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能供热项目备受期待 落地难成最大障碍
2017年11月28日,中核集团正式宣布:泳池式轻水反应堆(简称49-2堆)安全供热满168个小时,具备为原子能院部分办公楼供热、功能演示及实操培训等能力。
-
对我国核能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
在看到如今中国核能事业发展地蒸蒸日上,周刊不由想起了一篇旧文。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撰写在《中国核电》上的,今天刊出来,以飨诸位。
-
中国将成全球最大核能国家 预计2040年核电占比将达4%
据新华社伦敦电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日前在伦敦一个会议上表示,随着中国在核能发电领域的发展,未来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核能国家。
-
美媒:国际能源署称中国将成最大核能国家
美国市场观察网站2月21日文章,原题:国际能源署称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最大核能源国家国际能源署表示,中国的核电产能将在未来20年增至2016年的3倍以上。
-
核能供热试点之争:“民意”成其核心问题
核能供热的美好前景,加速了能源央企对其涉猎的步伐。然而,示范项目落地难却成为核能供热推广面临的最大阻力。
-
我国首个核能供暖示范项目花落中广核
据中广核副总经理束国刚介绍,中广核将联合清华大学,采用成熟的NHR200-II低温供热堆技术,在华北规划建设我国首个小型核能供暖示范项目。
-
核能真的那么贵吗?真实案例为您解读
支持和反对核能这种清洁能源的人在几十个维度上争论不已,但其中一个方面的声音尤为突出:成本。
-
跨越2017 世界核能走向哪里?
福岛核事故后,全球核工业发展放缓,市场供过于求,全球铀转化和浓缩市场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一年来,全球核工业继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
核电经济专家:核能市场的解决方案
EdKee对美国核电厂过早退出能源市场背后的原因,以及最近的举措是否有助于确保该国核电的未来进行了审视。
-
守护我国核能可持续健康发展 中核集团成立中核环保公司
保护生态环境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确立的国家重大战略决策。核环境安全是核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核工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
-
法国总统马克龙:靠核能减碳 不学德国废核
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接受法国第2电视台访问时说:“我一点都不崇拜核能,但我觉得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我在法国、欧洲及国际上的优先要务是二氧化碳排放及(全球)暖化。”
-
全球对天然气、煤炭和核能的竞争就要终结了?
经过多年努力,可再生能源终于可以在无需大量补贴或者其他政策干预的情况下,占得能源市场的一席之地。
-
中企已走向世界核能产业链中高端 核电已成我国参与国际合作亮丽名片
中国企业已经走向世界核能产业链条的中高端,并且正在迈出走出去的坚实步伐。核电已经成为我国参与国际合作的亮丽名片,推动核电走出去已经成为我国国家战略。
-
日印核能协定生效 阻止印度核试验问题成焦点
据报道,由于允许日本向印度出口核电的《日印核能协定》在两国分别获得批准,日本驻印度大使平松贤司和印度副外长贾伊尚卡尔20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的外交部交换了外交文件,协定生效。
-
上半年核电增速强劲 未来能源战略将考虑核能地位
国家能源局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6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2950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 3%,并创近五年新高。
-
国家级先进核能创新中心或落户上海:目标世界一流、全产业链
上海是中国大陆地区核电的发源地。上世纪70年代,上海核电产业从“728”工程起步,中国大陆第一座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30万千瓦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就是由上海核工院完成总体设计。
-
中国可能会改变全世界对核能的看法
作为改变全球能源结构,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选择,核能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
暴雨成灾!台湾第一核能发电厂2号机电塔倒塌
据台湾《工商时报》网站消息,台湾今日各地瞬间降雨导致多处传出灾情,台湾第一核电厂也因此遭殃,今早10点13分核一2号机因大雨造成电塔倒塌,机组自动跳机。
-
中英核能合作开启黄金时代 600亿英镑新项目待开发
脱欧程序启动在即,英国经济仍笼罩在“不确定性”的阴霾之下。前财政部国务大臣奥尼尔(LordO‘Neil)呼吁,英国应马不停蹄地将对华关系提升至一个新水平。
-
中国代表团亮相英国民用核能展,中英核能合作打开新机遇
2月28日至3月1日期间,由英国国际贸易部 (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Trade) 举办的2017英国民用核能展览会于英国伦敦隆重举行。