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 > 关停煤矿,裁并机构,看这家煤企如何实现逆势赶超
关停煤矿,裁并机构,看这家煤企如何实现逆势赶超 2017-01-09 14:18:26

摘要:2015年,全国90家大型煤企整体亏损面达95%,而山东一家企业逆势发展,盈利水平居行业前列,利润总额达20 66亿元。2016年集团利润额也会在14-20亿元之间。

\
  2015年,全国90家大型煤企整体亏损面达95%,而山东一家企业逆势发展,盈利水平居行业前列,利润总额达20.66亿元。2016年集团利润额也会在14-20亿元之间。
  抢抓供给侧改革新机遇,山东兖矿集团通过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等方式,促进了企业逆势赶超发展。
  化解过剩产能
  在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煤炭企业亏损严重的形势下,国家出台一系列化解煤炭过剩产能的政策措施。
  兖矿集团董事长李希勇表示,公司把去产能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要的政治任务。兖矿专门成立了集团公司减量化生产领导小组,建立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加强综合协调,制定实施细则,全面推进煤矿减量化生产管理目标。
  根据国家四部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煤炭生产经营秩序的通知》,兖矿集团制定了276天工作日生产组织总体方案,重新核定省内9对矿井生产能力。按照“杜绝超能力生产,实行减量化生产,法定节假日和周日不安排生产”的目标,编制减量生产实施方案。目前,省内9对生产矿井压减生产能力650万吨/年。
  同时,兖矿集团果断关停了资源枯竭、产能落后、扭亏无望的文玉煤矿、北宿煤矿和电解铝厂。在矿井关停的同时,北宿煤矿也同步踏上了转型发展之路。新成立的兖煤矿业服务有限公司和兖煤蓝天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在北宿煤矿揭牌。除了分流、内退的职工以外,北宿煤矿原职工都并入了两家新公司。
  李希勇告诉记者,电煤供应始终是兖矿煤炭运销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兖矿主动降低电煤价格10元/吨,大幅压缩市场发运量,优先保障直供电厂供应,确保电煤合同供应量按月足额兑现。
  研发清洁能源
  李希勇认为,煤炭企业长期脱困还要要靠科技创新带来的产业革命。兖矿集团将“蓝天工程”作为集团“一号工程”推进实施,推动高碳能源低碳化、有烟煤炭无烟化、高硫煤炭低硫化、黑色煤炭绿色化、运营服务一体化,打造国内一流的高效清洁能源综合供应商。
  为了开发实用、有效的民用煤炭洁净燃烧技术,兖矿集团基于从源头控制燃煤污染的基本理念,建成“高效改性洁净型煤与民用炉具研究中心”,以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为核心建立民用散煤污染治理技术研发平台。
  兖矿集团研发生产的高效清洁型煤,其二氧化硫排放比原来下降了八成。集团引进的“千人计划”专家表示,洁净型煤具有易点火、上火快、火力强、封炉时间长、火力易于控制等特点。
  眼下,兖矿集团正在筹建一条百万吨级洁净煤生产线,洁净煤价格将跟优质无烟煤基本持平。目前山东省煤炭局已经开始向全省推广洁净煤。
  煤制油、煤制化工原料也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方向。这些年,兖矿集团选择拉长产业链、进军煤化工的路径,向下游产业发展。从单纯卖煤炭,向销售甲醇、二甲醚、石蜡、柴油、石脑油……随着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追求更高的附加值。
  李希勇表示,煤制油项目被兖矿定为重中之重,未来煤制油项目将是兖矿的主导产业。今年兖矿将继续优化煤制油项目生产工艺流程,确保全年生产油品100万吨。
  此外,兖矿集团资本运营与产业经营相互支撑、协调发展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带动了集团整体效益增长。
  兖矿集团搭建了上海、北京、深圳、青岛“四位一体”金融投资产业平台,形成银行、证券、保险、期货等多元化运营格局,集团金融资产规模达到300亿元。认购浙商银行首次发行股份4亿股,增资上海融资租赁公司50亿元,参与发起多支相互保险、合伙基金,4家单位股改上市加快。
  机关大瘦身
  随着煤炭十年黄金期结束,过去长期发展中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也在兖矿开始显现。
  2016年初,兖矿集团成为山东省委首批实体企业改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单位。兖矿进行了一系列体制改革,致力于打造治理规范高效的现代企业制度。
  李希勇介绍,兖矿集团开展了“瘦身行动”,经过两轮机关机构改革,总部机关机构由48个减少至10个;管理人员由867人减少至100人。集团整体机构数量减少50%,管理技术人员减少25%,中层管理人员减少150人。开展人力资源“五项整顿”,累计减少各类用工2.1万人,向资源开发基地转移人员7100人,年节约人工成本18亿元。
  为激发企业活力,放权搞活,兖矿推行“五自管理”。全面推行竞聘经营,创新实施以自主组阁、自主经营、自主用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为特色的管理模式,与23家单位经营班子签订契约化管理聘任协议,实行三年任期制考核。
  兖矿集团也改革了人事薪酬制度。契约化聘任经理层高级管理人员,总经理以下管理人员全部取消行政级别,实行全员竞聘、岗位管理、易岗易薪。建立管理、技术人才“双通道”晋升机制,畅通人才成长渠道。建立与内部市场化相衔接的薪酬分配机制,打破“大锅饭”,推行岗位货币化,实现岗位增值、员工增收、企业增效。
  在创新创业方面,兖矿设立了1亿元“双创”基金,实行“两清单一倒逼”:分产业、分单位列出创新创效“正面清单”和减亏止亏“负面清单”,建立效益倒逼成本机制。144个项目创效37.85亿元。
  兖矿集团原来大部分采购项目都是通过中间商来进行,最多的时候中间商有将近7000家。这些中间商长期吸附在企业身上吸血。集团顶着巨大压力清理中间供应商6500多家,节约采购成本15亿元。
  李希勇表示,兖矿集团将以产业经营和资本运营“双轮驱动”,力争在2017年跨入世界500强、重回行业前三强、打造国际知名企业。(国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