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氢能周”12月4日在佛山南海举行
2017-12-06 16:06:56
摘要:2017年12月4-9日,第二届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发展国际交流会暨第一届中国(佛山)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及产品推介会系列活动在佛山市南海区举办。

能源新闻网讯 2017年12月4-9日,第二届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发展国际交流会暨第一届中国(佛山)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及产品推介会系列活动在佛山市南海区举办。
活动以“氢产业氢生活氢未来”为主题,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际标准化组织氢能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TC197)主办,佛山市人民政府、南海区人民政府、佛山对口帮扶云浮指挥部、中国能源研究会燃料电池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氢能专业委员会、中国医促会氢分子生物医学分会、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协会支持,全国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佛山市南海区华南新能源汽车产业促进中心、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深圳市西湖股份有限公司承办。

本次活动广邀国家行业主管部门、权威专家、行业大咖齐聚佛山南海,共同探讨氢产业政策导向与未来发展变革脉动,探究前瞻技术路径与应用前景趋势,发掘行业面临核心问题并寻找破解良方。在活动的开幕式上,中国氢能产业联盟发起成立,我国第一项氢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品质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广东省氢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协会发起成立;加氢加油合建站正式开建、氢能源现代有轨电车下线,以及佛山、南海和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等一批氢能项目签约。
推介会云集了国内外氢能与燃料电池最先进的技术、产品和示范应用发展成果,中车四方氢能源现代有轨电车、上汽大通FCV80燃料电池商用车和丰田Mirai氢燃料轿车等车辆参与展示,还安排了上汽大通FCV80试乘体验。
本次活动是我国第一个“氢能周”,对促进我国氢能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氢能周”将为国内氢能产业从业者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和寻求合作机会的平台,成为宣传佛山、云浮氢能产业发展成果的窗口,进一步推动佛山、云浮两地氢能产业集聚发展。
一、大咖云聚,精彩纷呈,打造氢能产业技术与标准创新发展盛会
首个国家级氢能领域团体标准发布
在12月6日“氢能周”的开幕式上,由中国绿色设计与制造产业创新联盟等单位倡议成立的“中国氢能产业联盟”正式发起,同时,国内首个氢燃料电池氢气品质团体标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用燃料氢气》(T/CECA-G0015-2017)发布。

燃料电池汽车(FCV)正在成为世界能源和交通领域的研发热点,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具有能效高和低污染的特点,是FCV汽车采用的主流燃料电池类型。随着燃料电池汽车与加氢设施的商业化示范与产业化推进,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开展氢气品质标准研究和制定工作,美国、日本、韩国、欧盟和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等均已制定相关标准或标准草案。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用燃料氢气》(T/CECA-G0015-2017)是中国节能协会、中国绿色设计与制造产业创新联盟和中国氢能产业联盟联合发布的氢能领域第一个团体标准,旨在规定FCV用氢气的品质,规范其测试方法,在保证燃料电池的性能与耐久性的同时,降低其使用成本。
该标准适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用氢气,规定了燃料电池汽车用氢气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氢中主要杂质气体,如氧气、总硫、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卤化物、水、总烃及氦、氩、氮等惰性气体的测试方法,还规定了氢气的抽样、采样与浓度计算方法,氢气的包装、标志与储运,以及安全要求。
氢气中存在的微量污染物会严重影响燃料电池的性能,标准规范了氢气中硫化物、氨、卤化物等微量燃料电池污染物的测试方法和指标,在制定过程中始终与国际相关标准保持同步,对推动国内燃料电池技术在相关领域的研发和应用能够起到引导作用,同时对提高我国燃料电池用氢气品质具有重要的指导和规范意义。
发起成立广东省氢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协会
氢能的发展近年来逐步升级为“国家战略”。2016年出台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到,将“开发氢能、燃料电池等新一代能源技术”列为战略任务之一;2017年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联合发布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逐步扩大燃料电池汽车试点示范范围。

广东省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具备了“制氢-储氢&运氢-加氢-氢气燃料发动机-整车示范运行”全产业链的技术储备和试点运行的经验。为了推动广东省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决定成立广东省氢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协会。
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协会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协会之一,对我国的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政策、技术动态、商业模式、车辆运营、充电运维等有深刻的理解和丰富产业协同组织经验,将牵头广东省氢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协会筹备组的具体工作。通过协会这一平台,深度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推动广东省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全国首创“利用现有加油站改造为加氢加油合建站”的建设模式
在开幕式上,加氢加油合建站建设正式启动。该项目是中石化广东石油分公司和中石油广东分公司与佛山市、云浮市充分利用各自优势展开的战略合作,利用现有加油站增设加氢、充电功能等,提供更稳定的成品油供应和氢气、汽车充电等新能源供应。
目前,中石化已确定南海区樟坑(青龙)加油站和吉祥加油站实施加氢加油合建站改造项目。樟坑(青龙)加油站位于南海区西樵镇山根村樟坑村樟坑(青龙)线入口南面,占地6666㎡,原加油站有30m³埋地汽油罐3个,30m³埋地柴油罐2个,总罐容为120m³,属于二级加油站。项目拟在原有加油站基础上增设加氢功能,合建为加氢加油合建站。站内布置情况为将原油罐区迁至加油棚入口位置,卸油口迁至加油站入口右侧绿化带,腾空出的原油罐区作为加氢设备区。该合建站的合建形式为二级加油站与三级加氢站合建,合建后为一级加氢加油合建站。
这种利用现有加油站改造为加氢加油合建站的建设模式为全国首创,可以有效、快速解决加氢站的规划布局和建设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示范推广的现实意义。
在此之前,佛山南海在加氢站的建设上已走在全国前列,探索建立了国内首个商用加氢站审批、建设流程,建成国内首座商业化运营的加氢站。该加氢站由佛山市瑞晖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运营,项目占地面积约49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包括加氢站场、加氢设备区、站房、宣传展览厅及相关配套设备等。目前设计的加注压力为35兆帕,日加注能力为350公斤,并预留了加注70兆帕压力和日加注能力700公斤氢气的扩展空间。
氢能源现代有轨电车亮相
氢能源有轨电车作为区域化交通运输的重要补充,适用于中小城市骨干运输线路及中心城加密线、补充运力线,具有造型美观、灵活编组、绿色环保等特点,为人类快捷、舒适、低碳出行提供了智慧解决方案。
开幕式上,佛山本地化首列氢能源现代有轨电车下线。该车是由佛山中车四方轨道车辆有限公司为高明氢能源有轨电车示范线量身打造的新能源产品。
该车采用氢燃料电池作为动力源,唯一的产物是水,做到污染物“零排放”。车辆最高时速70km/h,单次加氢可持续运行100公里,真正实现了有轨电车的无接触网长距离运行。作为区域化交通运输的重要补充,车辆采用3节编组,车厢内部宽敞,设有60个座位,最多可载客360人,头尾两端均设驾驶室,可双向行驶。车辆采用世界最先进的100%低地板技术,车门处地板距地面仅0.345米,与站台基本持平。

该车将用于佛山市高明区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项目,项目规划线路全长约为17.4公里(高明汽车站~科教园站),设车站20座。首期工程线路全长约6.5公里,全部为地面线路,其南起沧江路与中山路交叉口,北止于西江新城智湖,共设置沧江路站、跃华路站、怡乐路站、荷城站、文化中心站、明湖公园站、新江路站、体育中心站、阮涌站、智湖站10座车站,其中荷城站与未来的佛山地铁二号线延长线实现接驳换乘,并在智湖站附近建设车辆基地及加氢站1座,调度指挥中心设置于车辆基地的综合楼内。
佛山高明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是全国首条以氢能源为动力的有轨电车示范线,项目建成后将对氢能源有轨电车在国内的示范推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该项目还有效将高明中心城区、西江新城以及富湾科教园区串联起来,对优化城市交通、改善人居品质、全面提升区域品牌和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搭建全球顶尖氢能与燃料电池对话平台
12月6日,氢能与燃料电池的权威专家、行业大咖齐聚佛山南海。国际交流会上,各位专家将共同探讨产业政策导向与未来发展变革脉动,探究前瞻技术路径与应用前景趋势,发掘行业面临核心问题并寻找破解良方。
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和ISO/TC197主席AndreiVTchouvelev博士将分别围绕“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进展”和“ISO/TC197在氢能国际标准化领域的工作介绍”作主题报告。
来自各国的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将围绕“制氢和储氢技术”“氢能应用”和“加氢站建设”等主题进行分享介绍。其中,佛山市副市长、佛山对口帮扶云浮指挥部总指挥许国将分享佛山及云浮两市加氢站建设经验。
最后还将召开由ISO/TC197主席AndreiVTchouvelev博士主持的圆桌会议,来自上汽、神华、丰田、法液空、宝马等机构和企业代表共同分享全球视野下的氢能产业发展经验。
二、零排放、全生态,打造国内首个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及产品专业推介会
12月6日-9日,第一届中国(佛山)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及产品推介会在佛山市南海区千灯湖市民广场举行。
推介会充分利用佛山独特的气候与自然资源,以最贴近自然的展示方式呈现国内首次“森林中的展览”,在全敞开式公园中,人与展品、人与场地实现零距离接触,全新打造“新能源•零排放•全生态•重和谐”的展示理念。
推介会展馆由氢产业馆、综合馆及氢动力户外展区组成,展出面积超过10000平米,参展商超过150家,共吸引中车四方、上汽大通、丰田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等研发机构参展。
本次展示范围涵盖制氢设备技术与氢气供应、氢气储运及相关设备、燃料电池系统、燃料电池关键部件及供应技术、评估、测试、分析仪器、氢气应用技术及设备、燃料电池汽车、氢产品与健康医疗设备技术等国内外氢能与燃料电池上下游企业前沿技术与高端产品。
氢产业,全产业链展示前沿技术与高端产品
氢产业馆展出面积4500平米,参展商近80家。主要展示9SSL质子交换膜模块、氢燃料电池、甲醇燃料电池备用电源系统、备用电源等技术与产品。馆内搭建氢听剧场,多家参展商将在此发布自家创新产品、前沿技术,与前来参观的行业人士分享经验技术。
氢产业馆内设有独立展示佛山氢产业发展情况的“佛山馆”。佛山馆占地200平方米,分“佛山:氢能人的理想家园”、“佛山南海•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和“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三部分展示。
近年来,佛山市委、市政府把培育发展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提高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度,市长亲自挂帅建立全市氢能产业发展暨氢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制定《佛山市氢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推动氢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加氢站规划建设以及氢能产业链培育发展工作,重点依托广东省对口帮扶和产业共建合作平台,抓住国家政策支持和产业发展机遇,前瞻性创新推进氢能全产业链在佛山、云浮两市跨区域协同布局发展,整合建设了佛山南海“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佛山高明“现代氢能有轨电车修造基地”和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氢能产业研发生产基地三大氢能产业基地,在整合构筑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体系和氢能汽车推广应用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作为佛山氢能产业发展的先锋,南海区全力建设全球创客新都市建设,发展新经济、培育新产业、转换新动能,大力推动氢能产业发展,出台了《佛山市南海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5年)》,明确提出将南海区打造成为国内领先的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发生产基地。在扶持政策层面,出台了全省首个专门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对在南海区从事新能源汽车(含氢能)产业的企业进行扶持,同时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企业向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核心区(丹灶)集聚发展。在平台搭建层面,依托产业基地和广顺新能源,致力打造燃料电池及氢源技术国家工程中心华南中心、自润滑流动动力机械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氢燃料电池产业研发平台,促进研发平台不断高端化。在基地建设层面,在丹灶镇规划了面积8200亩的基地承接新能源汽车和氢能产业的发展,其中一期900亩已基本建设完毕,引入了广顺新能源、广东泰罗斯等企业,研发生产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压气机、氢气循环泵以及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总成等核心部件,基地已被广东省政府列为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区之一,于2014年被省政府认定为广东省第二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在推广应用层面,全国率先启动科技部和全球环境基金(GEF)/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促进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发展项目”佛山项目。
氢生活,绿色理念引领健康新时尚
“人没有氧活不了,没有氢活不好”,氢气的广泛使用,不但对人类的能源变革,对环境的改造有着直接的作用,更对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健康医学,包括对糖尿病、心脑血管病乃至癌症的治疗都有着潜移默化的治疗作用。观众可在综合馆体验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氢健康”与“氢医疗”的相关产品和技术。
综合馆展出面积2500平米,参展商近60家。展示内容除燃料电池关键部件、制氢设备技术外,还将集中展示氢健康与氢医疗相关技术。
馆内设有现场科普区,观众可通过宣传片播放、图文介绍、实物展出等形式,了解氢产业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发展。
氢动力,多种型号的氢燃料电池车辆现场展示和试乘
氢燃料电池车作为氢能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次推介会设置了氢动力户外展区,将展出氢燃料电池汽车10辆、机车1辆,包括中车青岛四方的机车1辆、广东泰罗斯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的大巴车2辆、上汽大通的宽体轻客FCV80汽车1辆、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的燃料电池邮政车1辆、日本丰田Mirai小轿车1辆、佛山(云浮)产业基地提供的小轿车、物流车、客车等共5辆。本次展示是目前全国展示车辆数量最多、车型最全的氢燃料电池车辆专业展览。
在氢动力户外展区,观众可以现场聆听参展企业代表讲解氢燃料电池客车的运行原理。
此外,推介会现场设置了现场试乘活动,观众可现场试乘体验上汽大通FCV80汽车。这款汽车是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首款搭载了氢燃料电池的商业宽体轻客,车内设有10-14个座位,可实现430公里的超长续驶里程,FCV80的氢气储存罐可以装下4.4公斤的高压氢气,从0-100%的加氢时间大约是3-5分钟。FCV80作为氢燃料电池汽车,在行驶时十分安静,加速刹车也很平稳,观众届时可到推介会现场试乘体验。
三、科普链接——氢能简介
近年来,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随着氢能利用技术逐步发展成熟,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越来越受到美国、日本及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关注。
当前,我国正面临能源消费革命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艰巨任务,加快发展氢能产业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发展氢能产业,推广应用电解水制氢消纳结构性过剩的水电、风电及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并将氢以能源方式应用于交通运输、混氢天然气等领域,能部分替代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既是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氢能产业链包括氢能基础设施、燃料电池系统、燃料电池车辆及其他氢能应用领域等,发展氢能产业能够有效带动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及氢储存与运输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有助于推动我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氢气来源
按照制氢消耗的一次能源划分,氢气来源包括化石燃料制氢、可再生能源制氢及其它清洁能源制氢等。化石燃料制氢包括煤制氢、轻烃(天然气等)蒸汽转化制氢、石脑油或渣油转化制氢、甲醇转化制氢等;可再生能源制氢包括风电制氢、水电制氢、太阳能制氢等;其它清洁能源制氢包括核能制氢、生物质制氢等。我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水电、风电及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位居世界前列,生物质资源丰富,氢气制备可选择多种技术路线。当前,我国氢气来源是以煤、天然气及石油等化石燃料制氢为主,约占97%;水电解制氢约占3%。
氢气提纯
氢气提纯工艺包括:变压吸附、膜分离和深冷分离。
变压吸附工艺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吸附剂对吸附质在不同分压下有不同的吸附容量,并且在一定的吸附压力下,对被分离的气体混合物的各组份有选择吸附的特性来提纯氢气。杂质在高压下被吸附剂吸附,使得吸附容量极小的氢得以提纯;然后杂质在低压下脱附,使吸附剂获得再生。
膜分离工艺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较新的气体分离方法。它是利用混合气体通过高分子聚合物膜时的选择性渗透原理。
深冷分离工艺是利用原料组份的沸点差(相对挥发度差)实现分离。
氢气储存
高压气态储氢、液态储氢和其他方式储氢(固态储氢、有机液体储氢等储氢技术)
氢气输运
氢气输送方式主要有气氢输送、液氢输送等。
气氢输送分为管道输送、长管拖车和氢气钢瓶输送。
液氢输送一般采用罐车和船,可进行长距离输送。
加氢站
加氢站是为燃料电池车辆及其他氢能利用装置提供氢源的重要基础设施。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加氢站建设取得快速发展,截止到2017年8月,全球正在运营的加氢站共有283座,其中,112座位于欧洲,109座位于亚洲,1座位于澳大利亚,2座位于南美,59座位于北美。随着氢能利用技术快速发展,许多国家都已开始规划建设加氢站,未来几年全球范围内加氢站的数量有望持续快速增加。
目前,我国在役(或已建成)加氢站共有7座,分别是北京氢能示范园加氢站、上海安亭加氢站、郑州宇通加氢站、大连新源动力加氢站、佛山南海瑞晖加氢站、云浮国鸿加氢站、常州丰田加氢站;另有云浮罗定、河北张家口、江苏如皋、安徽六安等地正在建设加氢站。
氢能应用
传统应用——目前,我国氢气主要用作生产合成氨、甲醇的原料气,纯度大于99%的氢气用于原油炼制过程的加工精制、净化等,还可作为保护气、还原气、反应气用于钢铁、电子、有色金属、浮法玻璃等各种工业行业的生产过程。
燃料电池车——氢能燃料电池车辆具有零排放、长续航里程和短时间加注燃料等特点,能很好兼顾环保特性和用户的便利性,被认为是未来车辆的终极发展方向。氢能车辆因其具备与传统车辆相近的续航里程和燃料加注时间而兼顾到车辆用户的便利性需求,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传统汽车对化石燃料的消耗。
储能——消纳结构性过剩的水电、风电及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和氢气在传统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氢能产业发展的需求,应积极发展“电—氢—电”、“电—氢—用”或两者混合的氢储能系统。其中:电力可以是各类可再生能源(风电、水电、光电等)和城市电网的谷时段电,经水电解制取氢气进行储存备用,后面的“电”是以氢燃料电池发电装置根据电力负荷的需求所产生的电力;“用”是将储存氢或直接利用水电解获得的氢气,用于其他行业(即外销氢气),与此同时水电解装置的待产氧(氢产量的一半)也可作为产品外销。
四、政策链接
目前,佛山市正研究制定《佛山市氢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推动氢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加氢站规划建设以及氢能产业链培育发展工作。
2015年4月,南海区出台了《佛山市南海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5年)》,明确提出将南海区打造成为国内领先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核心部件研发生产基地、华南地区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基地、广东省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在此基础上,南海区又开展《佛山市南海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含加氢站)和《南海区氢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准确定位该区氢能产业、加氢站以及充电基础设施的规划目标、发展方向,同时加紧研究氢动力基础设施及车辆运营扶持办法,梳理产业发展重点工程,从整体实施计划、实施步骤及保障措施等多方面着力推动南海氢能产业发展。
2017年7月,南海区发布了《佛山市南海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扶持办法》,对在南海区从事新能源汽车(含氢能)产业的企业进行扶持,同时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企业向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核心区(丹灶)集聚发展。《办法》奖励扶持的类型多样,包括投资奖励、财政贡献奖励、租金补贴、总部企业落户或进驻奖励、专项奖励等,不仅鼓励新项目的落地,也将激励现有企业加快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的转型以及生产、研发方面的投入。(能源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