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推进建设的关键问题
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推进建设的关键问题 2017-08-30 15:23:14

摘要:2017年8月28日,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及技术创新联盟暨2017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在北京召开。

\
  能源新闻网讯2017年8月28日,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及技术创新联盟暨2017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邀请了苏州工业园区管理会经发委副主任孙静霞女士;中电联标准化中心副主任刘永东先生;北京中民智中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原法国电力中国研发中心总经理陈国飞先生;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能量管理与调控研究中心主任孙宏斌先生就“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推进建设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
  邀请嘉宾:
  苏州工业园区管理会经发委副主任 孙静霞女士;
  中电联标准化中心副主任 刘永东先生;
  北京中民智中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原法国电力中国研发中心总经理 陈国飞先生;
  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能量管理与调控研究中心主任 孙宏斌先生。
  以下为各位嘉宾发言文字实录:
  下半段我们几个嘉宾也是分别从政府、标准、具体的落地还有技术方面也都是挺有代表性的。我想我们一次首先请孙主任给大家分享一下苏州工业园的能源互联网的相关工作和思路。
  孙静霞:好的。我首先分享一下我们苏州工业园区创建国家能源互联网示范的现在的一些情况,包括我们的这个主要的工作思路。
  我们园区总的面积是278平方公里,目前常住人口80多万,2016年整个的GDP2150亿元人民币,今年商务部公布的国家开发区的评比里面暂时第一。从能源消耗情况来看,我们整个的全社会的外来用电一年188亿度电,占我们差不多48%,煤炭是一年100万吨煤,占能源消耗12%,天然气12亿立方,占28%左右。这个里面煤和天然气很大一部分都是热电联有40亿度左右还是全社会上面。这个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我们主要是2+3的产业结构。两个传统产业就是电子通讯半导体,液晶产业,三个是智能制造、纳米产业和生物制药产业。我们企业的这个单位的GDP的能耗相对比较低。现在我们2016年单位GDP的外援只有0.254吨标煤,我们主要是1+2+M的结构。1是国网公司创建智慧电网的综合示范,以国网公司的智慧电网为主。二是政府搭建的两个全区域的公共平台,一个是综合能源平台,目前这个平台上面已经把我们整个区域的水、蒸气、天然气、煤和原厂进行系统对接汇集到这个平台。第二是充电桩和新能源汽车的管理平台。M是社会化的多能互补的管理项目,包括整体的多能互补的项目也包括一些光伏、充电桩和储能的项目。
  对我们创建的角度来讲,55个示范项目里面有很多是幸运的,有的是从零开始先做整体规划,构建能源和产业,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基本建成区,能源格局相对稳步,分布式能源只能起到一个拾遗补缺的作用。我们的目的是推动新能源发展和能源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是推动区域的能源平衡和互补。所以我在想,我们创建还是在以下四方面是我们要重点考虑和推动的核心。
  一个能源流。把整个区域和能源的产生、消费要弄清楚能源从哪里来,去了哪里。第二个是信息流。把能源最终变成数据信息汇集到一个平台上面,有了信息以后才能推动区域来实现整个的这个孙老师介绍的区域的多能流的一种平衡和互补。
  第三是通过顶层架构的这个设计,来突破体制机制的一些障碍,来推动多种能源的这样的一个耦合。为什么说这个要突破体制机制的障碍?刚才我介绍了整个区域能源平台上少了一个电,我们讲这个能源互联,这个电是最核心的一部分,但是现在国网公司数据还不对外开放,现在我们正在跟国网公司沟通,刚刚在我们苏州成立了城市能源研究院,我们苏州市在整体推动城市能源变革,推动城市能源的典范城市建设,这个整体上也比较支持我们园区能源互联网的作为苏州市能源转型典范城市的核心部分,现在我们正在跟苏州电力公司在国网能源研究的支持下先拿出一个工业区和一个非工业区两个区域来做多能流耦合的综合方案,从区域开始逐步看看有没有拓展到整个区域。这个基础上我们希望通过区域能源平台的构建,把碎片式的这种社会层面,市场化的这个多能互补的项目,包括分布式光伏、储能,也互联互通到一个平台,实现区域的能源的互联互通。
  第四也是非常关注怎么样通过能源互联网的示范来推动我们整个的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这个是我们管委会领导非常关注。从领导角度来讲,经济的发展,一个企业用能成本的降低,第二是产业的发展是作为地方政府尤其关注的两个方面。我们刚刚完善了一个园区民营企业发展报告,通过发展报告直观发现,在我们苏州工业园区到目前为止这个2016年整个民营企业里面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增值最快,这下子我们领导感觉吃了定心丸,应该支持大力支持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因为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能极大极好地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这也是我们希望创建示范和产业适当结合起来。我就简单先介绍这些。
  主持人:感谢孙主任。我们刚开始是做规划,现在不单单是规划了,叫做顶层设计,我们传统的规划最开始是关注能源站和网络的布局,后面关注曲线到做能源的规划,和通过产业的变化来带动负荷的变化,能源互联网的建设不单单是一个网络本身建设,而是要考虑综合性的顶层设计。感谢孙主任。
  接下来有请刘永东主任来给大家分享一下能源互联网标准方面的思路和工作。
  刘永东:我非常高兴参加咱们的论坛讨论标准,刚来的时候正好听到北电刘总的最后一个问题是标准规范。事实上是这样的,标准应该是在能源互联网建设中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很简单比如政府要批,依照标准来进行。我们今天谈了很多问题能源互联网。什么是能源互联网?概念是什么,内涵是什么,包含是什么内容。这个概念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标准。比如说我们谈的项目实施,是不是取得好的效果,要开展评估、验收,标准在哪儿,评估方法在哪儿,因此说,能源互联网的标准化工作是这个能源互联网建设运营管理甚至是政府行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抓手,是非常的重要,恰恰在能源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候,我们始终认为要同步建设能源互联网的相关的标准化的工作,我这边是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负责电力的国家标准的工作。从前年开始我们就介入能源互联网的相关工作情况了。
  当时IEC的会议成立了一个智慧能源系统委员会,这个系统委员会主要负责智慧能源,当然IEC里面还是提智慧能源这样一个概念。对我们来说是能源互联网的概念,就涉及到一些国际标准化的工作如何开展,我们当时牵头作为IEC的技术单位开展相关单位,也选派了一些专家参与其中。在去年的时候,国家交通委专门立项开展了能源互联网的标准的专项,工作启动12项相关标准工作。
  具体标准是发布了第一个中电联标准,能源互联网的准则,是第一部描述了这个,就是外延来谈,就是能源互联网有什么特征,有什么作用,有什么趋势,从这个来谈定义,而不是从内涵来讲什么是叫能源互联网。同时这个标准里面也构建了能源互联网的体系架构,框架架构等等,应该说是一个基础性的标准,这个标准发布之后,对规范或者说是统一能源互联网的架构起到一个很好的支撑作用。
  前不久我们下达了第一批的能源互联网的标准专项一共53项,包含了能源油气,区域能源网,微能源网,分布式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储能等相关领域,这些标准涵盖了能源互联网的设计、施工、验收,关键设备等等。但是这个我们谈到这是一个中电联标准,是一个团体标准。为什么先搞团体标准?这和能源互联网的特点相关。
  我自己感觉能源互联网标准化工作体现三个特点。第一个是系统性。因为能源互联网涉及到的范围非常广,领域非常多,这里面需要一个架构的顶层设计,能源互联网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征,能源互联网具备什么样的运力等等,需要顶层规划和设计来统一规范能源互联网的这一个统一的叫法工作。
  第二个特点是创新性。因为这个领域是新东西,以前我们电力搞电网非常成熟,微能源网,智能电网用户接口,包括管理等等相对非常成熟,现在加了其他能源形式以后,形成了能源互联网,这里的创新非常多。特别是结合电力体制改革,这里面的创新很多,技术路线也很多。这里要想按传统做标准,技术成熟了,工程建设了才总结标准,不能走这条路,更多的是探索形成这样的过程。什么概念?我们可能每一家有自家的想法,我们共同探索形成一个初步的大致的共识,经过不断的修订,不断的完善形成这样一个概念,也就是相当于我们在国家电盟委员会把标准分为几层,一个是技术规范,最后才上升为标准,我们能源互联网也要体现这样的技术,从不同的演进来达成技术标准。
  第三是世界性。现在国家能源局在推行试点工作,我们必须要和实践工程结合起来。这里我想谈一个观点,我们非常担心假如说标准化工作没有跟上之后,我们试点都结束以后,工作再建设,能不能形成可推广的经验,可节约的这样的工程就很困难了。因为标准是一个规范、简化的过程,是一个降低社会成本的这样一个技术,我们希望通过规范形成标准,能更好的推广利用。
  下一步我们也正在开展相关的工作。第一个工作就是配合国家有关政府部门开展能源互联网的组织机构建设,要搞标准必须要有一个组织机构建设,这里是两方面,一个是能源互联网的工作推进组,由政府有关部门包括国家标准委,国家能源局,工信部、住建部等领域共同筹划能源互联网标准化的政策,方针等等。第二方面是能源互联网的工作总体组。具体落实政府有关部门的战略要求,进能源互联网的相关工作,包括我们要制定一些标准体系,计划和协调,总体标准的工作。第三方面是相关的技术委员会。标准有它自己的工作的流程和方式,能源互联网也涉及到多个领域,既涉及到电也涉及到水还有气多等个领域,各个领域里面有自己的相关技术委员会,有必要团结起来开展工作,所以从组织机构架构来讲分这样几个层面。
  第二个层面是研究制定能源互联网的技术路线。结合国家能源局的这样分期走的工作,打算提出一个能源互联网的技术路线,通过技术路线来不断演进我们的技术标准。
  第三个是想研究制定能源互联网的标准体系,把标准体系架构初步确定下来,规范我们相关的具体行为。
  第四个工作是制定一些基础的相关的标准。包括第一部的总则,后面的能源油气,评估等等,可能是要开展工作。
  最后我们可能也会希望和我们能源局的试点工程结合起来,和有关国家的科研项目结合起来共同推进。总的来讲能源互联网的工作标准化工作是一个开放的行为,我们也欢迎大家来积极参与,来共同制定,把我们在工程实践中的经验凝聚起来,形成行业力量,行业共识,把能源互联网的工作扎实推进谢谢。
  主持人:谢谢。中电联这边也算是我们联盟的成员单位,我们联盟也要服务这个中电联,尤其是在标准这一块,我们也是通过联盟组织大家在一起提一些想法和建议,甚至做一些标准促进的工作,制定工作都归刘主任管。包括咱们这些示范项目的需求,技术的需求,中间产生出来的这个标准和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都是我们联盟,也是我们清华大学联合互联网研究院希望致力于推进能源互联网产业方面的工作。
  接下来我们有请北京中民智中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国飞总来为大家进行分享。
  陈国飞:很高兴和大家分享一下。
  主持人:我补充一句,陈总之前在法电负责智慧能源的工作,非常有名,那是法国的国家电网,这方面有很多的经验,尤其是国外的经验,看看能不能在国内建设能源互联网包括落地有所借鉴。
  陈国飞:接着高院长的介绍,我们本来一开始准备的想要炫一把,也像大家一样,其实我以前是做工程的,后来搞了一段研发,做了六年,借此机会说一下我是做核电工程出身的。我现在转入到具体投资建设运营方面。
  我今天想分享一下我们在这个投资项目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探讨一下看看有什么解决的渠道。就像李院长早先介绍的,我们已经这个概念设计、策划已经走到了一定的阶段,相对成熟了,那么如何把它做成落地项目,通过投资,在市场上独立运作,我们现在就要试点示范这个东西。我们现在实际上遇到的这些实施的问题要远远大于我们技术的问题。因为这一点从我们55个项目批下来以后,我们如何开展这一块,就看到一系列的问题的存在。
  我想谈谈几方面的。一个是政府的政策怎么解读。一方面就是和政府的支持力度上,再一个就是和国网的关系上,客户的问题,还有自我约束的问题。
  首先是政府的政策解读,刚才前几位领导、专家还有老师都已经把这个事情在不同程度上作出了解读。那么总得来说,能源局给出的这个政策我觉得是相对模糊的,纲领性的东西,无法执行的,我个人认为。可能我刚才跟北变的刘总我们以前都认识,合作过,这个我们认为它无法实施。如果不去制定专项的这种具体的解释性的东西,专项的政策,从省级落实下去,那么区域级、县级根本就无法操作这个事,这是一个大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我觉得咱们在座的关心能源互联网建设问题,因为你概念再好,你没有建设,没有真正的这个实体工程来支撑,它也不会产生任何价值。那么是不是咱们可以考虑利用一下咱们所有能利用的资源,或者通过不同建设项目的联合,学术界的联合,包括我们今天刚成立的这个联盟,用各种各样的资源来协助,把这一块的政策给它做的具体化,可操作。我们讲究的可操作,因为项目,你不能再讲纲领性的东西,再讲战略性的问题了,必须是可操作,可实施的,而且是符合国家政策的这个,这是痛苦的过程,我们一定要有说服能力,我们不能引导政府,至少是说要做这个工作。
  第二个是政府本身关心的是什么。政府我觉得它关心的很多问题,是对我们这个能源互联网建设单位某种程度上还有点不信任。这是一方面。第二方面也是出于传统企业用惯了对它的压力。这一块问题也是需要我们自己做出努力的。一方面是我们做能源互联网,它产生一个新的局面,新的模式。这个局面是什么?就是引入社会资本。社会资本的引入相当于就是参与中国的能源变革,包括参与市场,参与这个体制的改革,参与售电市场等等。这样的话,无形之中就触及了传统企业本身的利益,这一块大家都可以理解。但是国家制定的政策是鼓励社会资本,激活市场,促进改革。那么这一块就是说做起来以后,难度相当大。现在我们实际上是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案,只能是靠摸索,联合我们社会上还有我们行业的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来推进这一块。政府关注的一些大的问题,比如说园区,它关注的是你这个能源互联网听起来好听,但是你具体实施下来以后,你真正意义上能不能给我的这个总体的能耗降下来。因为政府关注一个什么?关注单位GDP能耗能不能降下来,这是国家的政策,这是节能减排的政策,是分解下去的。你对这个东西有没有贡献,它关注这一块。
  第二个是你的节能减排效益。我们一般讲节能减排这个事是针对每个设备用的什么,而能源互联网的节能减排是一个总体概念,从一开始就把你不应该浪费的这种,是从局部的这个,我不去讲炫的东西了,是局部消费观的补充给你进行优化,这一块是一个大幅度的节能减排。这个工作也是现在实际上没做通的政府部门的,它不是说我用了一个技术。往往理解的是特别喜欢能明白这个单项这种。不是说人家比我们怎么讲呢?不聪明,而是我们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直观地解释,我认为咱们不要把互联网老是谈的特别神秘,因为我也曾经把互联网谈得特别神秘,特别花哨的那种。后来发现听的人就是好像这种看热闹的人特别多,特别愿意听,听玩之后真正说服投资方或者是用能单位,他不理你的。你这么难的东西,你叫我来给你协助做这一块事情,积极性是不够的。因为这个说服力还是不够的,所以我觉得能源互联网不要弄得那么绚,就是一个配电网,因为是一个核心,或者是一个微网,里面装了一些电源,网囊括了一群客户,就这么一些东西,做智能化管理,就是当地能源生产端有需求,但是要注意能源互联网这一块不能做成是上移。所以能源互联网当地生产的清洁能源一定要不能超过整个需求的一半。我是说需求的三分之一到一半。那么剩下一半干什么?就是足够的余量来消纳当地的资源。这是给当地的投资留出安全的领域,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
  再就是政府关注的一些核心问题的解决。我们举一个例子就是能耗中心,就说数据中心。我们曾经和当地的这个管委会,园区的管委会沟通过,我们提了各种技术,包括区域能源的解决方案,包括直流的应用等等,他们的反映是很令人奇怪的。第一个数据中心耗能大户,不适宜在我的区域待,不能随便待,当然讲了很多细节我就不说了。第二个是我可以用能源互联网,可以用三联供来解决,这样能显出来,三联供也耗能。你不让用电,又不让用三联供,只能赶它走,这个问题上政府是无解的,我们本着建设性的态度来提出有效性的方案,来协助政府说人家单位在这儿,你总不能把人家撵走吧。还有一个是借这个机会提供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这是我觉得怎么去跟政府这面更大的一个作用。
  最后也是借助数据中心的事,在跟客户关系上的问题。其实刘总也把我的心里话说出来了,你去客户那儿,客户说啥是能源互联网,从来没听说过,或者是你的东西都是花架子,别来忽悠我了,经常是这样的回复。客户说我需要能源,只关注两个问题,第一是价格能不能降下来,第二是安全保证有没有保证。这是两个老问题,这个问题上我们一定要自己主动去解决提供一些有效的建设方案,就是这种沟通是非常艰难的,一旦有了渠道以后,我们应该要珍惜这种渠道,提供这种有准备的解决方案,这也假设我们后续自己的配合团队,一定要团结一致,就是说这个一定要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不能说是项目没到这个阶段,我不给你出方案,这个是很要命的,只有及时快速反应,才能把能源互联网做起来。
  再就是能源互联网客户这一块,还有是他可以有很多的资源可以挖掘。我还是延续刚才的数据中心,比如说现在的解决方案是纯电的方案。里面设计了核心设备的供电,然后水冷空调,还有一个18台的柴油机。我当时的方案是我是做核电出身的,我说反过来我也有安全论证,用能源互联网,用三联供取代,可以把这18台取代,达到你的同样等级的供能安全目标,这是相当于把它18台柴油机的一个楼宇取消了,这个节省5千万,这就是少投资的空间,这就产生了可以探讨的商业模式的空间,项目就好做了。这是一个例子,我就说这么多,最后我还是希望我们这个能源互联网刚才李院长也说了,能源互联网的成功与否的关键就是政策一定要明朗,我们自己要有自己的约束力,约束力就是我们自己的行动,一定要及时,给出的技术方案一定要可靠安全,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这样的民营企业,我们这样的社会资本,建立这种能源互联网电力系统以后如何论证自己是安全思考的,是能够负社会责任的,所以这一块也是我们这些民营企业需要做的工作。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刘总,刚才说到安全可靠,孙老师特意强调了安全思考,是不是孙老师您来再说一下?
  孙宏斌:我简单再说一下。因为刚才已经说了25分钟了。第一个观点现在是能源革命而不是能源变革,所以有大量的挑战,这是自然的。现在中央文件就讲能源革命,所以能源变革不要提,就讲能源革命。我们的使命感非常强烈,困难非常多,前途是光明的。今天在这儿讨论大量的问题非常好,事实上这些问题,可能将来方法比问题要多得多,这是我的第一个感觉,这是一场能源革命。
  第二个感觉,在座的里面请的几位嘉宾里面我是最不重要的,原因是这样的,这次包括在欧洲的应用能源大会上大家也达成共识,政策制定者在能源互联网里面处于最重要的位置,如果它不突破,我们都突破不了。在座的投资方没用,标准制定方没用,现场的管理的这个部门没用,我搞技术的更没用。实施这上里头政策制定者是最重要的。在这一场能源革命面前,咱们的对话差一个人,差能源局的主管的处长或者是司长,这个有一个什么挑战?我们需要坐在这里,包括李院长,包括其他几位专家谈到非常好的地方在于什么。事实上我们发出的能源局的互联网+智慧能源也好,还是指导意见也好,是我见过的最学术,最漂亮的文件,但是最不可操作的文件。这个不我是在这儿为了说啥,不是的,我调研过很多的公司的老板,他们认为都是要执行的,包括国有企业都是要执行的,能源局的文件要执行,可惜不知道具体的抓手在哪里,就是切入的具体的政策点非常具体,非常可操作。比如说220千伏的目线还是什么地方,否则的话就不叫做可操作性文件。当然这是开始,我们面临一场革命,肯定会面临挑战。但是接下去的文件能不能写的大白话,无歧义,拿到之后就得干,没有推托,没有回旋的余地,能不能是这样。从这个意义来讲,咱们的联盟特别重要,原因是什么?我觉得能源互联网互联能源的核心是把人互联起来,如果人不能互联起来,能源互联网是永远不成立的。而且这里头的人的互联确确实实要包括政策制定者,商业模式的研究者,管理者,投资家和各种技术的跨学科的这个技术民营的,国有的,大家都连接在一起,这一场革命面前涉及面太宽了,以至于我们遇到太多的问题,需要通过这样的一种民营联盟,当然有点官方的这样的一种方式,我们还是赞同联盟的方式,可能会大有用武之地,但是第一炮肯定是打向政策制定者,没有别的,不是别的。这是我的观点。谢谢。
  主持人:谢谢孙老师。我们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作为能源互联网包括互联网+智慧能源指导意见的核心成员单位,一直在作为国家能源局的智库在努力推动能源互联网的事情。其实能源革命给我们指出了一个目标方向,能源互联网的指导意见给我们指出来它的路径道路,但是你怎么走,还确确实实需要下一步具体来看。如果说你现在还没有路径,不知道路怎么走,不知道方向怎么走,我说这儿有车了,也不行。所以习总书记2014年6月份提出的能源革命,克强总理特别的互联网+,我们开始撰写互联网+智慧能源的指导意见,到今天都是一步步往实里落。包括成立联盟是写在指导意见中的,这也是我们落地的一个步骤。那么接下来确确实实到我们这个示范项目的这个落地,需要相应的这些政策,包括示范项目的公告里面也写出要由各省级的能源主管单位落地,这也是对我们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我相信大家可以看到,包括李院长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分享,我们能源互联网这个增量配电网,新能源微网等互补项目,都是从顶层出来的,设计的思路和目标非常好,就差一个具体的抓手。国家层面有很多的智库,包括清华和其他的研究机构包括社会团体都在做,国家层面是有基础的,下一步我们如何到省级的能源主管部门让他们有清晰的认识,提出落地的这个有抓手的这个政策,是我们包括研究院,包括联盟,包括在座的这些团体企业都可以去共同推进的,包括比如说以联盟未来的活动,可以具体的跟地方的能源主管部门联合主办,这些一系列都是我们要具体来操作的。
  那么能源局其实很清晰认识到我们今天谈论的问题,所以才有了这个分论坛的研讨如何落地。包括我开始介绍的时候,李院长讲完的时候也提过,能源局有这么一个能源互联网相关方案推进研究的一个话题,就是想研究清楚我们能源互联网到现在这个阶段,这个旗帜已经起来了,接下来该怎么做,示范项目应该有哪些政策,还没有成为示范项目的这些相关的工作,有哪些政策来支撑,来实现我们的目标。所以这个课题从研究的角度我们研究院是作为课题的承办方,刚才前面我也讲了,我们也欢迎这些示范项目,包括刘总都提到了具体的问题,我们先从一个详细的建议,有理有据的建议和这些抓手,包括能源局自己也都很清楚,如何操作,就是我们提建议也是要…能源局说这个政策落地比较困难,我们提的建议是有具体的落地的建议,如果建议是地方提的,是难以有影响力的,通过我们的联盟和课题形成行业的共识,这个建议有理有据带来什么价值,如何操作,将来我们相信能源局有了这些之后出台政策没有任何问题。
  陈国飞:我再补充两话。我觉得现在就可以谈政策,给省级的发改委协助他们落实我们遇到的问题,关键在省级,下面只是学习,没有省级的明确的指示,因为流量价格分到每个省里面,能源局只是一个指导性文件,我觉得有这么四个点可以明确一下。
  第一个因为现在咱们园区示范也好,综合示范也好,各种各样的跨区域的多能互补体系也好,第一个是煤电不让建,有了电源屈指可数,容量不够,第一个是三联供,燃气发电,第二个是太阳能发电。接下来是配网的问题,围绕这几个东西提几个具体的建议,比如说容量的建设问题,按中国的燃气发电,今天上午说是6%,其实是3%,他讲的是天然气的消耗是6%,而发电只是3%,,中国可怜得很,但西方国家是20%到30%,咱们国家在这个问题上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所以我觉得省政府要想走国际化道路,省政府可以瞄准和国际接轨的模式,从哪儿开始,就从我们的示范工程,示范项目做起,不是一个同步两个优先吗?就优先执行这些项目就行了,执行这些政策不就行了。这是燃气的容量问题。因为我们真正讨论这些问题的时候,人家说不批了,没有燃气容量了,我们怎么办,没有了这个当地的电源就没有了清洁能源的主要的动力,你这个项目就大打折扣了。
  第二个就是燃气的发展现在在逐步下降。咱们也说了,早上孙老师也提到这个问题,就说这个燃气还有一个围绕燃气有一个气价和电价的联动机制没有形成。但是各个省又自己出台了一系列的补偿措施。为了鼓励这一点,是不是在我们的项目中,可以优先应用一些,示范一些这样类似的政策,这是燃气的气价和上网电价,或者是从装机容量来给,或者是上网电价来给。这个里面上网电价上了网是自己的能源互联网,你说外电网就失去能源互联网的概念了,你上了网目的是解决需求的问题。因为你不用能源互联网,你必须用大电网,不管上哪儿都要灵活应用。
  第三个是屋顶分布式光伏。在微网和并行里面,屋顶分布式非常明确,但是能源互联网不明确,还有很多的争议,我们想象道理一样,也就是说屋顶微网项目怎么回事,自发自用余电上,你这个楼顶上建,你这个楼用。但是我们讲的就是说,自发的微电网或者是配网也是园区内消化,不上你外部的大电网。因为我们国家现在是一个这种电力过剩,你不能自己再发,把自己的负荷满足就行了。
  第四个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电网配网的建设权。这是一个关键,没有这个东西,没有神经,你就形不成你的神经网络,形不成你的控制系统。不是信息的控制系统,而是实体的能源流就形不成。没有这个建设权,没有互联网无从谈起。你后续电改都是空话,围绕这四点发动我们所有的力量,包括我们联盟看到了一些希望,能在这个问题上出台一些具体的政策,把它做实了。
  主持人:感谢陈总。那么刘主任,您作为基本上有半个行使政府职能的机构,作为顶层的出台标准,其实跟政策是类似的,您对我们一些相关的政策,包括后面落地的政策这方面有什么建议和意见吗?
  刘永东:刚才大家谈到很多互联网建设中遇到的一些困难,这些困难有一些是政策没有细化,那么这里面也涉及到标准。政策抉择是要依据具体的要求条款来制定的。这在中国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标准。那么标准的制定应该说是责任抉择的一个基础条件。这里面可能也是我们目前制定标准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你说加快制定一些关于能源互联网的工程设计,工程规划,甚至一些关键技术指标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是我想谈的第一个关键。
  第二个是在能源互联网标准化中间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评价实施。你做完以后企业肯定是会想,或者政府也想,是不是你当年说得那么好,达到了效果,那么整个实施考核也是关键的环节。所以我们从这边来讲,一个是管入口,还有管效果评估,这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当然这里面很多关键也不见得对,我觉得能源互联网更多的还是一种能源的系统提供商或者是服务商这个角度。这里面还是更多的谈源的问题,和网的问题有时候可能会纠结在一起。这是我个人的关键,所以目前标准体系架构中,更多的还是谈的能源的综合利用,节能利用,从这个角度来谈我们的多能互补,谈我们能源的这个互联网的一个目标、目的,可实现的效果评估,从这个角度谈的比较多。既然谈到了能源互联网的标准化的工作方式,希望大家共同参与,共同来做,这里技术的创新,和标准的制定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可能这里面标准体现的是一个行业的基准,也是一个行业管理的条件,标准不是说指的是你这个项目或者一个工程,技术越先进越好,更多的还是行业里面必须要达到的一个基本条件,这里还体现一个政府管理的趋势和要求在里面,标准不完全简简单单是一个技术问题,还是一个技术政策问题,技术导向问题。那么能源局作为政府主管部门希望推行的技术路线,技术的要求,在一定的程度上需要标准来体现,也需要行业共识来形成,这是综合的事情,不简简单单是我们技术人员或者是工程人员讨论完就定了,还有一定的技术导向。我就补充这几点。
  主持人:谢谢。孙主任您作为政府方,刚才几位嘉宾提到了,就跟省级的这个政府能源主管部门可能是现在我们落地政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这个相关方,我们知道江苏在能源变革,能源转型,能源互联网方面做的还是非常好的,您能不能谈一谈跟省这个能源主管部门的一些相关的交流或者是关联的一些感受。
  孙静霞:总体大家都提到了政策的问题。从我们作为基层的工业园区在进能源互联网这个建设过程中间,其实我们也是深切感受到,在一些相关的领域里面,政策如果说能够有很大的突破部分,对于这些领域的发展是会很有帮助的。比如说光伏,从一个开发区的角度来讲,现在如果局限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角度,快速推进屋顶推进分布式光伏有一定的障碍。但是如果解决园区之内光伏直供,因为我有耗能量特别大的企业,它也有用绿电的要求,现在要很努力帮它到苏北找分店,在研究这个绿电的政策,接下来购买这个绿政。如果这些政策能实现的话,能很有效的帮助我们推进光伏的发展。
  比如刚才讲的这个天然气的价格,要推进这个分布式燃气的发展,这个价格机制,管道的容量,包括上网电价和气价联动。对我们来讲,我们还很关心一些领域的商业的发展模式,包括像现在这个需求侧的一块未来在能源互联网的作用也是越来越大,因为接下来售电的话,你不能精准的了解用价和源网荷的量。国家对需求侧的政策,现在试点过了之后,我们也在努力怎么帮助这些企业寻求它的商业模式持续进行发展。在这些领域,省里给了我们很多能给予的支持,但是从政策的层面来讲,很多的政策的决定权并不在省里,而在国家层面,所以刚才孙教授建议说有国家能源局的相关领导在这边有助于政策的解决,我们还是赞同的。
  从我们角度来讲,关注本身能源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和元素的统一整合,我们也非常关注对于社会层面,尤其是我们这个非常多的这些大的制造业企业的宣传。因为我们现在讲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更多的还是关注在理论层面和这个我们这些来实施这些能源互联网的这个产业和企业本身。但其实我们大量的社会层面,我们的这个楼宇和企业作为应用主体,这一块如果他们的认知和接受程度达不到的话,我们推进速度也是缓慢的。这个过程里面我们发现很多企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我们从政府角度来讲,也是努力做这方面的宣传,组织很多的研讨请他们一起参与,让他们认识到全社会推进能源互联网对单个企业来讲,哪怕只是被动响应也是很好的事情,但是我们也希望企业能积极主动响应,以企业为主体发展很多的微网,把能源互联网应用到企业领域去,政府从整体架构的这个设计上面来进行更多的互联互通的整合,这样才能从区域角度,全社会角度来推进能源互联网的发展。
  主持人:谢谢孙主任。能源互联网我们今天讨论这个落地实践,我们截止到现在,这个分论坛讨论的都是能源局55个示范分两大类,第一类的综合性的示范。其实我们说能源互联网,包括我给分类,示范项目这两类,第一类是具备互联网形态的能源系统,就说我们这种多能互补,信息物理系统,从能源基础设施角度来看的,这个角度确确实实因为涉及到投资巨大,各种管控问题,就需要我们很多落地的政策,我们今天进行了充分的研讨。
  那么还有一类就是我们第二类其实是我们叫具备互联网形态的能源服务,这一类往往有很多的模式,我们分论坛三是讲商业模式的,这里面其实很多的是依赖于创新两个字。其实我们今天请孙宏斌教授在这个对话环节再次出现,不是因为前面的能量管理,而孙老师可能大家没有了解,一方面做能量管理,能源互联网的方向,另一方面,清华的创新创业也是由孙老师在牵头负责,也负责中国高校的创新创业联盟,所以我想请孙老师最后给大家讲几句,就是说我们能源互联网在第二大领域的这种创新模式或者是不是能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能形成新的商业模式或者是新的服务,这一类包括咱们之前讲的很多企业,就是大数据服务,新的这种服务,其实不太需要,对政策的要求没有那么强烈,往往是技术特别强,满足需求,这一块对政府的政策要求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再下一步可能会要求数据的公开,共享能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孙老师您能不能最后再给讲几句这方面。
  孙宏斌:我在清华负责整个创新创业教育,这是跟学生们在一起,学生是非常有创意的,清华的创新中心我是主任,一年接待一万多次的学生在里面创新,但是你发现能源比例非常少。我是搞能源的这里痛心疾首,这里跟能源原来是保守行业直接有关。换句话说,能源互联网可能是未来能源创新创业的沃土,也就是玩能源的人越来越多,能源互联网就成功了,可能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东西,但现在肯定不是。现在很糟糕,自下而上的创新力得到了遏制,原因还是垄断和保守的力量太强大,但是蛋糕巨大,大到世界500强前20强六七个是能源能源。最近我联合几个协会一起搞全世界清洁能源创意创新大赛,面向青年人,周院士非常我,我在策划,这是水电的、核电的,电力的,一起搞面向年轻人的创意。我说这方面太少了,中北创投大赛我是评委会主席,进入决赛的100个团队里面只有两三个是能源的,其他都是人工智能特别开放的力量,而能源是保守的力量,怎么把互联网进去,把能源变成开放的力量,我们的美好时代就到了。这是所谓的创新创业的沃土就来了。
  这个从哪儿看出端倪?今年清华大学用能源来招生的,成立一个能源互联网的国际班,招了好几个状元,原来招不到。能源互联网能招到状元,说明创新创业的力量像原子弹迸发,所以别小看这个联盟,这是创新创业的沃土,我们在座的可能会出现富翁,巨富。这一点我是在心里打鼓。前一段时间我晚上有时候到凌晨四五点会惊醒,原因是能源互联网是一个双刃剑,一边是我们希望政府放开我们,另外一边我们的自律在哪儿。如果我们成为下一个滴滴打车,我们就对不起人民了,原因是我们会推翻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垄断的新世界,而且是局部垄断的,老百姓还改变不了你,他的命运掌握在你的手里。这时候我们发现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在哪儿,难道就是为了挣钱吗?不是,所以这一场能源革命面前还是政策制定者一个共赢,可持续的政策的制定,不能偏袒于我们革命者,也不能偏袒于保守者,这是非常好的可持续的设计,这是我凌晨四五点惊醒很重要的原因。所以这是创新创业非常好的时代,但是可能也是最糟糕的时代,我们心里一定要自律,联盟一定要自律。高峰也是我的学生,我提这个意思也是非常明确,我们的自律可能会引领着能源互联网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哪天我们不自律,能源互联网肯定不会成功。
  所以这一点的话,因为我们知道对方也是聪明人,他会拿这些东西来反驳你,实际上我们要知己知彼,我们一定要自律,我们是社会讲清洁能源,我们是社会责任的托底的人,今天有一些年轻人,我总是用社会责任感来教学生的。所以最后讲一句吧,也许不符合这个场景。
  主持人:感谢孙老师。
  李凤玲:今天这个论坛后面这段有点沉重,谈的问题比较多,但是我特别欣赏刚才孙老师讲的这个,特别有希望的事情,又是特别严峻的事情,我觉得确实是这样,如果能源互联网提问题的话,比刚才几位提的还要多。但是孙老师讲的方法总比问题多。如果说问题,为什么刚才说特别有希望的时机,也特别是艰难的时机?特别艰难的时机我最担心的是什么?东北有句话:麻杆打狼,两头害怕。麻杆是不成棍子的棍子,但是狼不知道是什么。国家能源局说我们批准你试点了,你们做不出来不是我的问题,试点项目会说你这个文件不知道怎么做,两头都有说法,不了了之,更何况能源互联网变革问题绝对不是政府和社会,还有第三方,是垄断性的,既有技术,又有钱,又有影响,它一发力,地方政府也得惧三方。怎么破解?我觉得非常好的就是今天成立了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及技术创新联盟,有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的支持,我们用互联网的思维来破解能源互联网目前的困局。互联网思维包括一条是整合思维,任何一方单打独斗不可能,仅仅政府支持不行,有大户的有钱,有大专家的呼吁都不行,所以一定要大家抱起团,现在的形势不是抱团取暖,是抱团破冰。我们要建立信心,假如说我们没有信心,这个形势就很严峻。所以我建议,我们几位专家,大家继续支持这件事情,特别高峰在这儿,刚才赵伟秘书长在这儿。第一是我们的互联网产业技术联盟这是能源局支持的,马上启动能源互联网项目实施政策性的问题,认真的研究,让能源局获准,通过文件下发来指导试点情况。
  第二是一定要动员能源互联网的投资方、技术方、资本方,各方的参与方,一定要多给正能量。大家一定要联起手来,突破目前能源互联网的艰难时期。我们在跟国家电网高层交流的时候,我们从技术层面交流,从商业模式交流,感觉到国家电网力度很大,不相让。但是我讲了一句话,我说国家电网让你不战而退不可能,你也只能是且战且退。我们面临这样的形势,大家多有正能量,联起手来一定有突破,也希望我们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及技术创新联盟多做一些这方面的努力。
  主持人:谢谢。感谢李院长精彩的总结和建议,我觉得确实让人包括孙老师最后说的,确实让人激情澎湃的,在座的嘉宾有没有问题,我们最后稍微延时一点提两个问题。我觉得到落地的时间是非常有价值的,在座的都是从事能源互联网方面的工作,如果大家没有具体的问题,也不要紧,我们都是有联盟,现在有一个相当于渠道,大家可以通过这些渠道来反馈给我们,我们汇总的话也会去反馈给能源局等相关的这个单位和机构。
  那么我们再次感谢今天参与对话的四位嘉宾。
  今天下午分论坛1:能源互联网落地使劲与示范项目研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基本上可以用老常见的一句话总结: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信心是满满的。
  就像我刚才所说的,我们也希望我们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以及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及技术创新联盟能够为在座的各位,能够为咱们能源互联网产业尽我们微薄之力,共同来推进能源互联网的落地和整个产业的发展。最后再次感谢各位嘉宾,各位来宾,各位朋友的参与,我们论坛到此结束,谢谢大家。(能源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