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能源互联网将以电力为主 电力互联网构建紧迫
能源互联网将以电力为主 电力互联网构建紧迫 2018-11-27 11:00:46

摘要:根据《关于推进 "互联网+ "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内容,能源互联网显然不仅仅限于电力,也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

能源互联网将以电力为主

根据《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内容,能源互联网显然不仅仅限于电力,也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但相比较而言,电能在能源传输与转换等方面都具有其它能源所无法比拟的综合优势。电力天然具有比较好的互联互通物理基础,建设智能电网的基础设施的也最为完备,因此能源互联网将以电力互联网为主。而相对于其它一次能源互联网络,电力互联网的构建已然较为紧迫,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借鉴互联网理念,可将电力能源互联网分为三个层次,即实体层,数据信息层和运营平台层。在实体网层面,以电力网络为主体,涵盖电力能源的生产、传输、消费、储存和转换的整个产业链;在数据信息层面,将采用基于广泛传感器的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为电力能源生产、传输、消费、储存和消费的整个产业链提供信息支撑;在运营平台层面,则运用互联网思维,以用户为中心,在整个能源链上提供运营增值业务以及解决方案,最终为产业链实体各个企业提高效率,增加收益服务。

电力能源互联网核心价值分析

能源互联网不仅仅是基于上述互联网架构,完成各个层级、各个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电力能源的交换。更重要的是,能源互联网还将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实现电力生产、传输及消费大数据的深度挖掘,帮助发电厂合理安排生产、电网建设必要的输配电网、电力消费者实现最大经济效益、政府部门制定更科学的碳排放指标。此外,能源互联网还将产生全新的商业模式,带来基于实体经济的增值服务,并引入互联网金融,实现电力供应方、服务方、使用方、增值业务方等多个团体之间的资金结算。

简单而言,构建能源互联网的核心就是建设一个集能源交换、数据交换和资金交换为一体的三合一平台。

在能源交换方面,传统的能源系统采取集中生产、大规模远距离输送的方式将能量输送给众多终端用户,资金投入大能源损耗高。能源互联网则致力于打造大量分布式、较少集中式的互动型能源网络,按照用户需求和当地资源对能源进行优化配置。

分布式能源系统主要利用当地可再生能源就近进行发电、采暖等,实现对能源的梯级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出的电能首先通过微电网提供给用户自用,无需进行远距离输送,显著降低能源损耗率。多余的电能再输送给当地配电网,完成能源在电网中的分配。当分布式能源系统发电无法满足用户自用需求时,配电网可向微电网输送电能,微电网再提供给终端用户使用。由此,能源在配电网、微网和分布式能源系统中实现了双向流动,完成了在网络中的交换。

在数据交换方面,能源互联网在对能源进行搜集、存储和利用的过程中积累起大量的能源数据,相关各方可利用这些数据指导自身行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在资金交换方面,通过能源互联网,未来每个用电主体都可能成为售电主体,同时具有卖电和买电的需求。借助分布式能量采集装置,终端用户可自主发电并选择将多余电能并入当地配电网通过交易平台进行销售。当自主发电无法满足需求时,终端用户可从交易平台中买电使用。随着分布式能源储存装置的逐渐普及,终端用户还可以在用电低谷时以低价购电将电力存储起来,并在用电高峰时以高价将它们卖给有需要的用户。能源互联网有助于将电力转变成一种可以任意买卖的普通商品,推动电价的市场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