监管厅的指导下,经过一年努力,发布了《高寒地区汽车标准体系建设总体方案》和总计28项重要标准项目。汽车技术领域的“高寒体系”初步形成,并已经在汽车行业开展了普及性研修。
三是吉林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协会提出并全力推动的“三个体系建设”(标准体系、检测试验体系、研发体系)和“四个产业目标”(核心产业基地、检测试验基地、市场运营中心、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景俊海省长批示协会要形成完整的“高寒地区汽车产业发展体系”。至此,汽车“高寒体系”建设有了新高度和新目标。
四是协会即将成立政府部门设立的“吉林省高寒地区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作为我国第一个面向高寒地区的汽车标准化组织,将全面夯实组织基础。同时要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正式建立高寒地区汽车标准体系建设国际合作机制并启动工作,加快确立我国在国际汽车标准化领域的影响和地位。
长白山是亚洲三大雪山之一,海拔2749米,终年山顶皓白,寒地冰雪资源优越,每年1月份的一段时间,夜间局部最低气温可达-40℃,等同于我国北方边陲城市的低温环境。池西区及西坡景区不仅有高寒气候环境,而且是著名的冰雪旅游圣地,临近长白山机场,距离长春市仅3小时高速路程。吉林省雄厚的汽车产业基础和良好的科技环境,为长白山举办全国性活动增添了突出的汽车科技与学术人文背景。相对于其它地区,长白山更适合于开展短期汽车低温性能测试与技术研讨,可为参会代表及车辆节约大量时间和经费,也是开展汽车低温性能评测活动的最佳选择。
长白山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均表示,今后要与吉林省汽车电子协会、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长春汽车检测中心等相关单位紧密合作,充分发挥长白山优越的寒地冰雪资源优势,为促进新能源汽车低温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支持。(能源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