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 > 壳牌一季度利润暴跌83%收缩战线御冬
壳牌一季度利润暴跌83%收缩战线御冬 2016-05-16 16:52:15

摘要:油气行业形势持续低迷,世界500强排名前三的能源巨头壳牌一季度利润大幅下滑。5月4日,壳牌2016年首季度的财报新鲜出炉。公司一季度利润为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锐减83%

  油气行业形势持续低迷,世界500强排名前三的能源巨头壳牌一季度利润大幅下滑。
        5月4日,壳牌2016年首季度的财报新鲜出炉。公司一季度利润为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锐减83%,而这也是壳牌500亿美元巨资并购BG后交出的首份成绩单。一季报公布后,壳牌在纽约证交所的B股股价下跌1.43美元,报52.08美元/股。
        《中国经营报》记者就相关问题给壳牌方面发去采访函,其回应称公司正继续降低开支水平,在当前的低油价环境下抓住降低成本的机会并管理好财务框架。2016年的资本性投资预计为300亿美元,低于公司之前估计的330亿美元,也比2014年壳牌与英国天然气的投资总和减少36%。
        业绩惨淡
        根据财报,在当前运输成本的基础上,壳牌第一季度利润为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83%。扣除一次性项目的影响,该公司调整后的营收由去年同期的37亿美元降至16亿美元。
        壳牌公司将惨淡的业绩表现主要归因于“石油、天然气和液化气价格走低对精炼油行业的打压”。
        “油气行业形势低迷的确是客观因素,但作为一家综合性的能源公司,业绩连续出现大幅度下滑,的确令市场担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能源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
        尽管壳牌利润出现了大幅下降,但壳牌表示,更低的成本将帮助公司抵消低油气价格、收购BG后运营成本增加的影响。壳牌CEO范伯登表示:“我们继续控制开支,通过全公司范围的积极决策,充分利用一个紧缩市场和两家公司合并带来的机会。”此外,BG的加入也大幅提高了壳牌公司的生产量,壳牌当季产量同比上升16%,每日生产的油当量达370万桶。
        壳牌表示,公司正通过下游炼化厂和化工厂的生产利润,应对石油和天然气生产收益的下降。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壳牌下游业务获利约20亿美元,超过分析师预期的17亿美元,而它从石油和天然气生产的直接损失则为14亿美元,与预期相当。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壳牌近年来首次陷入业绩下滑,在全球石油产量严重过剩背景下,2015年第四季度壳牌利润大幅下滑56%至18亿美元,创逾10年新低;全年利润则暴跌80%至38亿美元,去年同期利润额为190亿美元。
        支出骤减
        过去的两年里全球油价急剧下降,各大石油公司纷纷大幅削减成本。范伯登表示:“在当今的低油价环境中,我们将继续减少支出水平,以增加机会成本并管理公司财务框架。”
        据市场观察网站报道,由于油价下跌导致公司利润下滑,范伯登本人的2015年薪酬下调8%至510万欧元(约合561万美元)。
        “我们认为壳牌业绩出现下滑早有警示,公司前些年大举并购花费很多,公司结构也存在一些问题。”上述能源行业分析师表示。过去10年间,壳牌在全球市场上一直显得财大气粗。加拿大的油砂、美国的页岩油气、墨西哥湾的深海资源、澳大利亚的LNG,加上尼日利亚等地的传统油气业务,壳牌都砸下了大笔的资金。据壳牌估计,在范伯登2014年接手前,壳牌2013年的净资本支出达到443亿美元,比2012年增加了近50%。
        而如今油价暴跌,只能选择剥离。事实上,为应对低油价的冲击,壳牌石油2015年的运营成本和资本投资较前一年减少125亿美元。2016年壳牌将继续削减成本投资,同时还将削减1万个工作岗位。而为了实现融资、回购股票、支付等承诺,壳牌还表示只会维持股息不变或增长,并将在未来三年内出售300亿美元的资产。
        值得关注的是,在5月4日的业绩发布会上,壳牌表示,合并后公司的运营费用也将从2014年的530亿美元,削减至400亿美元。合并后的壳牌资本性投资和运营成本不高于合并前的壳牌2015年的水平。
        去年500亿美元巨资并购BG让壳牌资金捉襟见肘。收购案宣布后,壳牌股价下跌了25%,远逊于埃克森美孚同期仅下跌4%的表现。侧面表明了油价连挫。当前油气行业低迷,市场担忧情绪蔓延。
        对此范伯登解释称,壳牌选择收购BG,是希望这些资产能帮助公司度过低迷时期,并在油价再次上升时,超越竞争对手。不过其也承认,对BG的收购推高了壳牌公司的债务杠杆。
        记者注意到,标准普尔将壳牌的债务评级从AA-下调一级至A+,自此壳牌的评级跌至1990年来最低。惠誉国际评级也在2月份下调了壳牌的评级。一般认为评级下调将导致公司的借贷成本增加。
        “现在油价处于低谷,出售资产都是属于贱卖,更多是出于无奈。”国家能源委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告诉记者。(《中国经营报》 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