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改革开放四十年丨核地研院:将“核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改革开放四十年丨核地研院:将“核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2018-10-18 12:00:00

摘要:核地研院院长李子颖说,天然铀产业是我国“核工业的基石,核电‘粮仓’”。

\
  “我们很有希望,要找!一定会发现铀矿。”遵照毛主席的指示,1959年3月,立足于找铀矿的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的前身——北京第三研究所成立。改革开放以来,顺应时代潮流和核工业发展大势,核地研院不断延展其科研价值链,坚持科研与生产密切结合,理论创新与技术创新并举,成功实现从单一科研型向科研与多种经营、军民融合发展转变,已成为全国核地质科技中心,是我国唯一一家以铀矿地质研究为主的综合性科研单位。其间,无论是在核工业前端——铀矿地质还是后端——高放废物地质处置,以及遥感技术和应用等研究领域,都取得了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创新性成果,为我国天然铀资源的新突破、国防建设和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等提供了坚实的支撑,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找大矿、富矿的承诺。
  核地研院院长李子颖说,天然铀产业是我国“核工业的基石,核电‘粮仓’”。为适应这一战略新定位,作为中国铀矿找矿先锋,核地研院就必须进一步加强核地质科技创新工作,不断突破制约核地质发展的瓶颈技术,促进铀资源找矿突破,提高找矿效率,将我国核工业发展的“粮食”命脉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为保持核大国地位、实现核强国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从封闭走向开放,创新带来科研成果“井喷”
  1978年,科研成果102项;1979年,科研成果127项;1980年,科研成果132项;1981年,科研成果151项……改革开放如一阵春风,吹绿了核地研院这片科研热土。翻阅《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发展史(1959~2014)》大事记,改革开放初期,核地研院科研成果逐年递增,呈现井喷式发展,单从科研成果的数量上看,在该院近一个甲子的发展史上都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度。
  据了解,核地研院成立之初就以科研作为立身之本。当1972年,全国地质工作会议向全国地质界发出加强地质找矿和科研工作的号召时,核地研院科研人员便已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成就一番事业。尤其是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之际,上级领导提出核地研院“今后在铀矿地质战线上,要起到科学研究中心和技术指导中心的作用”。这一战略定位更加激励人心,广大科研人员干事创业的激情空前高涨,常常废寝忘食,致力于科研攻关。
  其实,经过近20年的探索与积累,核地研院早已练就了一支有理想信念、事业心强的队伍。在百废待兴的时刻,该院号召大家“把精神振作起来,要把每一分钟和全部精力都用在科研上。”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推动科研呢?李子颖说:“创新是推动和引领产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院一直倡导创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在改革开放、经济转型的大形势下,核地研院科技管理工作的重心就落在“创新”二字上:以创新推动科研工作的发展。
  也正是由于对“创新”的前瞻性认识和准确把握,核地研院改变以往封闭、单一的思维模式,从相对封闭逐渐走向开放,紧跟时代和科学发展的趋势,在科研管理模式上进行了大胆创新,提出了科研项目责任制。相较以前,这种新的管理模式不仅明确而且加大了项目负责人和参与者的自主权和责任,有利于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和深化铀矿的找矿和理论创新,获得对铀成矿规律的新认知,同时可以加强对铀矿新类型和新地区、找矿新仪器和新方法的研究。
  与此同时,核地研院在科研领域也进行了新的拓展,不仅纳入了中低放和高放废物的处置研究,在矿种方面还开辟找金、找石油、找天然气和找水以及注重遥感地质、同位素地质等学科方面的研究。为提高矿物分离、鉴定分析能力和水平,对于科研手段也进行了创新,包括新建、改建实验室,购买电子探针等新的仪器设备等。而这些实实在在的创新举措,旨在为科技人员舒心、开心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激发潜能,使其具有创新我国铀成矿理论和抢占世界铀矿研究制高点的勇气,以及把核地研院建成一流核地质研究中心的豪气。
  功夫不负有心人。科研人员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核地研院取得了一批实用价值和学术理论价值兼具的成果。这些成果对深入开展铀矿成矿理论和找矿技术研究,促进核地质科学发展,开展铀矿地质找矿和铀矿资源评价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核地研院也从初建时单一学科的研究发展到多学科的综合研究,从单一矿种(铀)的研究发展到多种矿(铜、铅、锌等)成矿规律的研究,从成矿理论研究发展到成矿预测研究,注重矿床和区域研究相结合、点和面研究相结合、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相结合的新局面。
  从计划转向市场,科技创新在“寒冬”中逆势上扬
  随着我国核工业第二次创业的开展,在中国核工业地质局提出的“找富矿、大矿、经济效益好的矿”的方针指导下,核地研院也踏上了从计划逐渐迈向市场的征程。
  “以铀为主、综合找矿、多种经营、搞活地质”,这十六个字成为了核地研院二次创业的根本遵循。其中,该院科研项目管理模式也由单一计划模式向“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模式转变,即在确保承担完成纵向科研任务的前提下,积极拓展业务领域,多渠道争取横向科研任务和经费。此举成效明显:除传统的铀矿地质科研、标准方法项目外,科研项目类别和来源新增了黄金地质科研任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IAEA资助项目等,而且还改变了核地研院长期处于封闭的状态,扩大了对外影响,提高了其尤其是在黄金地质、油气地质等领域的知名度。
  然而,市场环境复杂多变。自“七五”以来,国内地质行业进入“寒冬”,市场不景气,核地研院也不能独善其身,其承担的铀矿地质科研任务开始缩减,至1999年时铀矿地质科研类项目大幅减少,跌至建院以来的历史最低点。但在此期间,核地研院的科研领域却是另一番景象,“新”象层出不穷。
  其间,所开展的《花岗岩型富铀矿床形成条件和富集机制》科研项目,提出了许多富矿是在一个成矿阶段或主要由一个成矿阶段形成的新观点;《地幔流体与软流层(体)地球化学》,作为核地研院申请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批重点研究项目,开辟了地幔流体研究的新方向,取得了大量新成果;“沽源火山盆地铀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及成矿远景评价”项目,首次提出次流纹斑岩铀-钼矿床的新类型……还有盈江铀矿、平谷矿等新矿物陆续被发现。与此同时,新领域也得到了积极拓展,上世纪90年代中期,核地质系统进行了由南方硬岩铀矿找矿转向北方砂岩铀矿找矿的战略转移;遥感技术和应用、核废物地质处置研究也取得新的进展……
  为什么在市场的“寒冬”,核地研院在科研方面却逆势上扬,成为核地质系统省部级、国家级成功奖励申报和获奖的绝对“大户”?这是因为核地研院整个领导班子都十分重视科研项目,经常深入基层,参加课题设计审查、阶段性成果汇报和年度成果交流,与科研人员深入讨论技术等问题。他们还经常深入野外一线检查野外工作质量和进度,同时慰问、鼓励奋战在一线的科研人员,为其高质量完成科研任务提供了精神动力。
  从依托项目到规划引领,创新“小生态”蔚然成形
  进入2000年后,核地研院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特别是在科技创新方面,以优秀领军人才李子颖为代表的团队,提出了“叠合砂岩铀成矿理论”,揭示了我国砂岩复杂的成矿机理,发展了砂岩铀矿快速预测评价技术,为新世纪北方砂岩铀矿的重大突破做出了突出贡献。创新建立了热点深源热液铀成矿理论,创新发展了热液铀成矿理论,极大拓展了热液铀矿的找矿深度,为近年来的铀矿找矿工作提供重要支撑。2015年更是产生了轰动世界的新成果,首次在自然界发现金属铀,打破了以往人类关于自然界没有金属铀的认识,不仅为揭示热液型铀成矿作用本质提供了关键性依据,而且对研究铀的来源、地球热的形成和演化均具有重大意义。
  近20年间,核地研院在核产业链的前端铀矿地质领域,开创了“小核心、大协作”和“研、产、学”相结合的地质科研新格局,推动了深部和新区铀资源的突破;在产业链的后端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领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把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的研究水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在铀成矿理论、勘查技术方法、成矿预测和资源突破、遥感技术应用研究、分析测试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大批具有重要影响的创新性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发明奖、国家自然科学奖等国家级、省部级奖项达200余项,使我国核地质科技水平处于世界的前列。
  2017年,国土资源部授予第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称号,核地研院不仅大三类称号均有斩获,而且李子颖作为领军人才被考评为优秀,这在全国也只有5家单位。据了解,在国土资源部创新团队建设过程中,该院团队先后有5项理论创新、技术突破和找矿成果获国家级二等奖、部(省)级一等以上科技成果奖,6项成果获全国十大地质科学进展。
  为什么进入新世纪后,重大成果会竞相涌出?这与核地研院积极落实重大科研项目,大力推动核地质科技创新工作密切相关。
  核地研院深知发展规划是一个单位为之奋斗的目标和赖以发展壮大的方向性引领,并将其视为“一把手”工程,明确规定由院长、主管院领导、主管职能部门和各二级单位的“一把手”为规划编制的第一责任人。随后,院发展规划、院科技发展规划、铀矿地质科研规划、遥感技术和应用规划、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总体规划等一系列规划制定与发布,为其中长期发展指明了目标、方向和重点,目前无论是科研还是基础能力建设等均在规划的指引下稳步推进。
  与此同时,核地研院还狠抓重大科研项目落实,推进科研项目精益化管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创新科技成果管理模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创新科技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模式,建立完善的评价激励机制,促进研产学有机结合,使得科技创新活力不断增强,从而催生了一大批重大成果。另外,在核地研院早已形成了鼓励创新、有利创新的“小生态”,科研团队和人员爆发出科技创新的不竭动力,使科技创新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这些都为核地研院在新时期承担新使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来源:中核集团  作者:盛安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