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生物质能源区域市场分析:美国生物质发电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2018年11月,欧洲环境署发布报告《2018欧洲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该报告数据显示,随着一些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它们已经开始得到大范围的商业化应用。
-
生物质发电的未来展望:2030年生物质发电比重或将超过5%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最新市场预测,现代生物能源将成为2018-2023年间可再生能源的最大增长,仅用于电力部分生物能源在这5年期间将增加38GW,达到158GW。
-
凯迪生态拟定237亿债务重组方案 保留和继续运营44家发电厂
根据10月24日凯迪生态的公告显示,逾期债务共计56 23亿元,最近一期公司净资产106 33亿元,逾期债务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比例为52 88%。
-
探索实施“生物质发电扶贫”之路
农作物秸秆与灌木树枝等农林生物质是农村最为常见的资源。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可持续的生物质利用模式,这些资源反而成为农民的负担和农村环境的一大污染源。
-
《生物质电价政策研究报告》正式发布: 生物质发电成本下降空间有限
在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逐步退坡的背景下,生物质发电面临的发展环境与光伏、风电等能源品类有何不同?短期内生物质发电成本是否具备大幅下降的空间?未来行业发展还面临哪些棘手问题?
-
未来生物质发电如何升级?解读国内首部生物质电价政策研究报告
同为可再生能源,在风电、光伏补贴逐步退坡的形势下,装机规模已超“十三五”规划目标的生物质电价政策是否会有调整,受到业界高度关注。
-
山东2022年新能源装机或达4400万 生物质发电装机达到350万千瓦
日前,山东印发《山东省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8年)》,明确到2022年,山东省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将达4400万千瓦左右,占省内电力装机的30%左右。
-
上半年生物质发电装机1634万千瓦 可再生能源发电规模持续扩大
今年上半年,国家能源局加大力度改进清洁能源消纳,加强可再生能源电力建设和并网运行监管,有序推进可再生能源重大工程建设。
-
生物质发电去补贴或快于预期
日前,山东省某生物质发电企业向财政部纪检组反映,国家拖欠其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已达10亿元,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
欠补10亿 向纪检组“告状”!生物质发电行业出路何在?
日前,山东省某生物质发电企业向财政部纪检组反映,国家拖欠其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已达10亿元,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
我国生物质能源的利用现状、开发意义及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能源消耗与日俱增。现在,我国能源年消耗量占世界能总消耗量的20%以上,而且呈现上升的态势。
-
计量不精 补贴未明!生物质发电到底该走哪条路?
生物质燃料与煤混烧,可以使燃煤发电机组降低二氧化碳和污染物排放、提高灵活性,同时帮助解决秸秆田间直燃等环境治理难题。
-
燃煤耦合生物质产业如何打破发展困境?
管控的缺失会引发一些煤电企业不使用生物质,致使燃煤“掉包”骗补的情况频发。
-
清洁供热为生物质发电、生物质热电联产等提供发展新契机
生物质能在我国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借助于北方地区清洁供热的契机,有望迎来大发展。这需要政策的支持,更需要产业自身的创新与突破。
-
生物质资源、生物质发电现状及前景
我国可作为能源利用的农作物秸秆及农产品加工剩余物、林业剩余物和能源作物等生物质资源总量每年约4 6亿t标准煤。目前,我国生物质能年利用量约3500万t标准煤,利用率仅为7 6%。
-
陕西省“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实施方案
陕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提到鼓励利用秸秆、沼气、垃圾等生物质发电,加大天然气、电力等清洁能源利用,积极发展分布式能源等。
-
关注丨保供热:“煤改生物质”可行吗?
在指向明确的政策护航下,生物质能供热对传统燃煤方式的替代空间有多大?它能否在确保环保达标的前提下有效控制成本,进而成为散煤治理的有力新选择?
-
燃木发电 “误入歧途”
英国首席气候专家约翰˙贝丁顿教授指出,旨在通过促进燃烧生物质来限制气候变化的政策存在一些关键缺陷,并可能使为避免全球变暖所做的努力因此受损。
-
国家能源局将完善可再生能源优先发电制度 应对弃风弃光
新能源“点亮”新希望。目前,我国能源结构正由煤炭为主向多元化转变,能源发展动力正由传统能源增长向新能源增长转变,清洁低碳化进程加快,美丽中国的画卷正不断舒展。
-
破解秸秆直焚顽疾 国家开展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技改试点
近日,国家能源局和环保部发布《关于开展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技改试点工作的通知》,试图破解秸秆田间直焚等环境治理难题,以降低秋冬季节的大气污染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