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北方“取暖季”治霾攻坚: 523万户散煤替代如何兼顾“经济性”?
北方“取暖季”治霾攻坚: 523万户散煤替代如何兼顾“经济性”? 2018-10-11 11:05:47

摘要:根据两大地区的行动方案,本月底前,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要完成散煤替代362万户,汾渭平原要完成散煤替代161万户,合计替代523万户。

  根据两大地区的行动方案,本月底前,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要完成散煤替代362万户,汾渭平原要完成散煤替代161万户,合计替代523万户。
  任彦波的老家是一个位于晋中市的平原乡村。在国庆长假期间,她按惯例开车回到了山西老家。
  在家乡她观察了老家的厨具炊具及采暖设备,发现这里的取暖非常分散。“不仅是每家分散,而且家庭内也很分散,没有采暖系统,每间零散解决。”担任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民用清洁炉具专委会副秘书长的任彦波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做饭偶尔用烧柴炉,取暖用蜂窝煤、烧废料和果树枝的“地暖”等等,是当地的习惯。大部分人家没有用上环保炉具,烧煤炭的采暖炉都被视为生活水平提升的表现,更别提用气或电的采暖设备。
  不过,这一局面在今年有望得到改善。《晋中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提出,2018年市城区建成区清洁取暖覆盖率达到100%;太谷县、祁县、平遥县、灵石县、介休县建成区清洁取暖率达到70%以上,其他县建成区达到50%以上;农村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30%左右。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汾渭平原,一场“清洁取暖”的攻坚行动正在各地陆续展开。其中,一个需要解决的关键,是523万户民用散煤如何更合理地进行替代。
\
  大气污染治理攻坚
  进入10月,北方开始了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根据此前设定的目标,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要同比下降3%,汾渭平原要同比下降6%左右。
  “2018年冬季,京津冀及周边和汾渭平原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冬季风强度弱,不利于冷空气扩散南下,大气污染扩散条件较去年冬季偏差。”9月29日,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在9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气象条件不利,治霾更需努力。9月29日,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出席在西安召开的汾渭平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李干杰在会议上指出,今年1月1日至9月27日,汾渭平原11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54.7%,同比上升1.6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5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7%。
  但是,汾渭平原人口密度大,重化产业聚集,能源结构偏煤、产业结构偏重、运输结构偏公路的问题尤为突出,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难下,再加上地形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李干杰要求,扎实有序推进《汾渭平原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落地见效。一要稳妥推进冬季清洁取暖。二要全面开展“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三要严厉打击“黑加油站点”。四要不断强化扬尘综合管理。五要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六要落实党政主体责任。
  根据《汾渭平原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汾渭平原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6%左右,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同比减少6%左右。
  据了解,散煤替代是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的估算,2017年散煤消费量减少约6500吨,散煤清洁化替代,对2017年京津冀地区PM2.5平均浓度下降贡献了21%。散煤治理对北京冬季PM2.5浓度降低的贡献率达40%左右。
  根据两大地区的行动方案,本月底前,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要完成散煤替代362万户,汾渭平原要完成散煤替代161万户,合计替代523万户。其中,山西省替代38.5万户;河南省替代8.8万户;陕西省替代113.8万户。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薛志钢表示,民用散煤污染治理应以环境空气质量改善为核心,采取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多措并举、分步推进的步骤实施。具体措施包括煤改电、煤改气等清洁能源替代,优质煤替换,使用节能环保炉具,推进集中供热,推广建筑节能等。
  不过,“气代煤”或“电代煤”的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成本、运营成本、维护成本等因素,让部分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有一定压力。为此,今年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扩围,试点申报范围在去年提出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基础上,新增张家口市和汾渭平原城市。比如,晋中市今年被纳入第二批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范围,每年将获得奖补3亿元。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高级顾问、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项目核心专家组成员杨富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汾渭平原11市1区中,西安是唯一的省会城市,散煤占比相对较低,可作出表率。整个区域,考虑到能源结构和价格、经济水平、生活习惯,“宜电则电”、“宜煤则煤”占比将较高。
  放宽清洁煤使用
  与汾渭平原相比,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散煤替代已取得一些成效。
  2017年,“2+26”城市完成电代煤、气代煤394万户,替代散煤1000多万吨。薛志钢向记者表示,2017年散煤削减量主要分布在北京南部、廊坊、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太原等城市禁煤区。
  而今年10月底前,“2+26”城市要完成散煤替代362万户。其中,北京市替代15万户,天津市替代19万户,河北省替代174万户。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鉴于去年冬天今年春天的散煤替代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今冬明春的工作做出了一系列调整,包括地方目标谨慎,保障气源,因地制宜,多种清洁能源互补等。
  以河北为例,《河北省2018年冬季清洁取暖工作方案》提出,城镇新增集中供热能力0.64亿平米,清洁取暖率达到98.8%;农村拟定安排180.2万户,其中电代煤31.9万户,气代煤145.1万户,新型取暖约3.2万户。
  山东当地一名研究学者则告诉记者,山东2016年实行好煤配好炉、兰炭等补贴政策,2017年聚焦“宜气则气”、“宜电则电”。遇到缺气问题后,后期放松管制。“好在有些气代煤后家里有老人的家庭,还在单独房间用燃煤炉,否则这些需要全天暖和的农村家庭,好多用不起气代煤采暖。”
  山东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勇,在10月10日的“泰山科技论坛”上表示,据其入户调查,农村村中住户普遍低于全省人均农民收入,距离气代煤的发展水平差距很大。根据统计年鉴提供的农村居民收入数据来制定补贴政策,脱离实际。
  2018年,山东散煤替代调整为“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宜煤则煤、宜热则热”,有的地方还加上“宜生物质则生物质”。据悉,今年山东将继续推广370万吨洁净型煤和38万台节能环保炉具。
  除了集中供热、气代煤、电代煤外,不少地区还根据当地能源禀赋和经济条件,提出了不同的清洁能源互补方案。
  河北计划今冬安排3.2万户新型取暖,包括在邯郸、石家庄、张家口等市试点石墨烯和聚能电暖,在邯郸市试点生物质取暖,在邢台市试点醇基燃料,在全省试点“光伏+”、“光热+”,在保定市等试点地热。
  此外,晋中则将加快推进生物质清洁取暖、太阳能+生物质能清洁取暖、太阳能+辅助热源清洁取暖这3个类型的30个多功能互补清洁取暖示范项目建设。
  总的来说,根据《中国散煤综合治理调研报告2018》,民用散煤治理应在充分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科学合理规划,更好的贯彻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的策略,高度重视建筑节能和农村用能安全,从成本分摊机制、清洁能源价格改革、供热体制、技术进步、市场良性竞争等多维度破解清洁能源取暖的经济性问题。(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危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