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 > IBM拓展“绿色地平线”计划 支持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IBM拓展“绿色地平线”计划 支持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2015-12-10 22:23:40

摘要:IBM拓展“绿色地平线”计划,支持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利用认知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实现提前10天城市级的空气质量趋势预测,促进环境改善

  中国北京,美国阿蒙克市,2015年12月9日——在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之际,IBM宣布将拓展其“绿色地平线”计划。该计划正在利用认知计算和物联网技术来帮助政府、企业及公民更好地应对城市环境管理与全球变暖等挑战。

\
图注:来自政产学研各方的嘉宾参加2015年“绿色地平线”研讨会(从左至右:IBM中国研究院副院长、"绿色地平线"计划全球负责人董进,清华大学环境管理与政策研究所所长常杪,保定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张怀明,IBM电力与能源事业部全球总经理Brad Gammons,张家口市下花园区委书记王小军,IBM大中华区董事长陈黎明,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副主任兰平,IBM大中华区副总裁、首席营销官周忆,涿州市副市长陈隽,沈阳凯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玉山,中康韦尔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龙,IBM大中华区首席技术官、中国研究院院长沈晓卫)
        得益于IBM中国研究院的创新成果,以及IBM全球实验室众多环境及能源专家的大力支持,IBM的“绿色地平线”计划于2014年7月在中国正式启动,为期十年。当前,“绿色地平线”计划在中国一些城市已经取得了初步进展,正在支持社会管理者更有效地进行针对空气和能源管理决策,抓住区域发展的契机,以打造一个更宜居的环境,助力可持续发展目标。而由“绿色地平线”计划衍生出一些生活化的移动互联轻应用,可以让民众在户外活动时获得专业、全面的空气质量信息和决策考量。
        在巴黎气候大会上,中国领导人指出,中国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重要内容,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并把应对气候变化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据统计,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全球总量的24%,新增装机占全球增量的42%。中国是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由此可见,在全球气候和环境保护征程中,中国正在从参与者转变为引领者。
        IBM大中华区总裁陈黎明表示:“从绿色地平线发起之初,IBM就将环境与能源视为标本兼治的两个重要方面,并正在利用全球最先进的技术与合作伙伴协同创新,致力于推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大国的进程。一方面,我们正在帮助中国解决空气质量问题以确保民众健康;另一方面,我们将助力中国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不断提升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效率,为中国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我们有信心助力中国在能源及环境领域的实现更多的创新与超越,并为世界其它国家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助力实现空气预测性管理,改善空气质量,打造宜居环境
        面对平衡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保障健康的双重需求,空气质量管理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面临的共同挑战。IBM已经开发了一套空气质量预测及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分析遍布环境监控网络、交通监视系统和气象卫星等传感器生成的大量环境数据,基于认知建模技术,系统能够实现自适应地调整预测模型,从而大幅提升预测精确度。该系统除了实现提前72小时逐时高精度空气质量预报之外,还实现了提前10天的空气质量变化趋势预测分析。通过提前10天的趋势分析,可以帮助决策者对空气污染的演变过程及影响形成准确的研判,从而对应急管控及区域长效联动机制有效运行提供支撑。目前,IBM已与中国多个环保机构展开了合作。
\
图注:IBM大中华区首席技术官、中国研究院院长沈晓卫博士与IBM“绿色地平线”计划研究员徐炜达博士现场调试空气质量预测模型
        IBM携手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成立了“联合创新实验室”,共同致力研发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城市空气质量决策支持技术。通过深入分析环境监测的各类数据,以及基于认知建模技术,可以更好地了解空气污染成因,及时预报预警,科学制定减排措施,为空气质量管理提供科学决策支撑。截止到2015第三季度末,北京市细颗粒物PM 2.5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9.3%,成效显著。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主任张大伟表示:“我们一直都在为提升首都环境监测水平、提供空气质量管理决策支撑、服务市民健康出行而努力。作为特大型城市,北京市空气污染来源广泛、成因复杂,精细化的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和污染源管理调控挑战巨大,和IBM研究院的合作,是我们将环境监测治理领域经验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积极尝试。过去一年,我们在全方位提升技术能力和管理支撑水平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IBM的联合创新是重要的推动因素之一。”
        IBM与保定市环保局以及商业合作伙伴中康韦尔(Encanwell)也开展了联合创新。受复杂污染源影响,保定市是中国面临空气质量重大挑战的城市之一。目前,保定市政府正努力用更多的先进信息技术和手段为居民改善日常的空气质量。IBM与中康韦尔共同开发了保定市城市空气质量管理系统,通过分析空气质量实时监测和气象卫星等海量结构化及非结构化数据,来准确预测细颗粒物PM2.5的变化状况和发展趋势。
        保定市环保局调研员赵晋民介绍表示:“保定今年开始实施大气污染治理三年行动规划,未来三年力争实现PM2.5浓度比2012年下降33%的目标。与IBM协作创新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提升空气质量管理,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技术保障。数据分析是大气污染防治和污染源头治理的关键环节。IBM与中康韦尔联合研发的系统通过精细化的数据建模和分析,可以进行污染预报和溯源分析,帮助我们快速采取有针对性的行动,加强对高污染企业的监管和治理力度,从源头上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同时,在运动健身及公共服务等领域,“绿色地平线”技术也走进了大众生活。IBM开发了针对公众的移动服务,通过与一些体育赛事和互联网公司等合作伙伴联手,共同推出了移动端的运动健身轻应用,可为市民提供未来空气质量最好、同时又最适宜健身运动的场所及运动路线,从而更好地服务市民的日常生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好地支持2020年冬奥会开幕,IBM已与中国联合主办城市之一张家口建立了战略合作,将通过在可再生能源和智慧环保等领域的联合创新,支持该市的环境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为2022冬奥会这一重要的国际赛事提供最佳的空气质量与环境。
        此外,“绿色地平线”计划也扩展到了其他国家:在印度,IBM与德里政府签订协议,将利用“绿色地平线”技术,有效地解决印度首都空气污染问题;在南非,IBM与约翰内斯堡开展合作,通过构建空气污染分析与预测模型,为决策者提供量化决策支持,帮助约翰内斯堡的空气质量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IBM中国研究院副院长、“绿色地平线”计划全球负责人董进博士表示:“空气污染已成为全球面临的普遍问题。以认知计算和物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将成为对环境治理最有力的科技支撑。我们希望通过‘绿色地平线’计划的不断拓展与推进,让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受益。”
        优化可再生能源使用,降低碳排放
        除了空气质量管理,“绿色地平线”计划在可再生能源优化管理等领域也取得了进展。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对于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缓解全球变暖至关重要。以IBM中国研究院的一系列创新技术为基础,IBM已研发出一套高精度可再生能源优化系统。该系统通过传感器采集数据,借助高精度天气预测模型、物联网和认知计算技术来帮助电力能源公司更准确地预测可再生能源的功率,提升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效率。
\
图注:IBM中国研究院副院长、“绿色地平线”计划全球负责人董进博士与张盟博士、徐炜达博士探讨如何利用认知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技术进行模式创新,将“绿色地平线”扩展到更多的城市,为市民生活带来更大的价值,助力中国环境、能源管理提升,支持可持续发展
        IBM全球能源与电力事业部总经理Brad Gammons表示:“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变化极其不稳定,电力及能源公司如果无法准确地预测新能源发电量,无法保证电力的稳定性,将造成极大的能源浪费。借助‘绿色地平线’计划,我们利用认知计算和物联网等领先技术打造了高精度的可再生能源优化系统,助力中国及全球的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
        IBM已经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可再生能源企业展开了合作。IBM与国家电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的张北风光储输示范项目合作,为其提升了10%的可再生能源接入量,这些增加的能源每年可供14000个家庭使用。同时,IBM正与中国规模最大的风电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推动金风科技的业务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为全世界提供清洁高效的能源,一直是金风科技不懈的追求。”金风科技公司董事长武钢表示:“要保持企业长久稳定地发展,持续不断的创新至关重要。我相信,这次和IBM公司的合作,将帮助我们充分利用世界上最先进最有效的技术,来推动金风科技的创新与转型。”此外,IBM也与国内领先的第三方风电技术服务商——沈阳凯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开展联合创新,共同利用大数据及认知计算技术,来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
        与此同时,国际进展也十分显著。在美国,IBM正与能源部携手开展太阳能预测以及整个地区太阳能可利用性的分析与优化管理;在英国,IBM与欧洲领先的能源公司SSE合作,提高风能预测精度,提升风能的利用率。在日本,IBM与濑户内可再生能源公司开展合作,帮助其管理890,000台光伏发电设备,该合作项目已成为日本最大的太阳能项目之一。
        IBM将继续致力于与产业生态系统各方携手,利用IBM强大的技术资源,助力中国的绿色经济增长,支持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并逐步向全球拓展,推动人类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能源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