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储能行业凸显决心和理性
储能行业凸显决心和理性 2017-09-20 14:59:45

摘要:储能行业的发展道路上似乎一直横亘着一面南墙,“不撞破南墙不回头”也是目前冲锋陷阵的储能企业普遍怀抱的态度。

\
  国家能源局科技装备司处长齐志新近期在中国能源研究会2017储能分论坛上释放重大信号,表示《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已经基本走完签批程序,预计近期将正式印发。
  储能行业的发展道路上似乎一直横亘着一面南墙,“不撞破南墙不回头”也是目前冲锋陷阵的储能企业普遍怀抱的态度。
  在此次会议中,南墙在哪儿、已经撞上南墙的储能企业面临着哪些困境及将如何解决、整个储能行业该对“撞墙”持有何种理性的态度三方面内容得到了重点探讨。
  利好将近企业仍需自我强身健体
  在重大利好政策面前,储能行业仍需重新审视目前储能项目的可推广性。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陈海生表示,目前储能技术存在几方面挑战:关键技术存在技术瓶颈,规模化应用需要解决稳定性、可靠性、耐久性、安全性,同时系统集成方面存在共同的挑战。
  推广应用方面,除了个别的电池技术,产业链总体不太完整,缺乏针对产业一揽子解决方案;第二是应用示范相对较少,没有一种技术占明显优势;第三大规模推广难度比较大,产品定型周期比较长。
  “有它不多,没它不少”的储能产业化困境
  “有它不多,没它不少”,有企业代表在现场表示储能目前还不适合小企业进入创业。储能可计算的收益的有限仍然是制约其规模化发展的根本。
  以风电场为例,目前风电场+储能的主要收益来源是限电时段的风力存储、降低考核风险、电量多发收益。降低考核风险效益难以有效评估,仅限于东北的风电场,大部分风电场不享受这种收益,带来火电备用减少等多重价值在现有的价格机制体制下没有得到合理补偿和体现,导致在这个领域储能项目没有经济性,而且也没有商业模式出现。
  在用户侧,目前项目大部分是储能厂商自主投资+运营,商业模式较为单一主要是峰谷价差,投资期过长在8~9年左右。由于初装补贴、需求响应政策缺失,以及需量合同签定难度较大,导致这类项目效益叠加比较困难,多元化商业模式很难出现。
  调频辅助服务领域,和用户侧差不多也是开发商投资+运营模式,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维护全部由开发商承担,业主主要提供场地和电网接入,运行净收益双方按协议分配。这类项目有一定经济性,投资回收期约在5~6年。问题是现在市场规模比较小,现有的项目都是集中在采用按效果付费的华北地区,最根本的问题辅助服务机制是发电厂均摊,未来要纳入谁消费谁付费的长效付费机制中。
  没有商业化的市场,尤其是体现储能价值的电力市场成为了企业无从将示范项目推广至商业化项目的“南墙”。这与目前国外已经可以叠加税收抵免政策、补贴、电力市场直接收益等多重收益的现状不同。
  “很多项目的毛利率算下来可能零都不到,低到这个程度。高科技的东西附加值不应该很高吗?不是这样。做EPC的活,投资者以项目的收益倒逼解决方案的成本,一旦你超过了价格上限他就不做了,你做不做?硬着头皮也要上。”某储能企业代表在会议现场描述了当前的生存困境。
  中国电科院电工与新材料所主任李建林在介绍储能八大示范工程时也表示,电化学储能系统具有调节速度快、运行方式多样等的优势,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而百MW储能电站是国家战略,从1MW、30MW乃至百MW不是简单的放大,有很多核心技术还要攻克。
  清华大学教授慈松则是从电网的变化趋势上,对储能行业开拓新商业模式提供了一些思路。慈松认为,能源互联网区别于传统电网具有很强的服务属性,到了能源互联网时代,用户侧呈现出网状结构,配电网出现大量流动双向节点,用户从consumer变成prosumer,现在加上储能和电动汽车等新的业态,是服务型系统的定位。目前有电池厂家做储能是做产品+服务的模式,不卖电池,卖产品服务。借助能源互联网技术将传统BMS变为数字化电池能量交换系统,把多种不同储能介质无缝整合到一个软件定义的复合型储能系统里,并通过互联网实现双向管控电池单体或模组的能量流,降低储能的运维成本,将是未来极大提高投资回报率的一个重要方向。
  在具体项目中精细化管理成本的经验也是未来大规模复制项目的前提。包括欣旺达、普能等储能先行者都已经在为撞破储能行业的“南墙”做准备。
  在推动储能相关政策机制方面,尽管企业发出了呼吁,但缺乏确实可信、量化的数据也成为了决策机构的“南墙”。储能行业的发展需要每一位企业沉下心来,去把机制性背后的经济问题,包括经济性模型、补贴政策背后系统收益多少算明白,才能共同跳进去去推动政策的发展。(能见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