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资本圈地可以休矣 环保业应回归技术驱动的正道
资本圈地可以休矣 环保业应回归技术驱动的正道 2018-09-13 13:36:51

摘要:“环保企业应该转变以前靠资本发展的观念,要更加注重技术,比拼‘真功夫’”,宜兴市委常委、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管委会主任朱旭峰说。

  “环保企业应该转变以前靠资本发展的观念,要更加注重技术,比拼‘真功夫’”,宜兴市委常委、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管委会主任朱旭峰说。
  9月8日,在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主办的中国绿色创新大会中,作为大会的特邀的来自一线的环保从业者,朱旭峰的发言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共鸣。
\
  宜兴市委常委、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管委会主任朱旭峰在中国绿色创新大会上发言
  在资本市场中,盲目投资已经算不得什么新鲜事了。股市、楼市、虚拟货币等等,人们抱着一夜暴富的目的冲进市场,犹如没头苍蝇一样乱撞,却最终因为资本逃逸,磕的头破血流。
  在当下方兴未艾的环保市场,对于资本的态度,也出现了截然不同的态度,资本从来具有两面性,没有资本加持,环保产业不可能快速提质增效,但资本的过度染指,则会背离环保产业发展初衷,让新兴的环保产业走入误区。
  资本圈地
  过去五年间,环保行业进入了井喷的时期,体量迅速扩大,从业者快速增加。看准了这个机会,国有资本和民营大佬开始在这个领域跑马圈地。尤其是在2016年以后,国有资本的迅速发力,一时间为许多民企带上了“红领巾”。
  2016年,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收购新三板凯天环保,业务范围涵盖重金属废水废气废渣治理、土壤修复、污水治理、农环治理、环境服务等环保业务。
  2016年,中节能集团作为中节能集团投资和管理金融业务的平台,斥资约7.87亿参与万邦达定增,并将一跃成为万邦达第二大股东,持股4.99%。
  资本“巨无霸”中国中车2017年宣布成立中车环境,全面进军农村水处理市场。另有中国建筑、中国交建等等大型国字头企业纷纷以成立全资子公司或者并购的形式进军环保市场。
  ……
  曾有统计,在2016年的128家央企中,已经有61家央企涉及节能环保和新能源行业。105家国资委下属央企有57家有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业务。有近半数的央企已经进入环保业,其中90%以上的企业是重工业国企。
  大量资本让环保企业挺直了腰杆,但同样也留下了一个问题,过量的资本充斥着市场,这真的好吗?
  事实上,很多央企涌入环保产业,很难说摆脱投机的嫌疑。这些公司没有技术优势,没有专业团队,更缺乏处理能力,仅仅是带着更低的资金成本杀入到环保领域,结果把整个环保产业搅得一塌糊涂。
  过量的资本,让环保业不可避免地开始了恶性竞争。有圈内大佬曾经介绍过,环保产业目前看似蓬勃发展,实际上则是一场乱战。大家在一块看上去规模很大,实际上是在很小的领域里恶性竞争,打得你死我活。
  这个在垃圾发电领域表现得最为明显。比较合理的垃圾处理报价为60元到80元/吨,而我国的垃圾处理项目竟然低至26.5元/吨,大多数企业都是在赔本赚吆喝。
  不赚钱怎么办?企业自有一套方法。很多低价中标的企业通过低价拿到项目,然后去资本市场“讲故事”,赚资本市场的钱,而不是通过踏踏实实地做实业获得回报。
  这种“玩资本”的风气横行,认真搞技术的企业也不得不加入其中,否则根本拿不到项目。一来二去,就使得这场环保领域的资本狂欢愈演愈烈。
  技术回归
  资本的加持,另一个负面效应就是让PPP项目一度进入泛化的误区。
  自2014年国家大力推广PPP模式以来,各界对于PPP赋予了很大的期望。认为PPP模式是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改革举措,PPP也迎来爆炸式增长,环保领域尤为明显,很多企业乘着着这股东风逐渐发展壮大。
  实际上,众多PPP项目只是看上去很美。中央政府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的下行,却必须面对更大的经济泡沫;地方政府减少了当期的财政支出压力,却会面临更加复杂的债务危机;国有资本是最积极的项目参与者,也成为了泡沫最大的推手。
  反观最符合PPP初衷的民营资本,反而在PPP大跃进中参与有限,一些项目也浅尝辄止。
  2018年,无论是环保产业投融资突然降温,还是环保PPP断崖式下滑,都让人们清醒地认识到:环保产业应由重视资本,回归到更加重视技术的时代。
  技术是环保行业发展的基石,环保企业过去是带着资本进来是搞工程,现在应该更加注重技术的发展。环保科技是实事求是的学问,容不得一丝怠慢。环境企业作为环境治理领域的行家,如果拿不出比制造业更加出色的技术,会造成治理主体和资本对于环保企业的不信任。
  环保产业不再依靠“资本游戏”赚钱,而是通过技术创新的附加值获利,那时候环保产业才会真正健康发展,成为生态文明的柱石。 (来源:生态资本论  作者:安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